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陌生城市,有無數漂泊追夢的人,在午夜的萬千燈火中,總有一盞燈爲你亮起,不管你的房子是租的還是買的。

  黃珺,是正宗的“鄭漂”。她有能買得起房子的收入,但奉行着絕不買房的信念,這是爲什麼呢?

  壹

  2012年,黃珺在廣州一家活動策劃公司擔任設計,兩年多的工作壓力和生活不規律,導致突如其來的急疾,她不得不考慮回老家治療調養,順便找找工作機會。

  她還記得在回老家的大巴車上,夜晚路過鄭東新區,車一路沿着中州大道開,她在通往四通八達的立交橋上向四周迴旋,看到車流彙集成流動的霓虹絲帶,圍繞着挺拔林立,宏偉壯觀的城市樓羣,縱橫交錯,川流不息……一時間,她被眼前景象震撼了,他恍悟,其實鄭州城市發展已不遜色廣州。

  她決定留在鄭州。想留下,第一件事就是找住處,找工作。那時,他有個同村姐妹,住在北環廟李,她就暫住在廟李的一家小旅館,對廟李村有了直觀印象。

  早晨六點,上班的人傾巢出動,形色地走在街上,早點店生意非常紅火。中午街上很平靜,偶爾能見到幾個街邊店鋪店主邊嗑瓜子邊閒聊。而當夜幕降臨,街道就被城市裏升起的萬家燈火一併點亮。

  街鋪的開張、攤位的密集,讓原本狹窄的街道宛如一個無瓦遮頭的大型雜貨鋪。賣的商品五花八門,服飾、玩具、小喫,應有盡有。四周充斥着高聲喧譁的叫賣與討價聲,好不熱鬧。大人牽着孩子,情人手腕着手,人流如織,信步遊走。

  以上,是廟李的常態,在這兒居住的人們,只每月付上幾百塊的房租,就能享受最基本的生存快樂。

  很快,黃珺找到了一家地產行業做活動策劃,這是他在鄭州的第一份工作。資金有限,她第一個落腳點自然也選擇了廟李,不過是從村內小旅館搬家到了臨街的居民樓。

  黃珺找的是一個350元/月的標間,房間的格局是心儀的。據她回憶,房間內有衛生間、廚房,還有寬大透明的窗戶與陽臺,陽臺可以容納一張電腦桌,那是她每天加班的區域。陽光灑下,能把整間房子照得敞亮。

  她形容居住狀態時,眼神裏透出光:“忙碌一天後,拖着疲憊身軀回到小窩,看着對面房間裏小兩口愛人在張羅飯菜,那一刻,挺知足的。

  貳

  隨着時間推移,生活用品的不斷增加,很快,黃珺的小房間變成了有居住功能的儲藏間。不過有時候父母來鄭州,是在,居住環境也十分窘迫。

  而讓她決定搬離城中村的,是另一件事。

  房東是一對夫婦,算是二房東,每年固定金額承包整棟樓房,大房東是一對年約30歲的年輕夫妻,在樓下開了浴池,房東們大部分時間就是約朋友在浴池收費處閒聊喝酒,看似不求上進,卻也落得清閒。

  財富突然過剩,會讓一些不懂支配的人迷茫,人閒久了,也易迷失方向,生出事端,沉溺在生活瑣碎中。強勢的房東,常常因小事與妻子爭吵,不曾消停的小磕小絆有時還會升級至大打出手,當然,不構成家暴級別。

  說來也巧,那段日子,每逢黃珺加班到夜深,安靜的周遭都會被飄來的辱罵聲刺破。這樣的環境,連黃珺自己都難以忍受,更別說長期居住在此。

  於是,搬進老小區內的一幢居民樓,與城中村揮手告別。搬家,是個浩大工程,用品捨不得扔,生活成本驟然增加,黃珺也更加賣力工作,比公司裏的男同事還拼命。

  現在她的工資有了大幅度提升,買房,也並未被她提上日程,她說有新的打算,還說:“租房的好處就在於,不喜歡了可以隨時搬。”談及城中村的那段時光,她坦言是不可忘卻,最無壓的一段日子。

  叄

  隨着房子的變遷,黃珺的感情也迎來了春天。

  黃珺所在的民營小公司,人員不足五十人,部門主管程毅三十七八歲,爲人頗爲低調,卻在一次聚會後送她回家藉機牽了她的手,於是明裏暗裏黃珺開始與他交往。

  程毅是本地人,父母早早爲他置辦房屋,工作十幾年,他也早已躋身有房有車月入五十萬的高級白領。

  戀愛談過幾次,但每次都卡在父母那兒。鄭州人的一些老思想,一定要選擇門當戶對的鄭州本地人。

  程毅談不上特別喜歡黃珺,但欣賞她工作中的衝勁兒,是個得力助手,加上黃珺着裝得體又時尚,引起他不少好感。

  黃珺對於程毅,也不是愛到如癡如狂,只是合適的年紀遇到合適的人,她知道,像程毅這個歲數,沒談過戀愛是不可能的,像她姐妹說的:男人有牀伴很正常,但是談戀愛就會有感情了。黃珺也無所謂他對誰動過心。

  感情不慍不火的維持着,以黃珺跳槽離職而告終。

  黃珺的新公司是房地產甲方策劃,工資翻翻兒,黃珺也從老居民樓搬家到了高級單身公寓,房租由一千二上升到兩千五。

  高層的視野就是不一樣,黃珺拿杯紅酒,盤坐在臥室飄窗上,一轉頭能看到東風渠開闊景色。黃珺的品質生活由此拉開大幕。

  在房地產行業久了,見到的有錢人多了,人也會變得現實。黃珺入職兩年就買了輛Mini Cooper,每週出席高級party。

  在一次聚會上,她被一個私企老闆看中了。

  私企老闆有妻有子,他承諾黃珺,除了婚姻,他什麼都能給她。黃珺年近30,看透了情場規則,半推半就的跟他在一起。私企老闆隨機給黃珺租了一套複式洋房,每週來陪她,還給她養了只雪納瑞。

  私企老闆有錢,也樂於付出,每月固定給黃珺五萬塊,儘管不是鉅款,但也讓黃珺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少。黃珺談不上愛他,只是需要。

  房地產市場近兩年十分冷淡,黃珺的日子也沒那麼好過,私企老闆說過如果黃珺給他生個兒子,他就贈予黃珺一套市值三百萬的房子以及一輛一百萬的轎車。

  思付再三,黃珺不想把未來幾十年都押進暗無天日的關係,和私企老闆分了手。她獨自搬出洋房,租了一套高層公寓。

  黃珺有過這樣的感情經歷,可能被人不齒,但這就是她的真實生活。她沒有愈陷愈深,及時懸崖勒馬,一年的荒唐終如一夢。其實,在房地產行業工作,她也見過不少奇葩的關係,比如有富豪買四棟獨棟,打通後院,安置他四個情人;比如夫妻雙方爲了買房假離婚,最後一方這麼出軌,破鏡難圓;比如全家老小共同出錢給在鄭州工作的小兒子買上一所房子供他娶妻生子;還有很多情侶因爲婚房意見不統一臨近結婚時鬧掰。

  這世界上的事千奇百怪。

  肆

  在鄭州,像黃珺這樣的租房一族有很多,有的是因愛自由,不想被房子束縛,有的則因囊中羞澀。鄭州的租房市場也蓬勃發展起來。

  58同城、貝殼找房等網站一直提供租房服務,現在又針對分租人羣出現了魔飛公寓、魔方公寓等提供房屋長租平臺。

  長租公寓形式是一種延續好幾年的青年租房方式,租住的房屋內沒有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的功能齊全,適合鄭漂的小情侶,剛畢業的職場新人。

  房子最重要的功能是居住,居住最舒適的狀態是像家。房子是租來的,但是生活不是。很多有生活情趣的年輕人都會把出租屋重新裝置,貼上壁紙,買上傢俱家電,把舊屋煥然一新。租房生活一樣美好。

  黃珺一直不打算買房,以前是因爲房價太高,現在是覺得房子是束縛,她這些年存了不少錢,如果需求不高,足夠她脫產生活幾年,她想趁年輕再賺兩年錢,四十歲之前就退休,買一輛房車周遊世界。

  曾經有個姑娘在她的微博裏寫過:她和男友三年前在福州,租了一間24層的一居室,2100元的月租,對於當時的他們已是高價。租下的原因很簡單,那間房能看到一條種滿三角梅的立交橋。最後她還補充了一句:“真的好漂亮”。

  人們落腳於某座城市,除去一些“利於自我發展”等高大上的理由,有時就簡單到源於那座城市的氣質、一處城市景觀而已。

  “當回憶超過夢想,即意味着終結的來臨”這句話的反面,大家的夢想都足足存在,這個時代充滿希望。

  那些深烙進腦海的美好,某個令你牽腸掛肚的人,城市肆意生長着的、不眠不休的希望,就足以讓你在一瞬間,想定居於此。那一間間,被你租的本無溫度的房子,因承載了愛與夢想,變得格外特別與珍貴。

  就像你實實在在的生活一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