前兩天醫世象報道了《細胞》上的一項重磅研究:美國科學院院士Ronald Evans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團隊證實,高脂飲食能擾亂腸道內膽汁酸分泌的平衡,觸發激素信號並加速誘發APC基因突變羣體結直腸癌的發生。

但是,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和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Jihye Yun和Lewis Cantley教授證實,結直腸癌的加速發生或許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果糖的蓄積!

他們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每日飲用特定量的高果糖玉米糖漿(相當於正常人每日飲用350毫升的含糖飲料),能獨立於肥胖之外直接加速腸道癌細胞的生長。這項研究於今日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

大家普遍認爲糖對我們的危害是因爲過度攝入會引起肥胖,而肥胖又會升高包括結直腸癌在內的許多疾病的風險。而在這項研究中,Jihye Yun和Lewis Cantley教授的研究團隊首次揭示糖的攝入與癌症之間居然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

在研究開始,他們構建了早期結腸癌的小鼠模型(APC基因敲除)研究糖水對腫瘤生長的影響。

糖水含有25%的高果糖玉米糖漿,高果糖玉米糖漿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比例45:55),是含糖飲料內甜味劑的主要成分。

高果糖玉米糖漿

結果發現,飲用糖水的APC模型小鼠雖然並未有肥胖症,但是與正常飲水的模型小鼠而言相比,出現了更大且更加重度的腫瘤。具有早期腫瘤指徵的小鼠,即使攝入適量的高果糖玉米糖漿飲料也會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而且這種進展獨立於肥胖之外。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發現,長期攝入含糖飲料還會縮短小鼠結直腸癌發展所需的時間。在人體中,早期良性的腫瘤發展爲惡性侵襲性的結直腸癌,通常需要20-30年的時間。動物模型中這些結果,可能很好的解釋了近年來結直腸癌發病率升高原因:這可能與含糖飲料或其他高糖食物的攝入脫不了干係。

進一步的探索,研究人員發現,攝入特定量高果糖玉米糖漿的小鼠,其結腸和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果糖。通過對腫瘤組織中的糖類進行跟蹤發現,果糖在經歷化學轉化的過程中有效的促進了葡萄糖引導脂肪酸的生成,並最終促進了腫瘤的生長。

果糖和葡萄糖共同促進腫瘤生長

爲進一步確認果糖代謝或脂肪酸的升高是否是誘導腫瘤生長的重要因素,他們對APC模型小鼠進行了進一步的修飾,其中一組小鼠經修飾後缺少了參與果糖代謝的酶KHK,另一組缺乏影響脂肪酸合成的酶FASN。與原來的APC模型小鼠不同,兩組新修飾的小鼠在飲用相同量的高果糖玉米糖漿後,果然都沒有長出更大的腫瘤!

所以,這項研究揭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那就是許多含糖飲料以及加工食品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高果糖玉米糖漿,竟然是結直腸癌中癌細胞生長的燃料!

同時,這項研究也爲癌症的治療開闢了新的思路。研究人員強調,和葡萄糖不一樣,果糖並不是正常細胞存活和生長的必需物質,這表明針對果糖代謝的治療方法或許值得進一步探索。此外,儘量避免含糖飲料的攝入,減少果糖在結腸的蓄積也十分重要。

Ronald Evans等發表在《細胞》上的研究

也就是說,根據先前《細胞》上的研究和當前這項《科學》上的研究,高脂飲食和含糖飲料都會加速常見APC基因突變羣體結直腸癌的發生。

其實,不僅僅是高脂飲食和甜味劑高果糖玉米糖漿,在之前另一項《細胞》上發表的研究中,加工食品中經常添加的可溶性膳食纖維也遭到了質疑,被認爲可能引起肝癌。但是這些畢竟是小鼠實驗,在人體中是否是同樣的結果還需科學家們進一步的探索。

參考資料

1. High-fructose corn syrup enhances intestinal tumor growth in mice

DOI: 10.1126/science.aat8515

2. FXR Regulates Intestinal Cancer Stem Cell Proliferation

DOI: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9.01.036

3.Dysregulated Microbial Fermentation of Soluble Fiber Induces Cholestatic Liver Cancer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8.09.004

——本期完——

我們(醫世象,微信ID:medhealife)

致力於癌症、慢病、婦幼等領域的科研成果報道,以及科普知識的傳播;

關注於腫瘤、婦幼、病理、檢驗、內科等科室的最新資訊及政策指導;

爲醫生、患者以及相關科研機構人員提供最新的實訊;

爲醫學惠民貢獻一份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