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火鳳燎原》這個漫畫的諸位,看標題自然懂了。

  沒看過的,我多說一句:《火鳳燎原》是個關於三國的漫畫,嗯。

  雖然中後期槽點頗多,但依然可算是所有關於三國的漫畫裏,前二好的(另一部分是《蒼天航路》)。

  八奇從人物塑造上,我粗分三類。

  ——塑造不錯且有始有終的:荀彧、龐統、郭嘉。

  ——塑造中規中矩但不出彩的:諸葛亮、周瑜。

  ——塑造出彩,可惜實際寫崩了的:賈詡、袁方。

  先從寫崩了的說起。

  賈詡設定是陣王+公子獻頭黑暗兵法,開場即巔峯。送牛輔,賣董越,把呂布搞得屁滾尿流。牛輔死那一段是漫畫初期最震撼人心的故事。也很符合他歷史上手段毒辣、換主跳反、善玩心理戰的玩法。

  下面這一幕,大家一定印象深刻:畢竟先前呂布運籌帷幄,簡直所向無敵,居然被賈詡玩得這麼慘?

  但這個設定也有問題:

  畢竟賣主這事,不能長久;所以宛城事件前後,只能強行靠龐統捉了賈詡來使劇情合理化;之後賈詡歸了曹操後,又不能每天賣曹操玩。

  所以賈詡開場巔峯後,表現就脫力了。之後越來越弱,有點可惜。

  這方面,《蒼天航路》裏的賈詡就很有趣:哪怕歸了曹操,依然是個鬼心思不斷的賣萌野心家。雖然不如《火鳳燎原》裏這麼開場震撼,但更有可持續性。

  同樣,袁方。

  袁方這個人物的出現很無奈:作爲曹操的最大對手,袁紹家需要有個八奇,那就原創個他咯。

  但袁方又不能跟袁紹太順,於是設定了什麼茶花美人的故事。

  開場又要襯托呂布,所以洛陽城下一聚裏,袁方看着別說不如呂布,怕還不如張飛,跟文丑質量差不多。

  後來又要凸顯戲劇性,就設定讓他突擊射了荀彧。然後跟袁紹搞內亂。

  最後劇情太複雜了,於是讓楊修把他殺了算了。

  袁方這個人物很悲情,所以只看官渡前後,很容易被他感染,覺得一個梟雄獨撐大局,功敗垂成,不容易。

  但如果從一開始就看,會發現袁方分裂得有些蒼白:爲了愛情拋棄袁家,爲了權謀與父子之情又矛盾不已,沒有繼承權所以要一面打曹一邊坑袁,把官渡的戲份搞到熱鬧起來後又突然死了。

  他就是一個被設計出來,讓官渡劇情有懸念的這麼個角色;用完了,必須結束了他,好,一槍戳死了事。

  承載了太多,結果導致分裂的一個角色。

  習慣了官渡袁方神威天縱的諸位,可以看看這段:

  ……是不是真的很狗血?

  諸葛亮和周瑜,算塑造得不過不失。

  諸葛亮出場起點很高,關東大營解謎一戰,已和司馬懿塑造出絕代雙驕的聲勢。之後徐州與司馬懿合力對付了郭嘉,順便把妝神的梗用上了。

  可惜出場得晚,而且輕敵這個特技用得……一般吧。給人感覺並不驚豔。

  我還是覺得,對諸葛亮塑造最好的細節,是他出山前的這個瞬間:

  周瑜這個角色,也很苦。

  前期因爲要遷就孫策,所以總顯得他是給孫策墊背的。取廬江那一戰,戲份還不如劉曄多。

  孫策死後赤壁之戰本是他的主場,又因爲要凸顯諸葛亮和司馬懿,而且設定孫權也是跟張春華他們混過的,自有一套策謀,結果他的戲份也不多。

  實際上,細看周瑜的戲份,他作爲“奇”的色彩並不重,甚至陳宮和袁術麾下的軍師,都比他像八奇……八奇級的奇策,也就是近來的詐死而已。

  真可憐啊。

  而塑造得最出色的三位——龐統、荀彧、郭嘉——有以下共同特點:

  他們的特色分明(龐統搞串聯,荀彧搞養兵和平衡,郭嘉很黑暗);同時都比較遊離。

  龐統出場驚豔度不下賈詡,宛城策劃串聯連環,幾乎將曹操陷於死地。此後也是遊離於各家之間搞串聯。設定上他其實像賈詡與郭嘉的另一面:一樣不擇手段,甚至善於蠱惑,結果至上。但他因爲長期沒有固定君主,所以反而很自由。不像賈詡,跟了曹操後,沒法賣主獻頭了,立刻江河日下。

  郭嘉的黑暗兵法和決策能力,也是在徐州和官渡表現出衆。但他和荀彧彼此牽制平衡,所以戲份描寫也合情合理。利用他來壓制司馬懿,這個設定也很精彩。當然如果細想一下,郭嘉的許多構想是有大漏洞的:他的許多計策都是當時卓異新穎效果卓著,之後細想一堆毛病,所以荀彧時不常給他洗地擦屁股。賈詡是當時就斷送主子,郭嘉是許多計策有後遺症慢慢地斷送主子,所以郭嘉的許多戲份很像古龍的小說:看着很爽很精彩,第二遍讀其實有問題;但再結合他自己的身體狀況,就又能釋然了:估計是趕在死前把事兒都辦了吧!就這樣吧!

  當然,郭嘉是越到後來,越是計在長遠。贏了就是計策好,輸了就是爲未來打算。這個看多了,還是挺搞笑的……

  這就得引出了:荀彧是八奇裏,設定最精彩,也最有始有終的一位。

  水鏡八奇人人都有顛覆天下的奇謀,這是設定。

  改編不是胡編,細說不是胡說,這是限制。

  所以賈詡再厲害也不能賣曹操;袁方再厲害也不能改變官渡結局;周瑜、諸葛亮、司馬懿必須分赤壁的戲;郭嘉再厲害也還是會讓曹操退出徐州且被呂布壓着打一段。這就顯得八奇人設前後不一:說好的八奇那麼厲害,怎麼關鍵時刻沒聲了呢?

  荀彧的設定是: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所以總是出後手補救。比如解決了呂布濮陽問題,讓曹操可以擺譜練兵。

  但同時,荀彧又設定,不是完全向着曹操那邊的。

  所以纔有華陰敬君,以及這句經典臺詞:

  這就又得回到《火鳳燎原》的設定了。

  水鏡八奇都有隨時改變時局的能力。

  爲什麼不改變呢?因爲他們一直在彼此尋找平衡(來湊合歷史上的事件)。

  但因爲歷史事件多變,並不都能湊上,不能強改歷史,這就導致了:

  賈詡的崩塌、袁方的分裂、諸葛亮和周瑜的平庸。

  (包括張飛前期徐州時何等聰明,還能反算呂布,中期卻差點被呂布坑死;包括呂布開場可以玩弄袁方,後來卻被賈詡荀彧郭嘉們輪流揍;包括孫策詐死用得出神入化,最後還是中了毒完蛋了之類)

  龐統相對遊離,郭嘉身體不好,所以設定還算合理。

  只有荀彧這個角色,因爲是出於平衡漢室與曹操,所以他的動機與實際行動,是統一的。

  他的情感,也是統一的。

  所以他擁抱着郭嘉逝去這一幕,是八奇之間,罕見的溫情時刻。

  在《火鳳燎原》這個彷彿大家都有預見能力、嘴炮無敵,但又經常腦子短路的世界觀裏,只有荀彧從始至終做的,都像是荀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