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還真可以用數學來證明的,可以用西方經濟學的效用函數來表達。

西方經濟學認為,效用跟數量成反比關係,延伸到社會領域,這個規律也是適用的。比如,第一個女朋友,總是最讓人念念不忘,用書面表達來說就是第一個女朋友給人帶來的心理效用最高,而第十個女朋友,給人帶來的心理效用就可有可無了。

同理,當你飢餓的時候,第一個包子對你帶來的幸福感是滿滿的,狼吞虎嚥是必須的,等你喫第五個包子的時候,你可能就要吐了。用書面表達來說,第一個包子的效用最高,而第五個包子的效用為零甚至是負效用。

同理,在頭條寫文章,第一個粉絲,對作者來說是最期待和興奮的,等你有一萬個粉絲的時候,第一萬零一粉絲,似乎也就沒那麼激動了。用書面表達來說,第一個粉絲對給作者帶來的效用最大,第一萬零一個粉絲給作者的效用微不足道。

這個叫做「邊際效應遞減規律」,具有普世性。

回到問題:

「知足「,就是讓自己在效用曲線上始終保持在較高效用的位置上,由於效用與數量成反比,對應的數量自然較少。

反過來說,對某事物追求數量不多,必然會讓自己獲得較高的效用滿足,這就是「常樂」。

所以,當有心裡欲求的時候,做一次,性趣滿滿,要是一夜七次,那就要命了。

所以,知足常樂的哲學解釋就是:對事物的追求要控制在效用高的數量點上,貪多反而不樂。對人生的啟示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慾望,做力所能及的追求,纔是健康的人生。追求不可攀的慾望,設定不可達到的預期,會讓生活處於焦慮掙扎。


實際上古書上並沒有「知足常樂」這個成語,其來源為《道德經》中的知足常足、知足不辱。

知足常樂告誡我們為人做事,面對名利時要懂得知足、知止,不可讓慾望成脫韁的野馬,那樣結局只能是物極必反、亢龍有悔。而懂得知足便能保持長久的快樂。

老子道德經中的知足本意並不是這個,所謂知足意思是為人做事需遵循自然規律,懂得知足便會常足。再比如辱字,說文解字說:辱,從寸,在辰下。失耕時於封疆上僇之也。意思是該耕種之時不去種田,這樣收穫之時沒有糧食喫,只能去搶、去乞討,是謂辱。而如果我們懂得遵循自然規律,春耕夏長秋收冬藏,那麼便能豐衣足食,是謂知足不辱。

後世的人們漸漸的誤解了知足之意,以為知足就是懂得節制之意,其實這並非原意。當然知足常樂雖然沒有知足常足、知足不辱那麼深刻,但在指導人們的生活上卻有積極的意義,本質上也切合了足字的本意!


「知足者學常樂」,要理解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在這裡首先我們在這句不帶有任何感情、語氣色彩的話裏,應該排除那種不思進取、消極怠慢、自甘平庸的成份。而後便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其一便是告誡人們:不要在生活或工作中,給自己設定過高的、超乎實際境況的目標或夢想。俗話說:飛得越高,摔得越慘!所以,一個人在生活與工作中,有目標、夢想是好事,但是切記不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這樣,一旦為此付出了一定的熱情、精力、時間、甚至財物時,依舊達不到預期的目標,這樣就會使自己遭「當頭棒」的。所以,凡事一定要從實際出發、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這樣,我們永遠會生活得既充實,又安然。二便是拋卻攀比的心理。現在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在社會的遍個角落都聲稱累,壓力大,豈不知,一個人,在好多時候,其實來自方方面面的累和壓力,都是自找的。現時代,最盛行的便是攀比成風:比房子,比車子、比孩子,比職位、比薪酬。其實工作根本沒有那麼多的累,累就累在了每一個生活圈子裡的那種盲目的、不切實際的跟風攀比。前幾天我還在樓院裏看著眼前那一輛輛停放得相互擁擠、落滿灰塵的小汽車、還暗自好笑呢。想想真是不可思議,一個樓院居住著幾十戶,甚至上百戶的家庭,鄰裏之間,只要見到別人家買車,便不管自家眼前需用不需用,為了跟風、攀比便爭先恐後地將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小汽車買回來停放在院裏,時常一連幾個月不用一次,似乎買車只是為了用來風吹日曬的。我們大家都想想,這樣的累值嗎?再者就是比孩子,有好多的人,由於在孩子教育、培養這方面是一個空白,只是單純地拿自己孩子的短處跟別人家孩子的長項在一門心思地做對比。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會存在著方方面面的先天因素和客觀的因素,期望孩子大踏步的進步是沒錯,錯就錯在了拿自己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來進行無知的對比。最後,只落得個累壞了孩子,氣壞了家長。三便是告誡每一個人:人生在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凡事都是日積月累來發生轉變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下子就會發生質的轉變。所以,在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戒驕戒躁,只要不停下前行的腳步,內心的目標明確,遵循客觀規律,付出總是有回報的。其實一個人只要能夠開心的工作,快樂的生活纔是最主要的。


應邀作答:

知足者常樂,如何詮釋這句話的深刻的道理?

我認為:調整好心態,珍惜現有的一切,擯棄攀比心,滿足於現狀就會覺得快樂。

解析如下:

1.《知足者常樂》含義:

知足,就是知道滿足。知足者常樂的意思就是懂得滿足的人總能快樂。

2.《知足常樂者》心態:

知足者常樂,還因為知足者總能以樂觀的心態面對自己的處境,從生活中尋找到簡單的美好就是最大的快樂。如:蘇軾蘇東坡一生仕途不順,但他總能很快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從自怨自艾的心態中掙脫出來,因為他樂觀,善於發現生活中細微之處的美好,能從點滴美好尋找到滿足,從滿足中得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3.摒棄錯誤的攀比心態:

如果總是以己之短、去和別人所長處去對比,總是覺得處處不如別人,長期自怨自哀,心情怎麼能好呢?哪裡還有快樂可言呢?

4.簡單的詮釋,無需長篇大論,識文斷字解其意,明白了一句話其中的含義,銘記於心,踐於行止於思,自得其樂,則樂由心生!此道理還不夠深刻嗎?

體恤答題者碼字辛苦,順手點贊、轉發即是最大的鼓勵!謝謝


知足者常樂,是華夏民族最為推崇的一種活法,一種精神。這句話由來已久,影響深遠,不但代代口口相傳,更被許多家庭寫進了家訓,刻做了牌匾,懸於高堂,成為人生的座右銘。知足者常樂,簡單的一句話雖然僅有五個字,其中積澱的卻是人生深刻的感悟,濃縮的更是生活釀就的精華。

「知足常樂」一語,原本出自於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第四十六章:「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深知「知足」二字的輕重,在只有五千字左右的《道德經》中,竟不惜筆墨,對「知足」二字進行了多方面的闡釋。據統計,在《道德經》中,寫「知足」有四處,分佈於三章中。如在第三十三章言:「知足者富。」第四十四章又言:「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二千五百年前,在那個物質極度不發達、人慾尚且淡薄的年代,我們的先賢就已經深刻地洞察到了貪慾的可怕,以及貪婪必將帶給人類的災難,倡導人們知足常樂。二千五百年後的今天,在全國上下反腐鬥爭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我們再來品嘗知足者常樂這幾個字的含義,怎能不感到先賢的高瞻遠矚和偉大!

天下多少風雲事,皆由不知足而起啊!無論是朝代的滅亡更迭,還是個人、家族命運的起伏跌宕,若追根溯源,大多都與不知足的貪婪脫不了幹係。中國有句成語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還有句成語叫做「得隴望蜀」,這其中的故事都鮮明地刻畫了不知足的貪婪之相。而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或許是皇帝的高位,讓他看盡了貪慾的表演,故能一針見血的指出:「人見可欲,則不知足,不知足則欲得,欲得則爭端起而禍亂作。丕泰至則戎馬生於郊,然則知足而各安其性命之分,無所施其智巧也。日用飲食而已,何爭亂之有?」

對於人心的不足,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鄭藩第六代世子朱載育也曾寫有《山坡羊.十不足》歌,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了人心無法遏制的慾望。

終日奔忙只為飢,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

蓋下高樓並大廈,牀前卻少美貌妻。

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出門沒馬騎。

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後少跟隨。

家人招下數十個,有錢沒勢被人欺。

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卑。

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來下棋。

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坐下,閻王發牌鬼來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還嫌低。

而朱載育自己的平生所願,就是簡簡單單的「種幾畝薄田,棲半間茅屋。」所以,他雖貴為藩王的子弟,本來完全可以過著錦衣玉食乃至於驕奢淫逸的生活,卻甘願做一個布衣王子,及至後來,他自願放棄王位繼承,甘居山野,醉心研究,在科學、藝術等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或許有的人會說,慾望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如果人人都知足常樂,那這個社會豈不是不能發展了?其實這種認知是一種極大的錯謬。

雖然說慾望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是動力,但毫無疑問,過度的慾望便是毒藥。如果以慾望為驅動力,那麼人與社會就非常容易被慾望所奴役,失去掌控與平衡,常常偏離正道,甚至是滑向深淵。自有人類以來,真正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其實並不是慾望,而是與人類社會向前發展始終相伴的美好願望和嚮往。慾望與願望,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卻有天淵之別。因為所謂慾望,涵括的範圍有限,大都與「小我」有關,即是與自己或者是與自己有關係的人,或是針對某一特定區域的人羣,希望他們好,叫做慾望。但是祈願整個國家和民族,甚至是整個人類都能共同發展,一道繁榮,這就是願望。如當前我國所推行的「一帶一路」的經濟建設,目標就是要建立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是包括歐亞大陸在內的世界各國,構建一個互惠互利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所為不同,所願不一,慾望和願望的差別就在這裡。

所以說,知足常樂,是智慧之道。懂得知足常樂的人,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永久佔有,也沒有什麼人可以永遠值得自己羨慕,他們明白細水長流的平凡生活很可貴,知曉人間最有味的莫過於淡淡的清歡;

知足常樂,也是徹悟後的堅守。一如南懷瑾先生所言的那樣:「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裏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知足常樂者,他們讚賞且也懂得唐代流寓御史杜光庭的所言:「貪之與足,皆出於心。心足則物常有餘,心貪則物不足。貪者,雖四海萬乘之廣,尚欲旁求;足者,雖一簞環堵之資,不忘其樂。」

一切不離心,知足常樂亦如是!


所謂的知足,不是停止進步,不是放棄理想,而是沒有太多的慾望和私心,能看淡一些財富,能看輕利益好處。

知足,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也是做人的一種成熟。知足,是做個善良的好人,不把別人算計,知足,是放下不值得的事,不會斤斤計較。

知足就是,愛錢,但是不貪錢,靠自己的雙手賺取,不算計別人的,不霸佔別人的,不會不擇手段,佔為己有。

知足就是,不羨慕比自己幸福的,不嫉妒比自己優秀的,對自己擁有的一切,心懷感恩,無比珍惜。

知足就是:手裡有一顆糖,就不會盯著別人手中的那一顆。

答案是未知的,因著人生有太多太多轉折,你不知道明天會是怎樣的,只有活在當下,享受現在的人生不是很好嗎?不再有煩悶的心情,就這樣心如水般寧靜,無論明天如何,也要充滿希望的活著。順其自然固然好,知足常樂的智慧不是更為高深嗎?

人生有太多不捨,最後也就都成了遺忘。人生在世,我們不應該讓自己活得太累,應該學會適當的放鬆自己,學會不貪婪,不奢求,學會隨遇而安,知足常樂。

知足,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寬容,如果難過,就努力抬頭望天空吧,望著望著就忘了……它那麼大,一定可以包容你的所有委屈。

人應該做到知足常樂,什麼事情都不能想繁雜,心靈負荷重了,就會怨天尤人。如果你簡單,這個世界就對你簡單。

百味人生,總有殘缺的存在。知足常樂,才能自在逍遙。為人,永遠不要疑惑自己的人生,切莫攀比他人的幸福,抱怨自己如何的不如意。

命運公平的給了每個人歷煉的機會,坦然接受。時常對自己說,做一個感恩並知足的人。這就是人之所以幸福,說明瞭知足的意義。


知足常樂有兩個意境,即知足而後常樂,又知足且常樂。

知足而後常樂,則境界低些;知足且常樂纔是高境界。

知足與常樂要相互促進。老子講,人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不知足。但如能常樂,真誠地樂,那比知足是更高的境界。即使不知足,在常樂條件下,也是剛健進取的標誌,符合天道。

如果知足但不樂,那仍是德性不足的表現。

知足也有兩種境界,一種是無奈感覺滿足,一種是真誠地無欲求,心無掛礙。只有心無掛礙地滿足才能心生快樂。

而常樂也有兩種境界,一是常常快樂,是有為的;一種是自然歡喜,是無為。

只有心無掛礙,自生歡喜纔是真正的知足常樂。


人有慾望,慾望給人以向前向上的動力,但是也給未能或者暫時不能實現自己慾望的人以負面情緒,「知足者常樂」關鍵就是學會知足,只不過這個知足是一種暫時的自我安慰,理順了自己已經擁有了什麼,和沒有的人比就會產生正面能量,人就會知足。知足算一種學問,知足可以讓人停下休息,調整狀態,但是要常知足才能常樂,所以也不能喪失夢想,這個夢想可以很長遠,可以劃分為很多個小理想,每達成一個便知足一次,最終能夠達成夢想!

以上是我理解的「知足者常樂」


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間,煙霞俱足;

會景不在遠,蓬窗竹屋下,風月自賒。

可做一解。


真理在於雄辯,隨便說是自由至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