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肠胃问题时,很多时候会被建议服用益生菌。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标称都含有几十亿的活菌,可是这几十亿的益生菌就都能突破重重关卡,完好无损地定植在我们的肠胃了吗?

No!小红花测评带你一探究竟!

首先科普下:

益生菌必须是活菌且达到一定的数量才有用,否则就“然并卵”!

但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往往能活着到达肠道、发挥肠胃调节功能的有益细菌却少之又少。

其中有着密切的影响因素如下:

1、即使在相同的生理条件下,益生菌的存活能力和活性都是不一样的。

。能够在不同消化道环境条件下生存能力都挺强的菌株,才是好宝宝。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大多使用的是双歧杆菌类和乳杆菌类的乳酸菌。就拿目前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常用到的双歧杆菌来说,它属于厌氧菌,遇到空气和水很容易就会失活。

2、消化道中的消化液会将益生菌杀死,从而降低它们的活性。

因此,很多益生菌产品会还会往里加入添加益生元,如低聚果糖、低聚麦芽糖等,这样一来,就有助于以利于稳定益生菌的活性和促进益生菌在肠胃里的增殖。

3、不同生产工艺、菌种包埋技术对益生菌的存活率有密切关系。

常温下,液体的益生菌饮料,益生菌存活一般不会超过3天。

但固体类的益生菌产品,因在生产时使用双层包埋技术,将本身不耐酸、不耐胆盐和酶的益生菌菌株,保护在一个与空气和水隔绝的环境里面,使其通过人体消化液的考验,顺利到达肠胃啦。

因此,固体类的益生菌产品相比液体类更好。

但因厂家的生产工艺、菌种包埋技术的不同,益生菌的存活率也有较大差异。

那么!(划重点)

究竟哪个品牌的益生菌到达肠胃后的存活率更高呢?

小红花测评就曾设计过模拟人体消化的实验,对市面上卖得比较好热销的,号标称含有几十亿活菌的6种款益生菌产品,经过模拟宝宝体内消化环境(10倍稀释,调PH至3.0后,37℃保温1.5小时)后,进行进行存活率检测的检测。

结果,我们惊呆啦~~

产品标称值和实验结果活菌数量差距没想到益生菌宝宝的“伤亡”巨巨巨大!

*本次实验处理参考文献:顾浩峰,张富新,张怡《羊奶婴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体外模拟消化研究》[J].食品科学,2013,34(19):302-305

经过模拟消化实验后,6款产品的益生菌存活率差距悬殊,高低相差5万倍以上!以国家要求的保质期内≧100万活菌做为参考值,排名最后的两款产品的剩余活菌数量,基本已经没什么用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模拟实验只是仅仅只从温度、pH值、消化时长三个方面模拟了宝宝胃部消化的环境,而真实的人体消化中,还会有消化酶、胆汁的影响。

可以说,真实的消化环境比这个体外模拟环境还要“恶劣”,剩下的活菌数量应该就更少了。

像合生元这样接近0%的存活率,恐怕宝宝们喝下去的结果跟喝可能只是一杯有奶味的“糖水”有差么?!

看完这个实验,是不是觉得是不是觉得商家号称的〝几十亿益生菌〞都是〝湿湿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