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早期飛船中,是沒有太空廁所的,為瞭解決三急,宇航員會準備尿不濕,方便完之後封好,最後帶回地球外理。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空間站發射後,NASA[美國航天局]才安裝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廁所。但是太空飛船畢竟是小空間,無法安裝廁所。又到上世紀80年代NASA太空梭出現,宇航局才擬建了小太空廁所,但效果並不顯注。上一次廁所要至少45分鐘。

在NASA執行STS-126任務時,「奮進」號太空梭將這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廁所送上國際空間站。這款太空廁所由俄羅斯聯幫航天局[RKA]研製,會對液態和固態排泄物進行分離,並分解成植物艙養料。這套太空廁所設能將宇航員的尿分解,過濾,消毒,殺菌轉化成飲用水,也不會再像之前的廁所麻煩。這套總價約1900萬美元的廁所繫統。還成為上世紀太空發展一個一小步。

後來,無論哪個國家,都擴大了飛船體積空間,在飛船的某艙段安裝了太空廁所。以保證航天員順利完成其它任務。但是中國「神舟五號」飛船的衛生間卻沒有被用過,因為楊利偉是中國首飛航天員,是不能上衛生間的,只能通過洗胃與尿不濕和喫低脂食物來減少上衛生間量。

總之呢,早期的宇航員們是隻可以通過洗胃,尿不濕一些措施來減少宇航員上廁所。或飛船與空間站對接任務在空間站解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