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成立一個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督導委員會,審視風後有否出現「極端情況」。

政府表示,將成立一個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督導委員會,負責監督、應變及善後的工作,並審視風後有否出現「極端情況」。

超強颱風山竹去年襲港,導致全港交通大癱瘓。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討論政府就應對超強颱風工作的檢討。政府表示,將成立一個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督導委員會,負責監督、應變及善後的工作,並審視風後有否出現「極端情況」。勞工處助理處長陸慧玲表示,難以就僱員風後復工的安排,制訂規管所有行業的劃一條例,不可以「鐵板一塊」處理,否則可能影響善後工作進度。

陸慧玲舉例指,有安老院舍在風暴期間仍然運作,如所有員工停工,將影響長者安全,另外風暴期間不少保安及清潔工,亦要協助屋苑處理問題。她說,不少僱主和僱員已經「約定俗成」,自動自覺安排員工放工,她承認在過程中可能出現矛盾,處方在這情況下願意協調。

超強颱風山竹去年襲港,幾乎癱瘓全港。(資料圖片)

政府又提出在某些「極端情況」下,僱員於8號信號取消後,在他們所在地方多留2小時,並非立即上班或外出,當局會評估及審視情況,並在天文台改發3號信號前,向市民公布「極端情況」是否適用,是否需要延遲復工時間。

工聯會郭偉強關注,如再遇極端天氣,在缺乏善後人手時,政府會否有後備方案,如邀請駐港解放軍協助。保安局副局長區志光回應指,颱風山竹去年襲港,政府出動不同部門的員工應對,其中緊急部隊每日動員1.6萬至1.7萬人,相信未來加強應對措施,加上部門的專業,有信心應對到未來的天氣災害。

保安局副秘書長廖李可期回應塌樹問題,指颱風山竹吹襲後,政府部門需要清理的塌樹數目,超越部門的處理能力,原因是清理前的要視察及分工,加上部分塌樹位於難以前往的山坡,增加了清理難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