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陌生城市,有无数漂泊追梦的人,在午夜的万千灯火中,总有一盏灯为你亮起,不管你的房子是租的还是买的。

  黄珺,是正宗的“郑漂”。她有能买得起房子的收入,但奉行着绝不买房的信念,这是为什么呢?

  壹

  2012年,黄珺在广州一家活动策划公司担任设计,两年多的工作压力和生活不规律,导致突如其来的急疾,她不得不考虑回老家治疗调养,顺便找找工作机会。

  她还记得在回老家的大巴车上,夜晚路过郑东新区,车一路沿着中州大道开,她在通往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上向四周回旋,看到车流汇集成流动的霓虹丝带,围绕着挺拔林立,宏伟壮观的城市楼群,纵横交错,川流不息……一时间,她被眼前景象震撼了,他恍悟,其实郑州城市发展已不逊色广州。

  她决定留在郑州。想留下,第一件事就是找住处,找工作。那时,他有个同村姐妹,住在北环庙李,她就暂住在庙李的一家小旅馆,对庙李村有了直观印象。

  早晨六点,上班的人倾巢出动,形色地走在街上,早点店生意非常红火。中午街上很平静,偶尔能见到几个街边店铺店主边嗑瓜子边闲聊。而当夜幕降临,街道就被城市里升起的万家灯火一并点亮。

  街铺的开张、摊位的密集,让原本狭窄的街道宛如一个无瓦遮头的大型杂货铺。卖的商品五花八门,服饰、玩具、小吃,应有尽有。四周充斥着高声喧哗的叫卖与讨价声,好不热闹。大人牵着孩子,情人手腕着手,人流如织,信步游走。

  以上,是庙李的常态,在这儿居住的人们,只每月付上几百块的房租,就能享受最基本的生存快乐。

  很快,黄珺找到了一家地产行业做活动策划,这是他在郑州的第一份工作。资金有限,她第一个落脚点自然也选择了庙李,不过是从村内小旅馆搬家到了临街的居民楼。

  黄珺找的是一个350元/月的标间,房间的格局是心仪的。据她回忆,房间内有卫生间、厨房,还有宽大透明的窗户与阳台,阳台可以容纳一张电脑桌,那是她每天加班的区域。阳光洒下,能把整间房子照得敞亮。

  她形容居住状态时,眼神里透出光:“忙碌一天后,拖着疲惫身躯回到小窝,看着对面房间里小两口爱人在张罗饭菜,那一刻,挺知足的。

  贰

  随着时间推移,生活用品的不断增加,很快,黄珺的小房间变成了有居住功能的储藏间。不过有时候父母来郑州,是在,居住环境也十分窘迫。

  而让她决定搬离城中村的,是另一件事。

  房东是一对夫妇,算是二房东,每年固定金额承包整栋楼房,大房东是一对年约30岁的年轻夫妻,在楼下开了浴池,房东们大部分时间就是约朋友在浴池收费处闲聊喝酒,看似不求上进,却也落得清闲。

  财富突然过剩,会让一些不懂支配的人迷茫,人闲久了,也易迷失方向,生出事端,沉溺在生活琐碎中。强势的房东,常常因小事与妻子争吵,不曾消停的小磕小绊有时还会升级至大打出手,当然,不构成家暴级别。

  说来也巧,那段日子,每逢黄珺加班到夜深,安静的周遭都会被飘来的辱骂声刺破。这样的环境,连黄珺自己都难以忍受,更别说长期居住在此。

  于是,搬进老小区内的一幢居民楼,与城中村挥手告别。搬家,是个浩大工程,用品舍不得扔,生活成本骤然增加,黄珺也更加卖力工作,比公司里的男同事还拼命。

  现在她的工资有了大幅度提升,买房,也并未被她提上日程,她说有新的打算,还说:“租房的好处就在于,不喜欢了可以随时搬。”谈及城中村的那段时光,她坦言是不可忘却,最无压的一段日子。

  叁

  随着房子的变迁,黄珺的感情也迎来了春天。

  黄珺所在的民营小公司,人员不足五十人,部门主管程毅三十七八岁,为人颇为低调,却在一次聚会后送她回家借机牵了她的手,于是明里暗里黄珺开始与他交往。

  程毅是本地人,父母早早为他置办房屋,工作十几年,他也早已跻身有房有车月入五十万的高级白领。

  恋爱谈过几次,但每次都卡在父母那儿。郑州人的一些老思想,一定要选择门当户对的郑州本地人。

  程毅谈不上特别喜欢黄珺,但欣赏她工作中的冲劲儿,是个得力助手,加上黄珺着装得体又时尚,引起他不少好感。

  黄珺对于程毅,也不是爱到如痴如狂,只是合适的年纪遇到合适的人,她知道,像程毅这个岁数,没谈过恋爱是不可能的,像她姐妹说的:男人有床伴很正常,但是谈恋爱就会有感情了。黄珺也无所谓他对谁动过心。

  感情不愠不火的维持着,以黄珺跳槽离职而告终。

  黄珺的新公司是房地产甲方策划,工资翻翻儿,黄珺也从老居民楼搬家到了高级单身公寓,房租由一千二上升到两千五。

  高层的视野就是不一样,黄珺拿杯红酒,盘坐在卧室飘窗上,一转头能看到东风渠开阔景色。黄珺的品质生活由此拉开大幕。

  在房地产行业久了,见到的有钱人多了,人也会变得现实。黄珺入职两年就买了辆Mini Cooper,每周出席高级party。

  在一次聚会上,她被一个私企老板看中了。

  私企老板有妻有子,他承诺黄珺,除了婚姻,他什么都能给她。黄珺年近30,看透了情场规则,半推半就的跟他在一起。私企老板随机给黄珺租了一套复式洋房,每周来陪她,还给她养了只雪纳瑞。

  私企老板有钱,也乐于付出,每月固定给黄珺五万块,尽管不是巨款,但也让黄珺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少。黄珺谈不上爱他,只是需要。

  房地产市场近两年十分冷淡,黄珺的日子也没那么好过,私企老板说过如果黄珺给他生个儿子,他就赠予黄珺一套市值三百万的房子以及一辆一百万的轿车。

  思付再三,黄珺不想把未来几十年都押进暗无天日的关系,和私企老板分了手。她独自搬出洋房,租了一套高层公寓。

  黄珺有过这样的感情经历,可能被人不齿,但这就是她的真实生活。她没有愈陷愈深,及时悬崖勒马,一年的荒唐终如一梦。其实,在房地产行业工作,她也见过不少奇葩的关系,比如有富豪买四栋独栋,打通后院,安置他四个情人;比如夫妻双方为了买房假离婚,最后一方这么出轨,破镜难圆;比如全家老小共同出钱给在郑州工作的小儿子买上一所房子供他娶妻生子;还有很多情侣因为婚房意见不统一临近结婚时闹掰。

  这世界上的事千奇百怪。

  肆

  在郑州,像黄珺这样的租房一族有很多,有的是因爱自由,不想被房子束缚,有的则因囊中羞涩。郑州的租房市场也蓬勃发展起来。

  58同城、贝壳找房等网站一直提供租房服务,现在又针对分租人群出现了魔飞公寓、魔方公寓等提供房屋长租平台。

  长租公寓形式是一种延续好几年的青年租房方式,租住的房屋内没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的功能齐全,适合郑漂的小情侣,刚毕业的职场新人。

  房子最重要的功能是居住,居住最舒适的状态是像家。房子是租来的,但是生活不是。很多有生活情趣的年轻人都会把出租屋重新装置,贴上壁纸,买上家具家电,把旧屋焕然一新。租房生活一样美好。

  黄珺一直不打算买房,以前是因为房价太高,现在是觉得房子是束缚,她这些年存了不少钱,如果需求不高,足够她脱产生活几年,她想趁年轻再赚两年钱,四十岁之前就退休,买一辆房车周游世界。

  曾经有个姑娘在她的微博里写过:她和男友三年前在福州,租了一间24层的一居室,2100元的月租,对于当时的他们已是高价。租下的原因很简单,那间房能看到一条种满三角梅的立交桥。最后她还补充了一句:“真的好漂亮”。

  人们落脚于某座城市,除去一些“利于自我发展”等高大上的理由,有时就简单到源于那座城市的气质、一处城市景观而已。

  “当回忆超过梦想,即意味着终结的来临”这句话的反面,大家的梦想都足足存在,这个时代充满希望。

  那些深烙进脑海的美好,某个令你牵肠挂肚的人,城市肆意生长着的、不眠不休的希望,就足以让你在一瞬间,想定居于此。那一间间,被你租的本无温度的房子,因承载了爱与梦想,变得格外特别与珍贵。

  就像你实实在在的生活一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