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境预言书(五)

──冷漠者

 

    没有人天生是冷漠的,冷漠者的形成一部分来自母亲。母亲比较自主,不喜欢束缚;生活不稳定,不耐烦孩子黏腻,或是经常与丈夫冷战,自顾不暇。好处是这样的母亲给予很大的自由,也培养出独立的个性。

 

    冷漠者有一部分来自天份,因为他们比别人聪明,他们独特的精神感知能力,提出的论点早这个世界十年,当群众尚未准备好时,他们的真知灼见往往不被接纳,等到金字塔底层的普罗大众流行时,他们已经厌倦这个主题。

 

    他们就像流浪的独行侠,一脚踏进团体,另一只脚已准备抽离,他们无法忍受别人的迟钝,往往变成局外人冷眼旁观。

 

    在生命的转折中,洞悉世事无常,像周梦蝶的诗──是我畏惧著欢乐,瞬间冻结的情感冰山,不是忽冷忽热,快速的行动抉择更不是一时冲动。

 

    艺术家更不能攀缘,我所知道的贝多芬是一位最热情的冷漠者,他对世俗成见及众人的看法,一概不管。

 

    28岁时丧失听觉,在他的行业,这真是可怕的遭遇,对音乐家而言,这是落入他生命的阴影中。为了掩饰耳聋,他不与人交谈,完全孤独地活著。又因为经济困顿,在维也纳35年间迁居30次。

 

    朋友对他说:「你近来的沉默,使一切关注你的人为之凄然!」大自然是他唯一的知己,他爱花草、树木更甚于爱人。在他生命的后期,他变得温柔且包容,在尘世受苦的灵魂无时无刻不抱著热情与澎湃的灵感持续创作。

 

    这点和梵谷一样,梵谷知道在世俗的眼里,自己是百无一用的人,他就要在画里表现出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心里在想什么?愈画愈投入,就愈孤独,甚至抛开一切外缘。艺术需要不断地创作,在梵谷的画里有深厚的同情,他的爱超越社会阶级与意识。

 

    我对冷漠者有较深的共鸣,面对冷漠者的底线就是不要爱上他,不要紧迫盯人,对冷漠者而言,这是负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