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厄尔尼诺可以说是2019年的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4月1日再次发布相关问题预报,不得不说厄尔尼诺是一个“难缠”的问题,根据最新预报来看,本次弱厄尔尼诺事件将发展成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这也不得不说,接下来的气候变化也将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情况,因为也初步说明了此次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期较长,变化多。

科学报告指出,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自从2018年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说厄尔尼诺时间,到底生么情况呢?根据科学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19年1月,3个月滑动平均的Nino3.4指数已经连续5个月高于0.5℃,而到了2月中旬以后,赤道西太平洋有较强西风爆发并东传,导致赤道太平洋次表层和表层海温均进一步升高,次表层有大量的较强暖水堆积,上层海洋热含量近期快速升高,赤道外东太平洋海域海温偏高,所以这可能引发了大气环流出现了变化,进行了新一波重组。

结合国外多家预测机构显示,厄尔尼诺将会持续发展增强,到冬季最终可能是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极端气候的出现,国家气候中心曾也预报了,无论是台风还是极端气候变化(高温)都将与往年偏强偏多,厄尔尼诺的出现,使得全球气候格局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降雨量过多的现象。

根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数据显示,受事件的影响,预计今年夏季,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特别是华北地区偏少较多,容易出现干旱和短时极端高温天气。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但灾度偏轻。黄河流域、三江源流域降水偏少易发生干旱。在其中有个问题就是今年厄尔尼诺既是发展年,又是衰减年,是一个并存现象。

当然在科学预测的台风方面,由于厄尔尼诺的出现原因,和今年情况相似的是2015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总计共有27个热带气旋生成,达到超强台风级别的热带气旋个数14 个,较常年明显偏多,较近10年同期偏多12.5 个,所以台风集中发生的频率较高,中国气象局也说明了今年的台风偏多偏强的概率高,所以这个预测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数据是一样的。

并且世界气象组织也发布说明了,科学家也预测说明了厄尔尼诺将可能引发全球气候“重组”,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说的大气环流影响模式一样,所以2019年也可能再创高温纪录,也就是比我们2018年还要热,在高温情况之下,澳大利亚今年已经出现了创纪录的高温,菲律宾也出现局部干旱了,所以这是全球化的模式,如果影响过大,人类真的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咋办?至少在极端天气下可能对生活产生影响,全球气温升高间接的还在影响冰川的问题,这一些列的出现都是对人类可能产生影响的,所以保护地球环境已经不容推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