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熬風花,細燉雪月,不過是一碗人間煙火。大家好,我是市井覓食記的老井,今天我來說說辣條。

辣條幾乎是人人喊打的的一種小零食,卻仍然有着非常巨大的銷量。

今年的315晚會曝光了一些衛生條件非常差,使用各種添加劑,無任何衛生防護措施的“辣條”製品,又一次把辣條推上了風口浪尖。

辣條本來只是一種小零食,多用小麥粉、豆皮等製作,輔以種類繁多的各類調味品,香辣的口感吃起來讓人食慾大開,欲罷不能。這看似尋常的小食品一經推出就迅速的風靡全國,佔領了各地的校門口、小超市的黃金展位,成了零食界的佼佼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辣條的起源十分傳奇,竟然和1998年大洪水有莫大的關係,1998年湖南洪災,農產品損失慘重,湖南平江縣的特產“醬幹”(一種豆製品),因爲原材料短缺,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爲了尋找新的出路,醬乾的生產者以小麥粉代替大豆,研發出來一種價格低廉,味道和醬幹差不多的叫“大面筋”的小食品。

但平江縣並不生產小麥,麪粉多從小麥的主產區河南運輸而來,一來運費高昂,二來長時間運輸對小麥的質量會產生影響,加之辣條的生產工藝並不算太複雜,很短的時間內,河南鄭州、漯河等地就出現了大量生產“辣條”的企業,因爲利潤巨大,逐漸形成了以“衛龍”爲代表的大型企業,辣條正式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除去一些大型企業的衛生條件符合要求,還有很多生產辣條的手工作坊,在現在這個物價水平下,我孩子所在的學校門口小賣鋪中,還能買到零售價5毛一包的“辣條”製品,雖然不能說便宜無好貨,但太便宜了,一定有貓膩,這樣的垃圾食品,還是少吃爲妙。

但辣條孩子愛吃,有點零錢就要買點,當家長的也防不勝防,市場上的辣條不管是知名品牌還是小作坊生產的,毫無疑問都有很多食品添加劑,即便是符合生產要求,也對身體是沒有什麼益處的,爲了兩全其美,在家自制辣條就成了唯一的選擇,既滿足了孩子吃辣條的需求,也健康安全,吃起來放心。

今天我要做的這個自制辣條非常簡單,只用家家戶戶都有的腐竹,加上一口平底鍋就能搞定,味道可控可調,一點也不比街上賣的差,現做現吃,還能當下酒菜,休閒娛樂的小零食,一起來試試吧。

自制辣條

主料:腐竹適量

調味料:姜、幹辣椒、香葉、八角、桂皮、花椒、麻椒、小茴香、孜然、白芝麻、白胡椒粉、黑胡椒粉、五香粉、辣椒粉。

第一步:泡發腐竹,腐竹大概需要泡上2個小時左右,用冷水泡發,不能泡時間太長,泡到柔軟,中間有少許硬芯即可。

第二步:泡好的腐竹瀝乾水分,儘量擦乾,切成比較長的段備用。

第三步:平底鍋內放適量的油,冷油直接將腐竹投入,小火加熱,將腐竹炒到外皮稍微有些焦黃即可,不能炒的太過了,不能發脆。

第四步:準備調料,用到的調味料實在是有點多,但這就是辣條,根據自己家的情況,可以適量的增減調料,但辣椒、花椒、五香粉這3樣調料儘量要保留。

第五步:先把一些不容易炒糊的調料入油鍋,炒出香味,注意都是小火。

第六步:炸好的腐竹入鍋翻炒1分鐘,加入剩餘的全部調料,加入適量的鹽和糖,翻炒均勻。

第七步:加少量的水,剛剛淹沒腐竹即可,轉大火,用鏟子多翻炒幾下,水分炒幹收汁即可,一份讓人一吃就停不下來的自制辣條就做好了。

老井說:

1、辣條簡直就是調味料堆起來的,健康是沒問題,營養真談不上,有句話說得好,如果你不能反抗,你就開始享受吧。吃辣條也是這個道理。

2、腐竹別泡過頭,油炸腐竹別過頭,水別放多,注意這3點。

3、剛出鍋的辣條有點軟,放涼以後就非常有韌性了,可以放袋子裏讓孩子上學的時候吃。

廚藝不高,僅供參考,吃好玩好,明天見。

圖文原創,抄襲必究!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和你一起分享這個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