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7447.JPG

上周日搞了大半天的VSCO,后来终于弄出一张比较可接受像样的图像,但这也不完全是用VSCO弄的...Orz.....

缘起

一年多前在Flickr上看到一些很美、很漂亮的手机照都是用VSCO这app调整的,当时就很想找来试试,
而实际上这也是一款很出名的修图app,但明明点几下就可以完成的事,我却一直拖著:
一来是因为我用Photoshop Express用得还蛮顺手习惯,也能调出我想要的画面,所以很懒;
二来是我本来就很不喜欢更换或接触新软体或新设备,尤其是手边现有的就符合我的需求时。
虽然现在这时代各种软体、app百家争鸣,对使用者或消费者是好事,
但当好不容易或是恰巧找到一种惯用的后,要再接触尝试另一种对我就是一件很麻烦、很不情愿之事(我一直认为这是种缺点),
因为要从头了解、认识、熟悉,到能够融会贯通活用、惯用,都需要花不少时间与精神,
特别是当你没有明显需求而还要去打破原有的惯性(原来的软体或设备),我认为这根本是一件挑战人性的行为。

从以前玩电吉他时就是如此,最早对器材是完全没兴趣,认为音乐才是本质,
但当学了渐多渐广后,知道事情也不是这么单纯,不过对于效果器或音箱等设备也是有需求、想要时才去找,然后够用就好,
但有些人真的天生对器材很有兴趣,常买或更换各种效果器、琴、音箱,尝试各种声音组合,
早期年纪轻时我是有些不以为然,因为其中不少就是单纯的器材控,
但后来年纪渐增认为这种打破人性惯性、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心态从某个角度层面来说确实是个难得的优点。
当然最可怕的就是那种喜于接触尝试,又能学得精髓应用于本质上,
也就是以想法、内涵来驾驭使用工具,然后以巧思发展出各种变化与独特性,
这是最强者,我心中或见过的最强者都属这一类。

这当中还涉及学习的速度,但其实真正了解熟习一项技艺的核心原理后,
例如声音的频率、效果的作用或是照片影像色调明暗对比等根本组成架构,
接续其他的无论是器材或软体则都是触类旁通,只是介面能否熟习或是否好用容易上手的差异。

说了这么多,就是因为人性的挑战还无法突破,所以一直到上周六,拖了一年多,才去下载尝试VSCO。
原以为可能要钱,结果是免费~
一安装好,我最在意的一件事,就是不知其是否支援iOS相簿里的相片编辑器。
这对我很重要(原因下文会提及),但一看好像没支援,试了半天也都不行,还上网查询,
而那晚太累,没想到半夜就这样迷迷糊糊在床上睡著.....Orz.......

VSCO调整功能、滤镜

隔天起床继续研究,撇开这功能不管,先找一张手机照试试其修图功能。
之前看介绍及他人照片,感觉VSCO应该是相当专业、有很多细腻参数选项可调整的修图app,
看一看发现比想像中阳春许多,曝光、饱和度、亮暗部调整、锐化、清晰度等修图基本功能大致都有,
但可调整的程度有些粗糙、不够细致,好比饱和度拉杆只有12格,但调+1我觉得不够、调到+2我又觉得太饱和,
清晰度也是这样过与不及,iOS内建的照片编修参数微调性都更好....Orz......

IMG_7476.PNG   IMG_7477.PNG

图1.功能以各种图示表示,不只这些,可再往右滑,要熟悉一下图示代表,可以从设定里去调整排列顺序。
图2.每一项功能可调整的等级都只有12格,我觉得太粗糙、不够细致,常会过与不及。
2017.01.08 update:
最近使用VSCO发现这缺点终于改了,可调整至小数点第一位,
从0.0一直到12.0,这样好多了,精细多了,很多参数都敢用了~(不然有些就还得回PS Express或iOS的照片编辑再调整),
不知是从哪一版升级改的,最近这两个月比较少用手机修图.....^^!.........


内建滤镜不多,只有10个,然后是以英文字母做分类,
好比B系列代表黑白、C系列是Vibrant、G系列是Portraits、K系列是Analog.......,
每一系列会有几个滤镜不一定,B1~B6、C1~C3.......,
内建只会给几个代表性的,其他要购买,
有两个系列是免费的,"HYPEBEAST X VSCO"(内含2个)和"The AESTETIC SERIES"(内含3个),我都有安装。

IMG_7478.PNG IMG_7479.PNG IMG_7480.PNG

图1.滤镜以"英文字母+编号"表示,英文代表系列,每系列下会有数个相似滤镜,最右边"SHOP"进入后可购买其他滤镜。
图2.滤镜购买页面,最便宜的30块,NT.270那组还包含蛮多的,也有两组免费可下载,不过可购买的选择比我想像少,算佛心吗?XD~
图3.进入NT.270那组可看到所包含的滤镜,下面还蛮长一串的,算是大补帖就是了~(透露年纪了吗?.....>"<.......)


缺点(For me)

滤镜多寡其实不是重点,其实我也不喜欢太多,因为选择太多很累(下文会提及),
主要是其效果都有点类似,调出来都会变同一类,而且效果不甚强,所谓不甚强是指滤镜的光线变化都很平淡,使用后画面依旧很平。
然后我回想一下才发现,看过以VSCO调整的照片虽然漂亮,但似乎风格都很接近,几乎都是film、底片、电影的感觉,
画面都很柔和、统一,不会有强烈的浓淡或明暗反差(黑白照不算),主要就是靠色调和风格取胜,
所以很适合拍静物或一些光线品质原本就不错的场景,
但如果场景的光线品质不够好、相机无法捕捉现场的感觉,
那透过VSCO就只能强改色调或改变质感,把相片处理、营造成它常见的那种风格。

这就是我尝试VSCO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
虽然把照片处理成它那种色调柔和统一的底片电影风也不错看,但我不想每张或大部分的照片都变成那样啊~!!!

对了,VSCO竟然没有杂讯过滤的功能,我觉得有点逊,
我用PS Express都习惯性会开一点,而长期下来比较过往没用PS Express的手机照,常感到画质较好(因素之一.....)
Maybe是VSCO需求的底片、电影风格本来就较需要杂讯,故不给吧~XD~~~(乱猜........)

后制修图的想法认知

我对照片处理的原则与认知是,"尽量还原现场所见+当时我对场景的感受";
相机的构造及感光元件和人体肉眼不同,不可能完全捕捉肉眼所见的光线与色彩彩度,
这种技术性问题对相机或摄影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网路找一下也很多资料,这里就不赘述了,
而后制对我而言除了尽量还原肉眼所见外,其真正的空间就在于表现出当时我见到场景或场景给我的感受。
感受涉及了非常深的个人性,包含个性喜好、人生经验、想法、背景、思维等,
所以见到同一场景,有的人会有感想拍、有人无感不拍,
更不用说即便都想拍,对场景的感受也其实会有所差异,这都会表现在取景构图、后制调整而影响最后照片的呈现。

这在摄影师之眼(The Photographer's Eye)读后随笔......(含"摄影师之魂"简评) 这篇或几篇登山游记我都提过,
不是很想一直写重复的东西,但这里不得不再提一次的原因是,
就是因为这样"还原当时场景+表现自我感受"的坚持,
所以我不想把照片都变成VSCO那样的风格啊~!!!
有很多方式可以把一张照片修得漂亮好看,好看绝对不会只有单一一种呈现,
就像一个人可以化好几种妆,可能都会表现出不同特色风格而都不错看,
因此如何抉择选择就是种艺术,背后的想法很重要,而自己也应该清楚了解为何做这种选择,
而不是觉得都不错就随便乱选,亦即抉每个择选择背后应该都有经过思考而得的更坚实的理由。
(所以前面才说滤镜选择太多也不好,有时遇到几种都不错,选择决定就变成最费时、最费神的事,很累....Orz......
   好在我Photoshop Express用很熟了,该怎么抉择套用已经颇熟练很快了~

简言之,我也可以透过VSCO改变照片色调、质感得到一张漂亮的照片,
但那不是我想要的东西啊~~~
不仅无法还原场景,所表现出的也不是我要的感受。
这里稍微说明一下何谓"还原场景",
这是指让各个物体能呈现在那个现场下它该有的颜色,
若能如此,红就是红、蓝就是蓝、黄就是黄....,照片自然就会很美~
(但有些人会把现场光源所造成物体的色偏也修掉,也就是现场本来就有其色温及色偏,但将它修掉还原成物体在自然日光下的颜色,
   我是觉得不必要,那只是在追求纯然正确的颜色,而非还原现场........)

不过这里其实还有个吊诡之处,很多摄影人也都会说要还原现场、还原肉眼所见,
但依我拍照的经验,要记住现场确实的色调、色温是很困难、几乎不可能的,
尤其经过一段时间后,能还原的只是自己脑中的印象,
更何况在同一场景,即便白平衡都正确,两台不同相机拍出来的颜色都会有些差异了......
所以有时我会在拍完照后,当场从手机或相机萤幕比对照片与现场,
这样要说"还原现场"起码才有个确实的比较基准,特别是还有时间待在现场用PS Express调整时......
不过这么说也不是就要力求和现场一样,实务上那不可能、也太累,没必要,
我要表达的只是,所谓"还原现场、还原肉眼所见",
精确来说只是还原脑中印象的场景光线色调,尽量接近现场,然后要看起来自然,无论光线或色调,这是最重要的。
(这两者其实是独立的,有些照片看来自然,但其实可能大幅改变现场色调,我认为很多VSCO调整过的好看照片就可能是如此.....)

在这样的概念下,乱加滤镜就会产生问题;
因为很多滤镜是故意拉高或降低某个色彩,好比拉高蓝色、咖啡色、降低黄色等,来营造某种氛围,诸如复古、怀旧、底片风格,
对于不熟悉摄影或影像后制色彩的大众,常常为了美化照片常常就会直接套用某个滤镜,
虽然比起原图是比较有气氛感觉没错,但结果就是整张照片色彩都偏了,某个颜色过重,亮暗也不自然,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直接套用某种制式滤镜。

方法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一眼就被看穿的窘境,更重要的其实是要还原物体现场颜色。
我的作法是会套用数个滤镜,而每次套用滤镜后都会在做明暗及色温调整。
以我用Photoshop Express为例,一张照片大概会套用2~3个滤镜,
第一次套用滤镜后,会在Photoshop Express内先修明暗、色温、饱和、清晰度等基础调整,
完成后再用iOS本身的照片编辑调整一下明暗、饱和,
接著再套用第二层滤镜,然后再用iOS的照片编辑调整。
因为滤镜是制式的,一定有其亮暗分布与色彩设定,
每套用一次某些部分就会被加强或减弱了,所以需要先微调细节,然后可能再用另一个滤镜反向处理一下,
但一加又会造成另一种影响,所以要再调整,直到可接受为止,
此外,我每次加滤镜也几乎都将滤镜效果调到最小,就是为了让影响降到最低,除非那滤镜刚好很适合那场景画面,才会稍微调高些。
(但除了反向处理这目的,我需要的画面时常也需要两种以上的滤镜才能达到)

这就是手机修图的宿命啊,不像用电脑Lightroom或PS修图,
可精细调整每个颜色、每个区块、可拉曲线、针对亮暗或色调个别调整,
只能用这种透过滤镜加加减减再调整的方式尽可能达到自己想要的。
当然LR和PS都有APP版本,但我不想手机修图也搞得那么累,
手机拍照常就是随拍随传、打卡,方便快速就好,
不想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在手机上细调,很累也没必要,那还不如直接用电脑修,
而且现在最常拍照的工具就是手机,里面一堆照片,每一张都要用LR或PS细修会累死人,也不可能..........
LR或PS还是用来修相机Raw档比较实际、实用~~~

缺点Part II(For me)

而这种套用数次滤镜的作法,iOS相片支援修图APP外挂的功能就显得相当重要,
因为每次套用滤镜的结果都可以直接加在原图上,而不必另存一张新图,
所有动作都在同一张照片,一直叠加上去,而iOS也还会保留原图,长按萤幕就可见,修到整个歪掉不满还可以重来一次~
但若修图APP不支援iOS的照片编辑器,那就每修一次、套用一次就得另存一张,
修一张就会生出好多张,很占空间,即便事后可以删掉,但在作业过程也很不顺手,要进进出出(另存后再选一次照片)数次很麻烦,
更糟糕的是,会扰乱相簿照片排序,
原本iOS相簿都是照时间排,那修图不一定是当下,而另存的图就会排到其他时间,和其他时间的照片混杂,很难找,
反之,如果APP可支援iOS照片外挂,都是在同一张作业,那从头到尾就只有一张,排序也就其原本拍照时间,
就不会搞得一张照片会分散在不同时间,然后相簿感觉很杂乱就很受不了.....Orz........

说回VSCO,
VSCO除了不支援iOS外挂,所以每次修完得另存一张这样的缺点上述已经说过,
我的作法用VSCO遇到最大的问题与不断撞墙的原因也是前述提过的,
其滤镜的光线变化都很平淡,使用后画面都很平,而且滤镜效果都很接近,
也就是我套了一两个滤镜,效果只有一点点,而且东套西套看来都很类似,
除非你把滤镜效果开强,但一开强,就马上变成VSCO常见的那种色调质感,
啊那又不是我要的颜色与画面......Orz.........
简单说,就是VSCO的局限性很强,它所给的工具只能调出它那种风格画面,
无法利用它去创造出各种变化与发展可能性......
或许最受大众欢迎的东西可能总是如此,因为给了你一个模子、速成的办法,你用了就能得到还不错的结果,
只要你不要在意或有太多自己奇怪的想法、坚持太多,一切就很美好~~~
而纯粹的工具虽可变性多、可塑性高,但因为需要较多想法与基础才能有效利用、驾驭,接受与受欢迎度相对就较低.......
当然,这一切可能也只是我自己弱,无法用VSCO做出更多变化....Orz....
不过确实,这也只是我试用不到一天的结果心得,我对VSCO还没有很强的熟悉感、对它的极限其实也还不完全清楚,尚无法掌握,
反观若用Photoshop Express,一张照片该怎么下手处理、能处理到什么程度,在还没开始前可能就可抓个大概、心中有尺,
这就是所谓的熟悉感与掌握度,
可能还要再尝试几次、一段时间,才能真正熟悉掌握VSCO.....
(这就是我懒于接触尝试新设备软体的原因,需要花时间精神....Orz.....而这更牵涉了到底值不值得、是否必要尝试的问题......)

优点(For me)

说了通篇VSCO的缺点,但VSCO还是有吸引我的地方;
VSCO最棒、最吸引我的就是它有调整"透视变形"的功能,垂直和水平都有。
我用手机拍照,最无法接受的一点就是对于透视变形无法修正,
Photoshop Express没有,iOS内建的照片编辑也没有,当然一定有app有,但我懒得找,
所以每当拍一些直立物品的静物或开箱照时,变成头大身体小看了就非常矮优(台语)、不舒服,
又是或街景、室内照等需正面拍摄建筑物或窗框等方形物体时,即便拍摄时乔很久,但结果垂直水平依旧歪斜变形,整个很受不了,
解决办法只有进LR修,但手机拍的照片除非特别需要或喜爱,基本上我都坚持用手机修,
因此在拍照时就尽量乔,最后微幅的变形只好接受....Orz......
不过现在用VSCO可修正垂直水平变形,真是太美妙了~~~~~~

IMG_7355.JPG       IMG_73551.JPG

图1.要拍红酒瓶上的蜗牛,而酒瓶占画面比例太大,垂直透视变形让瓶身歪斜很受不了,整张照片感觉都被破坏了....
图2.所以不得不进Lightroom修一下垂直变形,整个感觉好多了,但有了VSCO修正透视变形就不必进电脑这么麻烦了~^^Y~~~

此外,VSCO还可以分别针对亮部及暗部做色调调整,虽然各只有五种色调可选,
但当有些时候加了滤镜让画面某些部分色调跑掉时,能做这种调整真的很有帮助,不然通常用PS Express时我也只能接受..........

VSCO拍照功能

除了这两项我最爱、对我最有帮助的调整项目外,
VSCO和许多修图APP一样,都有拍照的功能,
我对这种功能没什么兴趣,因为iPhone内建的相机就很好用,而且最好开启,
即便不解锁也能直接开,而手机拍照大胜相机的一点除了携带的方便性,就是即时性,
见到一些一闪即逝的画面好拿取,直接往上滑就开启相机,我认为Apple这点设计真的超方便、超人性!
但用手机拍无法在拍摄当下调整色温真的让我很困扰,
虽然可事后调整,但最好还是能在前制拍摄时就能拍到接近场景的模样,这样最真实也最方便省事,
不然事后靠记忆就较麻烦,都会有出入,只能自己脑补想像,
所以每次在试修图APP时我都会开启其相机功能,看是否能调整色温,但结果都是失望的,
不过VSCO竟然可调整白平衡!真的很不错~!!!
但即便如此,要我使用VSCO相机的机率还是很低,就如前述,方便性、即时性不够,
还要先解锁、再点进APP,而且要调色温还要选,先点选"功能",再点选"WB",再取消自动白平衡,才能调整,
超麻烦.....而且要调整曝光程度还要再重选曝光功能重复一次,超耗时、超不方便,
大概只有拍摄那种室内照、静物照没有时间压力,可慢慢调整、且白平衡不对的场景才会用它的相机吧......XD...........
总之,还是有点帮助~

VSCO工作环境介面

另外,VSCO也有自己的照片社群,所以一启用就得先建立帐号,以便分享照片、追踪、搜寻,就类似Instagram,
现在每个软体都要搞社群才有发展啊~已经够多了,真是有点受不了.....Orz.....(感觉在不久的将来又会有所改变.......)
所以刚安装好一看到是社群模式,大概就知道不支援iOS的照片编修外挂,虽然我还是试了半天,
因为它肯定希望使用者进入它的介面做编辑、发布,若在iOS照片里就可以直接外挂VSCO编辑,使用它社群功能的机会就大为降低了啊.........
而VSCO编辑时的介面其实是个工作平台,
得从相簿先把相片汇入这工作平台,若不删除,这照片就会一直存在这工作室、工作平台上,

IMG_7482.PNG

要把相片汇入到此工作平台(工作室),才能开始动作,调整编辑、分享等,
若不删除,则会一直留在这里。

 

IMG_7485.PNG IMG_7486.PNG
在这里可察看照片所套用的滤镜及调整参数,随时可再修改,但无法叠加重复套用滤镜(烦),可另存相片至相簿或直接分享,
同步的选项则是和所有设备上的VSCO同步,例如iPhone和iPad都有装VSCO时就选同步,这样会方便很多~:)

用PS Express 就处理不好的场景

回头说说文章开头的那张照片吧,
之所以那张照片会弄了大半天,其实是有原因的,
先看看这张照片:

IMG_7286.JPG

这是上个月底,在电梯中见到一幅很惬意悠闲的台湾巷弄街景,
电梯在一楼时一进入就看到,有点吃惊,上升到二楼时赶紧拍下~
很喜欢这场景画面,夏日藏身在台北大楼后的安静巷弄,难得的绿地、绿意、老公寓,都让人感到很清新舒服~
而随停挤在巷弄内的汽机车,也能代表台湾巷弄街景文化~:)
但这张我不太满意的地方是,绿叶和草地都变得太黄了,现场的树叶与绿地并没有这么黄,都是翠绿的,
这是我用PS Express遇到最没办法处理的情况,
也就是画面中如果有大片绿地或树叶,一旦调整成我想要的画面,这些绿色部分就变黄。

最初我想VSCO如果能处理这种场景,功能上补足,那就太好了,
于是就找了开头那张也有大片绿地绿树的照片尝试。
只是VSCO也一样调不出我要的,但我又拼命try,所以弄很久。
(找一张用原方法就难处理的照片当然不是一个好的测试方式,好的测试应该是以相等或类似的条件基础来比较才较有意义,
   但其实在这张之前我也有试别张,只是调到一个程度觉得用VSCO发展性不大就先搁置了。)

图解修图过程

就图解一下开头那张婚纱照的调整过程:

IMG_7063.JPG  IMG_7441.JPG

图1.这是用iPhone 6 Plus拍摄的原图,整体偏暗,彩度也偏低;由于这是一个动态场景,新人与摄影团队正在移动换位置,
  为了捕捉瞬间所以无法手动调整曝光,而对焦点放在新娘身上,白纱较亮,使得自动测光的曝光值较低,拍出来较暗。

图2.这是经过一次VSCO的调整,用了F2滤镜,程度+6,并对亮暗部、饱和度等做一次基础修正,
  所以画面整体的明暗、彩度都等基本架构都出来了,底都打好了,
  不过一些暗部,如画面中心的黑衣、头发及后方树干等,还是太暗太深,要再做些调整。
  此外,我是觉得VSCO滤镜效果很弱,这种程度我可能用iOS的照片编辑调一调明暗、饱和、色温就可得到相似画面。

 

IMG_7442.JPG IMG_7443.JPG

图3.再次用VSCO调整,套用G3滤镜,程度+3,同时再对明暗、色温色调微调。
  效果很有限,和前一张差异不大,但可见暗部没那么深、画面较柔和些。
图4.受不了了,套了两个VSCO滤镜效果还是很微弱,所以进到PS Express套第一次滤镜,并做微调,照片明亮清晰多了。
      这张的色彩色调我都觉得OK,虽然绿地绿叶有些变黄,但还算自然,尚可接受,
      只是整体有点太亮,暗部不足使得画面很平,没有视觉重点。
      此外,我其实蛮喜欢原本的构图,因为拍照时本来就是想表现婚摄工作空档的情况,
      就像花絮类照片,而保留左下角步道比较能传达这意图,
      但这么裁过后比较像作品成品,大众接受度会比较高,比较有想像空间~

 

IMG_7446.JPG IMG_7447.JPG

图5.进PS Express套第二次滤镜,为了不让绿地绿叶过黄,我忍痛套用了一个我很少用的滤镜,
  这滤镜效果不错,让画面很容易有焦点,但色调会改变太大,所以我都尽量避开。
  套了滤镜后我又大幅度调整色温色调,以平衡滤镜效果,虽然已和原滤镜色调不同,
  但画面仍看得出是套了某种滤镜的结果,所以其实我还是不太喜欢,而且画面也有些黄绿。

图6.原本到上一步就放弃了,但还是想再试试VSCO,所以再进VSCO套一次滤镜,A4底片滤镜,程度+2,再稍微调亮亮暗部。
  这张黄、绿色偏已稍微修正,可比较上一张新娘的婚纱与手臂、脸部肤色,树干也可看出。
  虽然还是有滤镜造成的色偏,但各物体色彩算是有在其该有的颜色范围内,
  反正一般婚纱照常会用一些复古或怀旧的色调处理, 就当成是一种氛围~勉强接受~XD~~~(不想再弄了....Orz.......)
  (另外,这过程每一张的最后一步我都会用iOS的照片编辑再做明暗、饱和的微调)


过程中有点无奈,其实要修正颜色只要丢进电脑用PS针对各部位调整一下就好,但这不是我的目的啊,
而且明明是在试VSCO,却用了Photoshop Express做两次处理....Orz....
反正就是个记录,参考看看~XD~~~
而我自己在使用上其实也这么打算,
还是会以PS Express为主要,VSCO在某些时候可做互补之用。
而这个礼拜有再尝试几次,对其滤镜效果又更熟悉一些,
有机会还是要多用,才能掌握清楚它的能耐与极限,知道什么场景、需要什么画面时可用它,
更希望能利用它做出更多的变化、不同的画面~:)

以Photoshop Express调整的手机照

最后,附上一些用PS Express调整、我自己还蛮喜欢的手机照供参考:

26934080735_20893ab3f6_o.jpg

这是今年五月初去西门町剪发,在峨眉停车场停好车,往外一探,发现这角度高度看下雨的街景、招牌还蛮特别的,
便拿起手机随拍几张~:)

 

28028431912_15dbefbeaf_o.jpg

上礼拜尼伯特台风来袭前一天,天母士林地区的美丽夕景~:)
很奇特,通常台风前夕都会出大景,但这次竟很干净、都没什么云,当时颇讶异~
这张是以直幅用全景模式拍摄,所以上下才能有这种视野高度;
而我一直认为iPhone相机的画质很好、很细腻,但这张中后方房子、窗户等细节的表现又再次让我惊艳,
竟然能表现到这种程度~!!!
看高画质全萤幕大图会更清楚、更有感觉:https://www.flickr.com/photos/evoplayloud/28028431912/in/photostream/lightbox/

另外还拍了一张更宽的全景,能看到更广的视野:https://www.flickr.com/photos/evoplayloud/27863689560/in/photostream/lightbox/
(这张放到FB 360全景照片,还真能感受到些高度感!有点像4:3 IMAX摄影机拍出的临场感~
   印象深刻的是"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一开头镜头移到高楼边缘那场景~)

 

28154890331_0a21ebb5ec_o.jpg

今年1/24,台北及全台各地都下雪那天,
在阳明山中山楼旁的新园街,拍到对面雪白山头的景色,
白雪覆盖铁皮屋,还有些日本村落聚落的fu~
从新园街直上就可到冷水坑,那天到冷水坑前又停了一两次,
沿路雪景实在太美了,还以为自己身处日本,不过照片都还没整理就是了~XD~~~
(本来还很好奇对面该如何过去,刚查一下Google地图终于知道了~:))

 

22076743012_7e647950eb_o.jpg

去年九月某个周日傍晚,从民生东路骑车要回家时,见到远处即将西沈的太阳十分耀眼美丽,
趁著在龙江路口红灯停下赶紧拿出手机拍几张~
虽然手机拍不出金黄的太阳,但整张照片的感觉也蛮好的,算是有纪录到当时感受,还不错~:)

 

IMG_0812.JPG

这张是前年在玉山步道5.1K处的玉山西峰观景台,用当时的手机iPhone 4S拍的,
很喜欢这张,金翼白眉的剪影、两位朋友望著远方玉山主峰的姿态,而画面最高的那座就是台湾最高峰~ 
完整照片及游记可见 玉山主峰日出、西峰云海二日行 一文
(另外,这张我有用VSCO试著修修看,是可以修得颇类似,但在亮部方面的表现就无法这么亮眼、突出,
   看来画面就较平一些,主要就是开头说过的,VSC的滤镜光线变化都较平淡所致。)

 

25643975403_cdce44429a_o.jpg

静物照;这张对我其实很好笑、有趣,因为动机完全是意外,
当初我拍这张主要是想拍那两把木柄上的小洞,因为我想找适合大小的挂勾,
不过只拍两个洞哪知道大小,因此需要物体当比例尺,
顺手便把一旁的餐盘、餐碗、汤匙拉过来,
而在拍照时摄影魂又发作,也就是一种按快门前不构图会死的病,
从手机画面中发现这样构图好好看,于是很开心又意外地拍下这张~~~
(左边那把橄榄木的木纹也好漂亮~~~

 

23050094254_d589c213e4_o.jpg

去年末某次在人家家阳台看到的北投夜景,
夜晚中那一大片白云看来相当显眼特别因而想拍~
当时到阳台只是晃一下,之后也没机会再去了,因此拍照真的要把握当下、把握机会~:)

 

21867893535_df19129da6_o.jpg

大安区四维路巷弄内的一家家饰店,
座落在住宅区内,附近都没有其他店家,因而在黑暗中显得特别温暖,真像间神秘旅店~~~

 

21318265463_9bce4ca5df_o.jpg

去年8/16椎名林檎首次海外演唱会那天下午先去一趟机场,
在车子进入第二航厦出境大厅前,
抬头看见了航厦建筑这面三角切割的玻璃的镜像反射,
感觉颇特别,赶紧拿出手机趁行进间、车子还未驶入屋顶遮蔽区前透过车窗拍下这张~
不过我其实不是很满意这张的处理,和现场及我的感受有些落差,
看起来太像画了,画面质感有点毛毛的,不够清晰锐利、俐落时尚,
可能是手机拍照再加上透过车窗之故,用PS Express我只能处理到这样,
真要表现我想要的,可能得进LR或PS修才比较有办法........
(延伸阅读:
椎名林檎-垂涎三尺-台北演唱会@南港展览馆[林檎博'15 首次海外开唱]

 

19544856046_d2b8d771c9_o.jpg

去年七月某一天天气大好,开车在大度路等著右转承德路的红灯时,
往右一看见到漂亮的云朵及大门敞开的工地、吊高机具,
看来是个难得一见的组合,便赶紧从车窗内拍下这张~:)

 

23407750870_4d9ca65a7c_o.jpg

这张是一间餐厅冰柜的景况,
各种成堆排列的水果当然是想拍的主因,
不过我最喜欢这张的是经过PS Express调整后,无论是光线、颜色、明暗对比等,整张照片看来相当自然、有立体感与质感,
感觉就像肉眼所见的景况,
这是我最喜欢与理想中的照片,平凡但有质感而不平淡,
当然不是每张照片都能以此为目标、做这般处理,很多场景不适合,但可以的话,我尽量都希望能往这种自然的方向调整。
但这张最不满意、最不理想之处,就是当时没用VSCO,无法处理水平及垂直透视变形造成的歪斜...........
2017.11 update:
新版的PS Express已经可以针对变形做调整了!有"全自动"、"自动平衡"、"垂直偏斜"、"水平偏斜"可选择,
就像LR一般,很不错!相当好用~!赞~~~

 

21351838428_c887337a1e_o.jpg

承德路一段台北车站、京站附近,左后方那栋就是京站,
我小时候算是在这念书长大的,我在现在的京站台北转运站、以前的建成国中念了三年,
(后来建成国中搬到长安西路以前的台北市政府旁)
在画面右边承德路一段这及京站旁的华阴街住过好一阵子,
去年九月刚好来这办事,很久没回来这了,
当时还看了、纳闷半天,才发现路牌不知何时有所移动,以前的住址现在相隔了好几间店面........
办好事后,用全景模式拍下这对我意味深远、怀旧的一幕......:)
高画质全萤幕大图版:https://www.flickr.com/photos/evoplayloud/21351838428/in/photostream/lightbox/

 

24654180900_a2587988d8_o.jpg

今年2/4要去台北小巨蛋看玛丹娜的演唱会时,
站在南京东路公车专用道旁的候车亭分隔岛上,用全景模式拍下夜晚小巨蛋缤纷的模样~:)

 

IMG_6649.JPG

今年三月安室奈美惠来台办两场演唱会,第二场我坐在楼上看台区,
在开演40分钟前,趁著入场情况还不热烈、人潮走动不多的难得空档,
拍下这张小巨蛋全景,
从第一次来小巨蛋就想拍了,但只有这次位置、角度高度、时间都刚好,所以蛮高兴的~
这张看全萤幕大图会比较有感:https://www.flickr.com/photos/evoplayloud/25486837361/in/photostream/lightbox/
(延伸阅读:
安室奈美惠Live_Genic 2015-2016 台北演唱会@台北小巨蛋

 

25016434241_0fcd78fff0_o.jpg

我家的喵星人"多多",在我开箱后钻进纸箱内~~~~
还有从另一面的猫头剪影照:https://www.flickr.com/photos/evoplayloud/24814135510/in/photostream/lightbox/

 

25713033194_e878973e9e_o.jpg

发狂、翻滚中的多多~~~~

更多手机照请见Flickr的手机相簿:https://www.flickr.com/photos/evoplayloud/albums/72157650946550456/page2
大概从有一只看著镜头的白猫("街边洗衣店养的老猫")那张前后,才开始是用PS Express修的,
在那之前都只是用iOS内建的照片编辑调整~:)
(相片标签有标"Photoshop Express"或"PS Express"的就是了)

2017.01.08 update:
经过后来的尝试与摸索,对VSCO也较熟悉,
不过我主要的手机修图方法还是先用PS Express与iOS照片编辑修,若觉得一些色调或氛围上尚有不足才会再用VSCO,
补上几张照片:

IMG_7795.JPG

这张是在松萝湖用手机拍的全景照,
用了PS Express最后再加上VSCO微调一点点的氛围,
现在全景照多用手机拍了,方便多了,不用一张一张拍、再一张一张接修、再一张一张接,很麻烦,
在松萝湖也用手机拍了许多全景,详可见 松萝湖一日单攻:揭开十七岁少女的面纱 一文~


IMG_8218.JPG

去年10月初生日那晚去天母MiaCucina用餐,
在骑楼往窗内望去发现氛围很好,便用手机拍下这一幕,
一样是用PS Express+VSCO做最后微调~
(延伸阅读:MiaCucina:时尚义式蔬食[天母Sogo]&复兴店随拍(推天母店!)

 

31203310744_68e46732d9_o.jpg

31302464043_318d90900a_o.jpg

这两张是今年元旦假期在天母"好丘Good Cho's"与"日光大道健康厨坊"用餐买面包时的随拍,
这两张也都是PS Express+VSCO微调,
那天用手机拍的好几张照片自己都蛮喜欢的,
因为这两家都是颇有特色的店,加上那天天气阳光很好,意图让人想一直拍照~~~
餐点也都好吃,都在天玉街,天母Haggen Daz旁,强推~!

 

29608576471_0cf3d45d5f_o.jpg

29655602056_ce32fb9638_o.jpg

这两张是去年号称地表最强台风莫兰蒂台风袭台前一天傍晚,天空出现整个黄色的短暂异象,
相信那天在台北许多人都有看到整个天空那诡异的颜色(中南部不知道有否),
那天我刚好去家乐福备货储粮,进家乐福前天气都还超好的,
但结帐时就看到有人穿著雨衣淋著雨,说外头下大雨了,
结果开车从停车场出来看到整个景色超诡异的黄,不只天空,所有景物大楼、人车都被染黄了,
好像相机自动白平衡误判、相片整个变黄一般,有如身处相片,很奇特的感觉~~~
赶紧从车内用手机拍下这两张难得的照片~
不过手机的自动白平衡却会误判,将黄色调修正而变白,那天在FB看到一些人用手机拍时都有反应这状况,
所以得再后制调整色温还原~
这两张只有用PS Express调整,没有再用VSCO~

 

29900387766_a1dfa9c2a4_o.jpg

去年九月底去爬雪山主东下翠池,下山后在武陵农场的武陵山庄住宿,
隔天起床用早餐时,配著窗外的蓝天绿树与红叶,感觉很好,便用手机拍下这张,
只用PS Express做简单调整~:)

 

IMG_6631.JPG

去年三月安室奈美惠台北小巨蛋开唱,过表定开演时间后,粉丝们热情地呼喊安室出场,
还蛮喜欢这张的,有捕捉到现场的气氛感觉,
只用PS Express调整~演唱会详情请见:安室奈美惠Live_Genic 2015-2016 台北演唱会@台北小巨蛋


大部分的手机照因为都是生活随拍,无法成文,所以更多照片同样请见Flickr手机相簿,越后面的照片越新,会比较好~^^

2017.11 update:
新增两张iPhone X拍的照片

FCDFEA4D-2351-4639-8FEB-89A607A710B4.jpg

等待罐罐的多多~用PS Express修后再用VSCO对色调做微调~

 

IMG_0680.jpg

西门町夜景~十一月初去西门町理发时,到捷运六号出口试拍一下iPhone X夜拍,感觉还蛮不错的,这当然有修过(只用PS Express),
但原图其实色彩与细节、明亮度表现都很好~令人惊艳的iPhone X~!!!

 


延伸阅读:
摄影师之眼(The Photographer's Eye)读后随笔......(含"摄影师之魂"简评) 

玉山主峰日出、西峰云海二日行 (这趟几张用iPhone 4S拍的手机照我都还蛮喜欢的~)

国家地理杂志125年经典影像大展随拍[自然科学博物馆](台中一日游 ‧ 上篇) 

Tokina T116 使用心得 

新玩具 Tokina T116 开箱 & APS-C广角镜之选择 

阳明山梦幻湖、阳明公园随拍记行(含Canon G1X简评,夜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