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600x400.jpg

夏天炎熱,身體特別容易出汗。有些人出汗沒味道,而有些人出汗卻有汗臭味,這是為什麼呢?有什麼辦法消除汗臭?

人為什麼會出汗

中醫認為,心屬火,「汗為心之液」,也就是說出汗和人的精神活動是緊密相關的。心裡煩躁、不安,就容易出汗,所以古人說心靜自然涼,是很有道理的。

出汗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天氣炎熱或運動時出汗,屬於生理性,是正常的新陳代謝,帶走體內熱量,幫助人體降溫。特別是當天氣的熱度超過體溫時,出汗是唯一幫助人體降溫的辦法。

而病理性的出汗,常見有兩種情況:

1. 自汗

自汗,就是老是自動地向外出汗。人體有營衛之氣,其中,衛氣屬於人的防禦系統。衛氣虛,人的抵抗力就下降,身體就愛出汗。這類人稍微一活動,甚至坐著不動、喝口涼水都會出汗,身體總是濕津津的。

中醫治療自汗,有一個很常用的方子,叫做「玉屏風散」,主要包含防風、黃耆、白朮三味中藥。玉屏風散能夠穩固人的衛氣,這個人自然就恢復了。

2. 盜汗

盜汗,就是「偷偷出汗」,是指人在睡著的時候出汗,一醒來,汗就停了。為什麼會這樣呢?盜汗屬於陰虛。正常人在沒有病的情況下,身體的陰陽是平衡的。陰陽平衡如果打破,就會造成病理問題。當一個人陰虛,陽就過盛。而人的睡眠屬於陰,入睡時,陽氣就會像蒸饅頭一樣,把陰液蒸出來,人就會流汗。

盜汗可以用滋陰的方法來治療,使身體恢復陰陽平衡。

人出汗有臭味,不一定是壞事

人們有時候出汗有汗臭味,這不一定是壞事。這是因為身體裡有不好的東西,通過汗液排出體外。當不好的東西排淨了,汗又變得沒有臭味了。

汗臭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人的胃濁。當人的脾胃運化功能出現問題,導致消化不好,水分運化也不好,濁氣和濕邪就留在體內。於是身體會進行自我保護和清理,幫助人將胃裡的濁氣通過出汗排到體外,就表現為出汗臭。

有些人的汗臭是暫時的,但有些人長期出汗臭,就形成一種濕邪體質了,此時最好用藥物來調理。

腎濁的人,比如有些人先天腎虛,出汗也容易有臭味。

從生活習慣上來講,有汗臭味的人,多數是飲食不節、不潔,譬如喫飯時間不規律、量不節制,喫太多生冷、油膩食物;有的人喫肉多,脾胃消化負擔重,也容易汗臭。壓力大的人、心煩、失眠,也容易影響脾胃,導致汗臭。

簡單2步,去除汗臭

汗有臭味,可以通過2個步驟去除:

第一步是通過養生方法來調理。

● 少喫生冷、油膩食物。

● 喫飯的時間要符合規律,三餐按時喫,晚飯後不要再喫。

● 喫飯的量要正常,相對而言,早飯喫得豐富、午飯喫得飽、晚飯喫得少;同時,每餐又不要喫得過多。

● 保持心情平靜愉悅,及時給自己紓壓。

第二步就是通過治療除汗臭。

中醫有三種方式可去除汗臭味:

1. 喫清涼解表藥,如薄荷。薄荷主要用來發汗,把身體的濁氣儘快排出體外,之後出汗就不臭了。但在發汗的過程中,可能出汗會更臭。

2. 為了不讓治療期間「汗特別臭」,可以用芳香化濕藥,如藿香、佩蘭、白豆蔻。這類藥不僅能幫助人出汗、儘快排出體內濁物,同時還能用芳香的味道,來中和汗臭味。

有一個簡單的食療方法,就是用佩蘭代茶飲,或喝綠茶時放一點佩蘭沖泡,就可以起到效果。

用佩蘭泡茶飲用,可以治療汗臭。(Shutterstock)

3. 還可以喫淡腎利濕藥,如豬苓、茯苓、澤瀉。淡腎利濕藥能夠把人的濁氣通過尿液排出體外,不再從汗液排出,汗臭自然就沒有了。腎濁的人,更適合用這種方法。

服藥是「治本」,在服藥的同時,還可以通過佩戴佩蘭香袋,或將薰衣草、薄荷放入水中沐浴,從表面改善汗臭味,一起進行會有更好的效果。

全文引用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