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劇情脈絡

《天龍八部》人物眾多但有跡可循,大多時候都會以某一人為第一視角來展開故事的敘述,不同的第一視角所敘述的劇情部分是截然不同的篇章。

我將《天龍八部》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青衫磊落險峰行》到《換巢鸞鳳》

這部分主人公為段譽,其次為木婉清、段正明、段正淳,反派Boss為段延慶。主要講述段譽如何陰差陽錯練成武功、結識木婉清和鍾靈,段延慶如何貪圖王位但奸計卻不能得逞。木婉清和鍾靈是陪伴段譽冒險的重要人物,保定帝和段正淳也是與段延慶鬥智斗勇的重要角色。涉及的地點主要是大理周邊、無量山、劍湖、萬劫谷。

(這部分也提及了慕容博和李秋水(類似全書大Boss)是高於段延慶(第一部分的Boss)的存在,但是只是為下文做鋪墊,並未出場。)

第二部分:從《劍氣碧煙橫》到《劇飲千杯男兒事》

這部分主人公為段譽,其次為王語嫣、李青蘿、阿朱、阿碧,反派Boss為鳩摩智。講述段譽被鳩摩智擄走、帶到燕子塢,認識阿朱、阿碧,與王夫人如何產生矛盾,以及最重要的是與王語嫣展開主線劇情。相關地點是太湖、燕子塢、曼陀山莊。(這部分只有提及慕容復,並沒有出場,只為下文做鋪墊。)

第三部分:從《杏子林中 商略平生義》到《燭畔鬢雲有舊盟》

從這裡開始喬峰取代段譽成為第一視角。這部分主人公為喬峰,其次為阿朱、段正淳,這部分的Boss是康敏。這部分講述喬峰被擼下幫主職位,在少林寺認識阿朱、聚賢庄大戰、雁門關與阿朱相會、去找段正淳尋仇、段正淳與馬夫人相會結束這段劇情。阿朱是這部分伴隨喬峰旅行的最重要人物;段正淳則是這部分劇情的樞紐,因為馬夫人的計謀都是為段正淳訂製,阿朱與段正淳的父女關係也是劇情轉折的關鍵。涉及地點是杏子林、少林寺、聚賢庄、雁門關、小鏡湖、信陽。

第四部分:從《莽蒼踏雪行》到《卻試問 幾時把痴心斷》

這部分是虛竹篇章。《莽蒼踏雪行》《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蕩寇鏖兵》《草木殘生顱鑄鐵》這幾回是過渡章節,沒必要單獨劃為一部分,所以併到這裡。虛竹在《蟲豸凝寒掌作冰》登場,成為第一視角,之後破珍瓏棋局、化解逍遙三老恩怨、成為掌門人、遇到夢姑、在少林寺打退鳩摩智。這部分主人公是虛竹,其次是天山童姥、李秋水、無崖子、慕容復。值得一提的是,慕容復在第三十一回《輸贏成敗 又爭由人算》才在書中第一次正式出場(不算偽裝成李延宗)後,在這部分筆墨甚多,可以理解為「偽第一視角」,陪虛竹一直從珍瓏棋局陪到七十二島三十六洞聚會,再到靈鷲宮。但是所有的風頭和經驗包全被虛竹搶去,慕容復全程是陪襯。這部分Boss毫無疑問是丁春秋。這部分給反派的出風頭的機會都給了他,比如在珍瓏棋局,鳩摩智一直低調,沒什麼的表現,慕容復和段延慶都被丁春秋搞;只有丁春秋一人表現高調。涉及地點主要是聾啞谷、飄渺峰、西夏王宮、少林寺。(虛竹在少林寺與鳩摩智的戰鬥,雖然時間線與後面的少林寺大戰相連,但是以虛竹為第一視角的寫作方式並未解除,所以劃分到這部分,不與後面的部分並在一起。)

第五部分:從《燕雲十八飛騎 奔騰如虎風》到《王霸雄圖 血海深恨 盡歸塵土》

全書的高潮,三個主角聚會,短短三回卻是精華。這部分主人公依次是喬峰、段譽、虛竹,其次為掃地僧、蕭遠山、玄慈,大反派可以理解為慕容博,因為慕容復、丁春秋、游坦之等人在這部分都不如慕容博的反派地位高。玄慈也是關鍵的劇情樞紐人物。故事發生的地點全部在少林寺。

第六部分:從《念枉求美眷 良緣安在》到《酒罷問君三語》

這部分段譽和虛竹都得到了感情的歸宿,不過第一視角卻是段譽,除虛竹和喬峰以外,劇情上重要的人物還有王語嫣、慕容復、夢姑,最主要的反派是鳩摩智。鳩摩智表現機會蓋過慕容復,並且在這部分得到了結局。地點是西夏。

第七部分:從《為誰開 茶花滿路》到《王孫落魄 怎生消得 楊枝玉露》

這部分主人公是段譽,其次是段正淳、段延慶、王夫人;大反派是慕容復。慕容復在這部分終於展露了自己的真面目;同為反派,段延慶和王夫人都只是慕容複利用。

慕容復拖長了聲音,吟道:「青裙玉面如相識,九月茶花滿路開!」王夫人吃了一驚,顫聲道:「你……你怎麼知道?你到過了草海的木屋?」

「拖長」二字寫得實在太形象,直接顛覆慕容復以往裝出來的嚴肅的樣子,暴露這個人本性上的猥瑣。

慕容復笑道:「到了那時候,就算沒蜜蜂兒,只怕也不打緊。舅媽在酒中放上些迷藥,要他喝上三杯,還怕他推三阻四?其實,只要他見到了舅媽的花容月貌,又用得著什麼醉人蜂、什麼迷暈葯?他一見之下,哪裡還有不大醉大暈的?」王夫人呸的一聲,罵道:「渾小子,跟舅媽沒上沒下地胡說!」

同上。

第八部分:從《敝屣榮華 浮雲生死 此身何懼》到《教單于折箭 六軍辟易 奮英雄怒》

以喬峰的自殺作為全書的結尾。主人公是喬峰,其次為阿紫、段譽、虛竹、王語嫣,大Boss是耶律洪基。阿紫在這部分作用較為關鍵,因為給喬峰下藥、去中原尋找救援的都是她,阿紫在這部分出場也比段譽和虛竹多一點。如果是新修版,王語嫣也在這部分暴露了本來面目:她的人格只是一個平庸的普通人,段譽迷上她只是因為心魔。

小結

通過全書的脈絡總結,喬峰對於劇情的意義明顯最重要,可以視為男一號;段譽是男一號的最有力競爭者,出場遠多於虛竹,認為是男二號;虛竹自然是男三號。男四號可以是段正淳或者慕容復。在我看來,段正淳在全書多個部分對於推動劇情的發展都有極其核心的作用,而且是正派的角色;而慕容復每次要麼就是當陪襯,要麼就是計謀失敗,所以沒有段正淳重要。反派之中,慕容博是全書最重要的主線劇情的幕後黑手;此外,李秋水雖然出場較短,但是前面的鋪墊和個人的地位高於其他的局部Boss段延慶、康敏、丁春秋、鳩摩智、慕容復。因此,可以將人物重要程度(主角度)做一個排列:

  1. 喬峰
  2. 段譽
  3. 虛竹
  4. 段正淳
  5. 慕容復
  6. 阿朱
  7. 王語嫣
  8. 慕容博
  9. 李秋水
  10. 丁春秋

喬峰的命運代表《天龍八部》的主題之一:「業報」;段譽代表「求不得」;虛竹則是類似於石破天、張無忌那樣的什麼都不知道卻得到了一切的「調停者」。王語嫣其實是反派一名,反派不一定要幹壞事才是反派,只要是受批判的角色都可以理解為廣義的反派,類似的還有滅絕師太。

二、人物性格

喬峰

分析喬峰的性格一直一件困難的事。從MBTI來看,喬峰的外向不用懷疑。另一個不用懷疑的是感性,他為了阿朱而去聚賢庄,足以看出極高的感性:因為一時意氣為不相干的人去拚死一戰,而不是計算怎麼樣對我有利;另一個能分析出來的屬性是直覺型(我稱它為浪漫型),而不是感覺型(我稱為務實型)。浪漫型的人自己覺得怎麼做正確就去怎麼做了,而不是傳統的儒家價值觀告訴他怎麼做。至於喬峰是計劃型(有主見)還是展望型(沒主見),相對較難分析。從杏子林處理丐幫叛亂來看,我覺得喬峰是有權謀機變和領導能力的,這麼來看屬於計劃型。因此喬峰的MBTI類型為ENFJ-「主人公型」。

(MBTI的最基礎理論參考: 16personalities.com/per

數年前我讀到原文「不是以天下之憂而憂的仁人志士」一句,覺得這句話能得到什麼信息很值得深入探討,於是來知乎發出了提問: 如何評價金庸寫喬峰「並不是以天下之憂而憂的仁人志士」?

在回答中,楊二兄的回答讓我解讀出喬峰強大的直覺屬性(靠自己的性格本能而非傳統價值觀);張佳瑋兄的回答則讓我解讀到的是計劃屬性(自己做選擇),這都與我的猜測一致。

這個類型的人物性格另有一個極其核心的特點:在乎他人的認可。喬峰最早因為契丹人身份而自暴自棄,可以理解為因為不被他人認可。

喬峰身子一縮,說道:「我是豬狗也不如的契丹胡虜,自今而後,你不用再見我了。」

喜歡上阿朱也一定程度是因為阿朱在別人不認可他時,對他的認可。

蕭峰哈哈大笑,說道:「是了!從今而後,蕭某不再是孤孤單單、給人輕蔑鄙視的胡虜賤種,這世上至少有一個人……有一個人……」一時不知如何說才是。

最後的自殺,也與這點大有關聯。

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曾與陛下義結金蘭,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既不忠,又不義,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

「他雖於大宋有功,在遼國卻成了叛國助敵的賣國反賊。他這是畏罪自殺。」「什麼畏不畏的?喬幫主這樣的大英雄,天下還有什麼事要畏懼?」耶律洪基見蕭峰自盡,心下一片茫然:「他到底對我大遼是有功還是有過?他苦苦勸我不可伐宋,到底是為了宋人還是為了契丹?他和我結義為兄弟,始終對我忠心耿耿,今日自盡於雁門關前,當然決不是貪圖南朝的功名富貴,那……那卻又為了什麼?」

在武俠小說範圍內,與喬峰同類型的人物還有洪七公、李尋歡。

我不喜歡用「儒家的代表」、「道家的代表」、「佛家的代表」之類的詞語,雞湯味太濃並且毫無營養

段譽

段譽的感情素質是極好的,像是「忠犬式備胎」,與段正淳是兩個不同的極端。他像喬峰一樣,靠本能的直覺,而不是傳統價值觀;重感情而不計較利益得失;外向。區別在於相對沒有主見一些。從更大的範圍看,段譽更像是日本動漫中最典型主角:《七龍珠》的孫悟空、《火影》的鳴人。他們謙虛、友善,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會站錯隊。主角屬性值僅次於喬峰那種。

段譽的「求不得」、「心魔」,很接近現實中的青少年那種青春期的懵懂,寫得很真實。

虛竹

虛竹的性格其實很典型,金庸很賞識這類型的人。我曾提出這個問題: 為何金庸極力推崇沒有權力欲的男人? 其中唐棣女俠的回答我十分贊同,因為社會大環境,權力總是腐蝕人心、讓人變得討厭;然而天生對權力免疫的人就顯得很可愛。

許多文學家都喜歡這類人,給他們安排特別好的命運。他們不僅沒有過多的追求、而且往往什麼都不懂(You Know Nothing),但是出身、名望總是自己來找他們,除了金庸書中的石破天和張無忌以外,《冰與火之歌》的Jon Snow也是這類的典型代表。

阿朱

阿朱大概是金庸小說中最皮的人,想像力豐富、有計謀、喜歡惡作劇。和黃蓉的區別是,比黃蓉感性、不計較得失;黃蓉動用智謀往往都有目的性(比如讓小龍女離開是因為這樣對楊過好),阿朱更多是覺得那麼做好玩罷了。她更像漫威電影的Loki,但更有愛心。

談阿朱的人設,離不開水榭聽香這個意象。與阿碧的「琴韻小築」相對,阿朱自帶的是氣味而非聲音,所以阿朱出場時自帶了香氣。琴音讓人覺得更像是大多數人心目中既有的標準化的美;而香氣顯得更別出心裁。這也對應了朱碧雙姝的個性。既然是精於氣味,阿朱嗅覺的設定應該不輸於易容術。

阿朱的嗅覺卻特別靈敏,說道:「糟啦,糟啦!他們打翻了我的茉莉花露、玫瑰花露,啊喲不好,我的寒梅花露也給他們糟蹋了……」說到後來,幾乎要哭出聲來。段譽大是奇怪,問道:「你眼睛這麼好,瞧見了么?」阿朱哽咽道:「不是的。我聞得到。我花了很多心思,才浸成了這些花露,這些惡客定是當酒來喝了!」

放現代,阿朱應該是知乎「香水」話題下的第一號人物。他也是《天龍八部》中最可愛的女性。

慕容復

在說慕容復的人品、智商和能力之前,首先他是一個狹隘的民粹主義者

王語嫣點頭道:「是的,他是燕國慕容氏的舊王孫。可是已隔了這幾百年,又何必還念念不忘地記著祖宗舊事?他想做胡人,不做中國人,連中國字也不想識,中國書也不想讀。可是啊,我就瞧不出中國書有什麼不好。有一次我說:『表哥,你說中國書不好,那麼有什麼鮮卑字的書,我倒想瞧瞧。』他聽了就大大生氣,因為壓根兒就沒有鮮卑字的書。」

慕容復的智商和策略也是極差,在整個書中基本是步步走錯,每次都以出洋相告終。本質上慕容復就是個出身好的屌絲。再加上被極端主義的家庭教育洗腦,他的命運中基本沒有洗白的機會。

王語嫣

王語嫣一輩子痴迷於真屌絲慕容復,對重感情的段譽不聞不見。在她的認知中,慕容復才是最好的男人,段譽是屌絲。所以王語嫣是一個長相好看而人格平庸的人。她如果和段譽結尾在一起了,我覺得十分不合適。所以我贊成新修版。

三、價值觀

《天龍八部》的主題是業報+求不得。喬峰因為放不下仇恨,所以殺不到仇人反而殺了阿朱;段譽因為痴迷於王語嫣,所以一直被王語嫣看不上;虛竹因為想當沒有權力和武功的小和尚,所以成了絕頂高手還有了權力和美人;慕容復因為想當皇帝,所以每一次計策都失敗......這些例子早就是老生常談了,不應該再贅述。《天龍八部》人物命運基本上都是這種模式。其中最諷刺的還是段延慶,段延慶代表野心家,和別人不同的是,別人到了「求不得」一層就截止了,段延慶追求的王位一開始就註定要傳給他兒子,即使他都不做也不會改變這個結果。所以他沒有成功也沒有失敗,相當於一圈又一圈地跑步,最後回到原點,0做功。這種命運是最具有玩笑性質。

一個比較特別的人物是段正淳。

先看段正淳的自我評價:

段正淳為人風流,於「英雄好漢」這四個字的名聲卻甚愛惜。他常自己解嘲,說道:「『英雄難過美人關』,就算過不了美人關,總還是個英雄。豈不見楚霸王有虞姬、漢高祖有戚夫人、李世民有武則天?」卑鄙懦怯之事,那是決不屑為的。

再看喬峰對段正淳的評價:

蕭峰躲在樹上,對兩個女人的話聽得清清楚楚,心想段正淳武功不弱,待朋友也算頗為仁義,偏偏在女人份上行止不端,不算英雄

這兩段可謂是前後呼應。如果沒注意到這裡,真是少了個研究課題。在討論誰對誰錯之前,首先我覺得段正淳其人對於全書的重要性可以說是大於慕容復了,男四號應該是段正淳而非慕容復。然後要感慨一下天龍八部寫得太好,頂級的小說值得關注的是人性的衝突,而不是誰武功比誰高。這個喬峰和段正淳的道德標準的不同,就是特別值得探討的一類人性衝突。段正淳像喬峰一樣,外向、感性、在乎他人認可,偏偏對於情感有不同的見解。這個不同的見解應該是來自於他們本身對情感的興趣,說得俗一點就是「好不好這口」。段正淳的多情、喜歡女人不需要贅述;喬峰則是天生冷淡一些:

蕭峰嘆了口氣,說道:「我從小不喜歡跟女人在一起玩,年長之後,更沒功夫去看女人了,又不是單單的不看你。比你再美貌百倍的女子,我起初也沒去留意」

所以他們的道德標準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的。段正淳太過多情,所以以「英雄難過美人關」給自己開脫;喬峰自己沒有這種興趣,所以才可以用比較高的道德觀念上來約束自己。這好比是一個人討厭吃韭菜,就覺得愛吃韭菜的人不好聞,影響公共環境。所以應該沒有明確的對與錯,只是道德約束標準的高低不同。這裡把張無忌也放進來一起比較,喬峰是說到做到;張無忌是說到做不到;段正淳是說不到做不到。「說到做不到」和「說不到做不到」哪個更低級?當然是「說到做不到」更失敗。所以要論英雄好漢的程度,還是喬峰>段正淳>張無忌,但他們也只是在A類底下的A+、A、A-,普通人則是B、C。

不過,最提倡的人物還是喬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