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確實有一個細思極恐的東西,就跟紂王進女媧宮有關。

我們知道在商紂王寵信美女妲已,幹了很多缺心眼的事情,最後國家也亡了,自己也僕了。所以,商朝的滅亡,一半錯誤記在了妲已的身上。

歷史上怎麼說,咱先放在一邊,單說封神演義裏,妲已之死相當的黑。

因為妲已不是單純的美女禍國,她其實是一個臥底,禍害商朝,不是為了自己快樂,是為了完成一位大神的任務。大神就是我們奉為人類始祖之一的女媧。

這個事情我們先理一理,一開始是女媧娘娘降臨火雲宮。結果在牆上看到了一首少兒不宜的詩:鳳鸞寶帳景非常,儘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艷,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這個詩就太赤果果啦,是商紂王看到女媧的雕像,一時起了色心,就寫了這麼一首詩來撩女神。

撩女神的後果是嚴重的。

女媧回雲後,越想越生氣,就想:若不與他一個報應,不見我的靈感。

報應是什麼,就是弄死商紂王,滅亡商朝,這個報應也太大了,女神生起氣來,都是很毀天滅地的。而且還有一層意思,顯示我的能力,說明什麼?因為各種原因,人間已經不把女媧當回事了,公然調戲她。不露點手段,怎麼制住毛裏毛躁的人類。

那怎麼滅呢?總不能女媧親自上陣吧,於是,女媧叫來了三個妖精,一個千年狐狸精 ,一個九頭雉雞精,一個玉石琵琶精。給他們一個任務,注意,女媧說得很明白,是:隱其妖形,化身宮院,惑亂君心。

三個妖精就去了,狐狸精就是妲已女士了。

後面,事業成功,商朝倒閉,王八蛋老闆商紂王帶著小姨子跑到黃鶴樓上燒炭了。

說起來,這個事情已經結束,妲已順利完成任務,應該獎賞啊。可是,女媧娘娘翻臉不認人。被雷震子這些正義聯盟的人追殺,妲已跑到了女媧面前求救,結果上線根本不理會啊,女媧說:吾使你斷送殷受天下,原是合上天氣數,豈意你無端造業,殘賊生靈,屠毒忠烈……今日你罪惡貫盈,理宜正法。

就此,把妲已給咔嚓了。

我擦,這太黑了吧,讓人家妲已亡商家江山的,就是你女媧的命令啊。說什麼殘害忠良,拜託,你是讓人家去亡一國之江山,當然要殘害忠良啦。難不成要人家賢良淑德,外輔國政,內開枝葉?那商朝還能亡嘛,還不傳個三四千年啊。

現在成功了,因為操作中有一些不太合乎人道的東西,你女媧一下就推得一乾二淨,還直接支持處死自己的手下。這裡面是過河拆橋,鳥盡弓藏,除此之外,有沒有殺人滅口的意思呢?

最後我們看一下史實,在歷史上,商紂王還真的就是因為不敬神而被滅的。

我最近有一個專欄叫《中學大歷史》,裡面就有一段,現在發給大家看一下。


當周昌的兒子周武王伐紂之時,做了一篇動員令《牧誓》,這其中透露了商王朝在崩潰之前的困境。

今殷王紂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荅;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俾暴虐千百姓,以姦宄於商邑。

《牧誓》並沒有說謊,它的每一條指控都有實證,它只是領悟了一個關鍵:批判一個人,比說謊更高明的是掌握解釋權。

惟婦言是用。

傳說中,商紂王寵信一位叫妲已的女子,在小說《封神演義》裏,這位妲已被描繪成狐狸精,大概商朝並沒有樹立建國後動物不能成精的修鍊法則。

但商朝原本就是一個婦女參政的朝代。在殷墟里,出土了不少女貴族的墓葬。她們或是女將軍,或是女官。而在甲骨文中同樣有不少女性的記載。最為典型的便是婦好。

惟婦言是用,只不過是男權社會裡才會被認為是錯誤。《牧誓》裏並沒有指明婦人到底提了什麼建議,似乎已經默認,聽婦人的話就是錯的。

這何嘗不是另一種錯誤?昏棄厥肆祀,弗荅。

商紂王忽視了祖先的祭祀。這同樣也沒有說錯。根據出土的甲骨文,我們發現到了商紂王時期,人祭變得越來越少,那種一次使用上百羌的大型祭祀幾乎絕跡了。

商紂王時代並不是一個缺少奴隸的時代。商紂王頻頻用兵,史料中更是記載,他在牧野大戰用了七十萬的奴隸大軍。

為什麼他不再用這些奴隸去祭祀列祖列宗?

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

商紂王拋棄了血親兄弟,反而任用四方逃亡的罪人。

這一點亦沒有說錯。史料記載,商紂王的確疏遠了自己的兄長。

微子數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司馬遷,《史記·殷本紀》

微子是商紂王的兄長,不知道什麼原因沒能繼承王位。司馬遷認為,微子可能是庶出。微子跟商紂王提了提意見,不被採納之後,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去了哪?後世的史學家、司馬光說得直白。

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吳得伍員而克強楚,漢得陳平而誅項籍,魏得許攸而破袁紹。——司馬光,《資治通鑒》

原來是被周招安了。也許,周昌的八卦推演裏,就有關於拉擾微子的指示。

兄長不是不想用,而是不敢用。身位權力中心的人,天然的排斥競爭者,他們會傾向於提拔地位卑微的人,因為這些人才會真正成為自己的心腹。

這就是商紂王罪行的另一種解讀。到底哪一種解讀纔是正確的?答案取決於你站在哪個角度。

但這篇檄文將商紂王的困境暴露無疑。

身處鹿臺的商紂王並非不明白這一點。

歷史上的很多亡國之君並非昏庸之輩,甚至他們的才幹高於常人。只是他們身處的時代正是帝國的末期。越來越龐大的既得利益階級吞噬著社會的新生力量,守舊的力量拒絕一切變更。漸漸地,帝國失去了活力。當這種頑疾到達一定程度,任何的個人努力都顯得蒼白無力。

崇禎如此,商紂王亦是如此。

他想將俘虜來的奴隸投入到生產當中,但習慣於使用人牲的貴族不會答應。

他想提拔更多的人,但壟斷了權力的貴族同樣不會答應。

西邊的羌人暗藏危機,東邊的夷人羣起為亂,國內的貴族日益不滿。

而這背後,還隱藏著商朝最為激烈的鬥爭:王權跟神權。

根據甲骨的統計,殷墟早期(武丁時期),用人牲數為5418人,不計數247次,到了中期為1950,不計數189次。而在晚期,紂王跟他父親帝乙時,減為75人,不計數29次。

世俗的王終於厭倦了上帝無休止的人牲索取(儘管這原本就不是上帝索要的),他們開始減少給神的供祭。

而神權階層當然不會輕易放棄原有的待遇。

還記得那位射天的武乙嗎?

他將血盛在囊內,仰而射之,命曰射天。

一向用人牲祭祀上帝的商王竟然向上天射出了利箭。在商王的眼裡,上帝終於不再高高在上,是可以搏鬥並且弓射的對象。

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史記·殷本紀》

這當然是對商朝神權的挑戰,而他的結局也頗具戲劇性。

武乙獵於河渭之間,暴雷,武乙震死。--《史記·殷本紀》

這其中最為驚人的是,河渭是周的領地。當時的周人首領季歷是否跟商的神權階層有過祕密聯繫,在神權階層的授意下,暗殺了這位仰面射天的商王?


你看,商王的罪行之一,就是不敬神嘛。

歡迎大家關注我,在今日頭條搜索我的專欄《中學大歷史》,觀看後面的內容。


如果看了《封神演義》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封神演義》的開篇就說得很清楚,紂王為什麼要去女媧宮進香。《封神演義》開頭,描寫了紂王在早朝時,文武百官來朝賀。影視劇裡面的情節大家應該很熟悉:「有事請奏,無事退朝!」話音未落,主管禮樂的大臣商容就請奏,說明天三月十五日,是女媧的生日,讓紂王去女媧宮進香。當時紂王也好奇,就問商容:「女媧有什麼功德,讓我一個天子,率領百官去進香?」商容就說明瞭原因!

「女媧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聖德。那時共工氏頭觸不周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乃採五色石,煉之以補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禋祀以報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則四時康泰,國祚綿長,風調雨順,災害潛消。此福國庇民之正神,陛下當往行香。」

商容給出了理由是,女媧是上古女神,有聖德,老百姓設立祠堂報答她。女媧補天有功於百姓,是福國庇民的正神,現在祠堂就在朝歌,應該遷往去進香火,祈求女媧保佑。是紂王聽後,說了一句:「準卿奏章。」紂王還宮,次日就去女媧宮進香了。商容是商朝的禮儀大臣,有什麼節日活動,他都會向紂王稟報。女媧是上古女神,像社稷之神一樣,都是福國庇民的神仙,三月十五日是女媧的生日,乘此機會可以去進香,讓女媧保佑國富民安,風調雨順。

到了進香火的那一天,紂王到了女媧宮,卻看見女媧的雕像起了淫心。於是賦詩一首:

「鳳鸞寶帳景非常,儘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艷;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前面幾句都是誇女媧的,唯獨最後一句,讓女媧憤怒:「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紂王看見女媧的聖像,就想把她娶回長樂宮,讓其伺候他,可見紂王的確荒淫無道。這樣的君主,怎麼配統治人民呢?

商紂王本來就是個昏君,假如是個明君,去了女媧宮,看見女媧的雕像,應該畢恭畢敬,更不會褻瀆神靈。作者這麼寫,也突出了紂王的是一個昏庸的君主,從而引起女媧的憤怒,最後降罪給紂王。我覺得作者這麼開篇符合故事邏輯,並非細思極恐。作者讓紂王去女媧宮進香,紂王褻瀆女媧,真好襯託紂王荒淫無道的特點。


呵呵,這個問題,我估計許仲琳他老人家自己都回答不了…

在《封神演義》的開篇,作者就皆盡辭藻形容了一下商朝的威武,恰逢女媧壽辰,老臣商容就建議紂王去女媧宮降香,紂王對於商容的提議還是表示疑惑的,他問女媧何德何能居然得讓我這真龍天子親自去祭拜,商容就說女媧當年補天救萬民於水火,恰逢她的生日你不給買蛋糕也就算了,怎麼也得過去表達一下感激,這樣也可以為萬民祈福啊。紂王心想此言有理,就下旨讓人們準備一下,咱們去女媧宮降香去。

到了女媧宮時紂王看見了女媧的聖像,他頓時對一尊雕像產生了一見鍾情的感覺,於是春天蕩漾,靈感迸發,隨即題詩一首,詩的大意是女媧你好美我要娶你回去讓你來侍奉我。商容看見這首情詩勸紂王趕緊擦了吧,讓百姓看見影響多不好,紂王表示我就不擦,女媧這種姿色得讓世人感覺到纔行,這也是萬民之福啊。百官也不敢多言,眾人返程。

當女媧降臨時看見這首情詩覺得她的神格受到了侮辱,於是決定對紂王進行制裁。從這裡開始,許仲琳的邏輯就出現了問題,當女媧要對紂王發功時,卻被殷郊和殷洪的紅光所阻礙,女媧揉了揉眼睛,發現紂王還有二十八年氣運,氣數未盡自己也無法對其下手,於是十分不爽的放棄了行動。

那麼問題來了,以女媧的水平,想制裁一個凡人還得考慮到他自身的氣數?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只要一個人的氣數未盡,就算頭被砍了也死不了呢?

所以這樣一來女媧當初要制裁紂王的「豪言壯語」未免太不縝密,身為大神的她居然會氣到連這麼重要的點都忘記?

或者說,女媧本身水平就很差…

接著往下看,女媧回宮時招來了軒轅墳三妖,讓她們下界去禍害紂王。那麼這裡就有出現了問題,小說中的紂王本就好色嗜殺,就算三妖不來,紂王就不殺不嫖了?更有意思的是,三妖下界美其名曰禍亂君心,但她們究竟怎樣禍亂的呢,呵呵,我想更多時候是和紂王歡愉在牀榻之間吧。

妲己等人在宮中時長喫人,要報復紂王為什麼不直接把他喫了或者吸乾他的精氣,非要耗盡紂王這二十八年氣運。而女媧已經知道商朝僅有二十八年的存活時間,那麼就算不放三妖下去,二十八後紂王也一定會完。

所以,讀到這裡不知道是作者的邏輯出了問題還是女媧出了問題。

後來我們知道,商紂大戰其實就是在給截闡大戰提供陣營,在三妖的手段下,不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得以歸位,或許以加速封神的角度去理解三妖作用的話比讓她們禍亂君心更能站得住腳。

但無論如何,許仲琳的《封神演義》開篇的一些列鋪墊實在是牽強的很,所以封神的故事看似始於紂王YY女媧,實則這個原因絲毫沒有說服力。

同樣是古典小說,《水滸傳》在這一方面的處理就比《封神演義》高明的多。我們知道《水滸傳》在開篇先是說了梁山108將都曾是伏魔之殿的妖星,由於洪信的倔強不小心把他們都放了出來,那麼妖星在人間轉世後定然要再次重逢。因此通過妖星互有感應的理論能解釋不少事情,在這個大前提下,秦明全家被殺可以妥協、扈三娘全家被殺可以妥協,甚至因為天滿星要和其他星宿聚合,讓一個四五歲的孩童白白斷送了性命,也是那麼的理所當然了。


文/邏輯文史游

《封神演義》固然精彩,但他確實和四大名著相比整體水平會有所差距。


不要把小說當歷史。

商朝是一個神鬼的王朝,祭祀鬼神是國家大事。女媧的故事很早就有記載,如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所以,說商朝祭祀女媧是說得過去的。

祭祀女媧應該是大型祭祀。商朝的大型祭祀是要殺生的。殺生可不是殺牲畜,是要殺人的。商朝流行活人祭祀。女媧的形象也很可能不是美女,畢竟人首蛇身嘛,能有多性感?這個故事基本可以忽略。

古人為了證明朝代更替的合法性,就要找合法的理由。商朝滅亡的理由真的不好找,畢竟很多真相都消失了,於是最簡單的,就把鍋丟給女人。例如:夏朝的滅亡,把鍋丟給了妹喜,商朝滅亡的鍋丟給了妲己,西周滅亡的鍋丟給了褒姒。

商朝的滅亡是滅國之戰,就是一個國家滅亡另外一個國家,就像元朝滅亡南宋、清朝滅亡明朝,日本企圖滅亡中國一樣,戰勝者總想要找一個滅亡的合法理由。所以,紂王就被甩了很多黑鍋。現在由這方面的專門研究,可以去找這方面的資料。

紂王其實是一個很能幹的君主,能幹的君主,有一條不好,就是老想發動戰爭。發動戰爭是要勞民傷財的,因此會被一些人反對。

我們的歷史,總是傾向於好人是絕對的好人,壞人是絕對的壞人,不會一分為二,辯證的看一個人。紂王是壞人,所以,必須絕對壞,每一點好處,商容是忠臣,就必須絕對好。

你必須清楚,商容是老臣,上一代的首輔大臣,還是商朝的貴族,商王的近親。紂王是新君。新君要建立自己的領導班子,老臣怎麼辦?只有靠邊站。這些老臣原因主動靠邊站嗎?當然不願意。所以,之間的鬥爭是免不了的。祭祀女媧事件就是這一鬥爭的一個事件。按照說個事件的進展,紂王就必須進一個設計好的壞人的墮落的故事情節中。


紂王是被逼的。

有人說,紂王心中有個女神,是真的神,而且是上古大神:人類創造者女媧娘娘。

但明離子卻不這麼認為,種種跡象表明,紂王對這些神的保佑之類的事情並不感冒,他覺得只有拳頭硬才能改變如今天下戰亂頻頻,民不聊生的現狀,早年的紂王是非常有進取心的。

所以女媧娘娘生日,大臣們以丞相商蓉、王叔比干為首,紛紛請求紂王前去女媧娘娘殿進香,以求娘娘保佑國泰民安。

典型的不問蒼生問鬼神。

對此,商紂王是有抵觸情緒的,但架不住羣臣集體嗶嗶,於是帶著這種情緒前往娘娘廟。

說實在的,泥塑做的再逼真,能有多好看。

這要是個屌絲宅男估計見了塑像能有感覺,但紂王是王,大風大浪這麼多年,啥樣的美女沒見過?

所以雖然寫了那麼一首香艷的詩,但紂王調侃的意思比較多,你們不是讓我來敬神嗎?我偏要寫首詩來噁心你們,這是紂王的叛逆心作祟。

但正是這種叛逆行為惹怒了女媧,纔有了後來派三妖惑亂商王朝的故事。


關註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紂王的命運其實在他走進女媧宮以前已經被註定了,他已經被眾神拋棄了,他走進或者不走近女媧宮都沒有分別,這事兒,讓紂王絕望。

殷商年間,因為天庭缺少服務人員,急需擴招天兵天將。

神和仙是不同的,神需要死後才能封神,天庭需要365位正神,怎麼辦,只有從人間想辦法。

365位正神的職位需要有365個有能力的仙或者人來擔任,但是誰活得好好的願意死了上天呢。尤其那些各個洞府的仙人們,他們壽命本就很長,生活過的逍遙自在,誰願意身死後去天庭幹服務業。

但是封神這事是硬任務,必須完成,所以纔有了三教籤押封神榜這事兒。

籤押封神榜是在仙界開了次擴大會議,不但是三教聖人參加了,連趙公明三宵娘娘這些中層仙人都參加了大會。

《封神演義》上趙公明去幫助聞太師大戰西岐前,曾去三仙島上找三宵娘娘借寶,雲霄娘娘勸他說:

兄長,此事不可行。昔日三教共議,僉押『封神榜』,吾等俱在碧遊宮。我們截教門人,『封神榜』上頗多,因此禁止不出洞府,只為此也。

吾等俱在碧遊宮,說明這次籤押活動算是仙界的一次擴大會議,作為上古大仙的女媧肯定也在被邀請的行列,而且她知道的封神祕辛,應該比三宵娘娘還要多些。

作為上古大神,大約女媧娘娘參加這次封神籤押活動,心理肯定也挺不好受,自己好歹是上古大神,但是這次封神活動好像和自己沒有太大的關係,自己只是作為吉祥物,參加了一次會議而已,封神的操辦者和即將成為365正神的人和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些人多半都是闡教或者截教的門下。

作為上古大神,人,這個物種的創造者,女媧娘娘未免心裡有點失落。

不但天上神仙中自己的影響力越來越小,甚至在人間,自己親手創造的人,也快把女媧娘娘遺忘的差不多了,商朝新上任的皇帝紂王,當了七年皇帝甚至都不知道有女媧的存在。

當宰相商容奏請紂王去女媧宮降香時,紂王竟然問:

女媧有何功德,朕輕萬乘而往降香?

就這樣眼看著自己的影響力一點一點的被後輩們搶光嗎?女媧娘娘顯然是不願意的,所以乘著紂王拜謁女媧宮的時候,她施展一點小手段就能讓好色的紂王意亂神迷,為今後伐紂埋下伏筆。

因為紂王得罪女媧,女媧娘娘派妲己等人進宮禍亂也就變得順理成章起來。

女媧娘娘派遣軒轅三妖進入紂王宮中,這樣可謂一舉兩得。

其一,女媧娘娘可以藉助妲己等人提前結交一些進入天宮的人,積攢下一份香火情緣。

第二,最重要的是,女王娘娘藉助妲己等人的運作,把很多截教中人拉下了封神的戰場,間接搭救了闡教門人,賣了一個好大的人情給元始天尊。

封神榜原來的主要封神對象是元始天尊門下的十二金仙,讓他們進入天庭服務的:

話說昆崙山玉虛宮闡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門下十二門生犯了塵凡之厄,殺罰臨身,故此閉宮止讓。又因昊天天主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叄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性叄等,共編成叄百六十五位成神。

十二金仙本就有殺伐臨身,昊天天主,也就是老天爺策劃讓十二金仙去天宮稱臣效命,但是後來這十二金仙卻無一進入封神榜,反而是很多截教門成了封神榜上有名人。

所以紂王進入或者不進入女媧宮,他的命運其實早就被註定了,滅亡已經不可避免了,而他進入女媧宮,只不過為女媧娘娘添了一樁機緣而已。

不過讓他進入女媧宮是一種儀式的需要還是有人暗中策劃,就不得而知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天上神仙眼裡,紂王就是芻狗。

========================

文:薛白袍

歡迎點贊,歡迎討論,謝謝關注


紂王根本不知女媧娘娘是誰,大臣商容提議,紂王去給女媧上香,本身就是一個陰謀,為滅亡商朝找藉口。是為了讓闡教和截教的弟子渡劫封神。

《封神榜》中,紂王本來是一個明君,從來不知女媧娘娘是誰,大臣商容突然提出,要紂王在三月十五日女媧娘娘生日哪天去給女媧娘娘上香,紂王不願去,還問女媧娘娘是誰?我憑什麼給她上香?商容講了女媧娘娘的來歷後,紂王才決定去給女媧娘娘上香。

而正是紂王去給女媧娘娘上香,為商朝滅亡埋下了伏筆。上完香後,回來也就完事了,不知哪兒來的一股怪風帷幕後女媧娘娘的塑像暴露出來,紂王看了,淫心大發,寫了一首淫詩,激怒了女媧娘娘,女媧娘娘才發誓讓商朝滅亡。

這應該與商容有關,商容是老子的老師,老子是道家,闡教與截教相當於一個教派的兩個分支,姜子牙也是了闡教弟子,當時截教,闡教弟子經過修鍊需要渡劫,商容想通過犧牲商朝讓弟子完成渡劫,而滅亡商朝,只有藉助人類始祖女媧娘娘才能實現,於是,商容設了這麼一個局。


商朝之前天庭還沒有統一,當時天庭有截教、闡教(道教)、釋教(佛教),女媧娘娘為了統一天庭,治理人間,需要發動一場統一戰爭,而戰爭需要藉口,故紂王成為這場戰爭的導火線。紂王是人間的最後一位人皇,地位極高,天生神武,截教弟子輔助紂王治國;女媧中意闡教統治天庭,釋教輔助天庭,故女媧娘娘讓紂王來給自己上香,並褻瀆她;因此發動了滅紂扶周的封神大戰。此戰的結果是天庭得到統一,人間的商朝被周朝取代,闡教與周朝分別成了天庭與人間的統治者。

史載紂王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可手格猛獸;智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也就是說人皇紂王是一位能文能武,能說會道的全能型國王,治國治軍能力十分突出。一次早朝有大臣說農曆三月十八日是女媧娘娘的生日,國王當去祭祀女媧娘娘;商紂本來不願意去,他認為自己貴為天子人皇,不能去祭祀其它神仙。大臣們一翻勸諫後,商紂王還是去了,商紂王看到女媧的雕像乳豐臀大,容顏絕世,富有性感,於是心旌搖曳,不禁心生愛慕。商紂王文采斐然,題詩一首:鳳鸞寶帳景非常,儘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帶雨爭妖艷,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商紂王的唐突狂妄之舉惹得女媧大怒,於是派蘇妲己去迷惑商紂王,發動封神之戰,再建天庭與人間的秩序。

帝辛繼位後為了維護商朝的統治,曾派兵東徵西逃,對於反他的的勢力,不輪是商朝王族,還是諸侯,帝辛都殘酷處死。帝辛嗜好喝酒,特別寵愛妖姬妲己,他讓樂師涓為他製作了新的俗樂,北里舞曲,柔弱的歌。他橫徵暴斂,讓商朝國庫裏的錢堆得滿滿的,糧倉的糧食裝得滿滿的;又多方蒐集狗馬和新奇的玩物,填滿了宮室,又擴建沙丘的園林樓臺,捕捉大量的野獸飛鳥,放置在裡面。帝辛對鬼神傲慢不敬,他招來大批戲樂,聚集在沙丘,還褻瀆女媧娘娘,最終眾叛親離,周武王率八百諸侯擊滅了商紂王。在這場戰爭中,截教協助商朝,闡教輔助周朝;牧野之戰即是人間大戰,又是神族互戰,這跟西方的特洛伊之戰類似。

女媧娘娘是上古正神,她創造了人類,還在共工撞到不周山後用七彩石補天,對於天界與人界都是元始大神。商朝十分流行祭祀,而且是人祭,他們將人慘酷處死,然後向天神祭祀,以求得天神們的保佑。截教門人弟子多為獸禽異物修鍊得道而化形,因此他們需要人類的祭祀;闡教則是人類修鍊成仙的,或者妖修鍊成仙的,他們只需要人類的信仰力,而不需要人類的身體。女媧娘娘痛恨商朝的人祭制度,因為她的子民被當成牲畜用於祭祀;而截教支持商朝,故女媧娘娘需要消滅截教、消滅商朝。紂王去女媧宮進香,是命中註定的,也是被設計好的。最終商湯六百年的江山被周朝取代,天庭也歸於一統,玉皇大帝成為天庭之主。


謝謝題主的提問。儘管這是一個比較冷門的小眾話題,但同樣值得探討。因為「紂王女媧宮進香」是整部《封神演義》的開篇和發端。

我們不妨先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分析一下紂王去女媧宮進香的原因。話說某日早朝,宰相商容奏請紂王次日前往女媧宮進香。紂王問其中原由,商容解釋說,當年共工努觸不周山致使天柱斷裂,作為上古女神的女媧,採用五色石補天,百姓感恩,故而為女媧立祠祭祀。當時的紂王並非昏君,於是欣然同意。之後的情節大家都知道了,不做贅述。個人認為,這就是紂王去女媧宮進香的主要原因。

看到一些答友東拉西扯的解釋,而且還有很多人為之點贊,覺得有必要多說兩句。

一是請不要把小說當成歷史。小說側重於生動和傳神,為了吸引讀者,對有關情節進行藝術加工甚至虛構情節都是司空見慣的手法。這種創作手法有時會犧牲事件的邏輯性。《封神演義》當然也不例外。而歷史則不同,史料講究尊重事實併力求還原史實,雖也是人為記載,但與小說的出發點和側重點均截然不同。因此,從趣味性和藝術性角度比較,小說情節往往引人入勝,而歷史史實顯然是比較枯燥的。

二是文學作品過度解讀的現象要適可而止。近年來,對文學作品尤其是古典小說過於解讀的現象層出不窮且越來越受到有識之士的厭惡。好像是「我不深入解讀就顯示不出我比別人懂得多」一樣。有的解讀屬於無中生有,有的解讀曲解作者的本意,更多的解讀則是嘩眾取寵、博人眼球。試想,如果這些亂七八糟、魚目混雜的「解讀」被作者看到會不會感到莫名其妙甚至哭笑不得?這些過度解讀的現象,不僅不利於優秀文學作品的傳播,而且很容易使年輕讀者誤入歧途。就拿紂王女媧宮進香這件事來說吧,有人說是「商容受人指使」,有人說是「拉開了商朝滅亡的序幕」,也有人說是「民間習俗早已有之」。既然是「民間習俗」,為何執政多年的紂王現在纔去?可見太較真兒的話,只能是自尋煩惱。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封神榜中的陰謀論,我認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有人說,紂王如果不如女媧宮,那麼後來的事情都不會發生,這種說法有待商榷。

首先無論紂王是否不進香,是否得罪了女媧娘娘,封神榜他就在那裡,不會少一個神仙位置。而要想封神,則必然會趁著天下大亂的時候進行,不然讓誰進封神榜都會不服氣。

其次去進香並不是紂王一時興起,而是有專門的大臣負責宮廷禮儀上香祭拜等事宜,所以3月15去女媧宮上香,這件事情本身應該不是有黑手推動的,而是趁著這件正常的上香搞事情。且看原文:

在上香過程中,本來紂王正興緻勃勃的觀看女媧宮的景色,突然一陣狂風卷死了簾子漏出了女媧聖象。在封神時代,風雨雷電各有神職人員掌管,怎麼會無緣無故起風?文中也說了,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紂王神魂飄蕩,陡然起了心思。這明顯有妖從中做法。而這個時期,天下妖都歸申公豹管轄。

以上幾點可以看出,陰謀論並不是空穴來風,疑點太多太多,一個人類君王,縱然有大氣運加身,可是怎麼能抵擋得住天下最強幾人的算計。

所以封神是必然的,只是被紂王趕上了。當然紂王后來的暴虐,殘忍,也為成湯的覆滅加速了進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