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境预言书(三)

             ─打人的是谁?

 

    当我们觉察到人生的机缘时,第一个觉悟就出现了。我把这个特殊的人生机缘,定位在明白自己不单是肉体和角色的存在。

     以下这一段我曾写过,但我喜欢再写一遍。大约在1989年,慧心斋主带我去普泉精舍请法,当时有位主编也在场,她说:「师父,有些时候,我觉得自己心里有两个声音,一个像法官,一个像小偷,这两个声音对抗不休……」。

     我在一旁插嘴:「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一棒打死两个!」师父问我:「打人的是谁?」我回答不出来,在回家的路上,慧心斋主锲而不舍地引领我,让我知道那是我内心的觉性。

     真心有许多名相,佛性、菩提、如来藏、主人翁、真如、基督教称为圣灵。那是一个恍然大悟的下午,在那之前,虽然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家珍宝,但我以为要打很多禅七才能开悟,我并不知道,那个能见闻觉知者,就是我的佛性,夜深人静,伴著我的空寂觉知之心,便是我的佛性,婚变时,情绪陷到谷底,这内在的声音告诉我够了,危险时的警醒者、百思不解,灵光一现的创意,也是觉性。

     受妄念的缠缚,就不能保持这清明觉知之心,我曾因伤心而闻不到花香,现在,我知道哪里有桂花,哪里有玉兰花。倘若我们一直在人人尽怀刀斧意的左脑算计,就无法以右脑的觉察与宇宙连结,生命的干竭,能量短缺,就是因为与大我失去连结,导致我们要花更多时间去追求生活保障,却依然感到空虚茫然。

     当我们能以垂直的角度,超越社会意识及二元化的观点来看待历史的演变,就能从偏执的追求中醒觉,明白功利主义、盲目的都市鼠窜、工作过劳,其实不是唯一或必要的生存方式。

    人生是由许多小悟,长养这份安祥定慧,才有后面的顿悟,觉性在我之内,在那个恍然大悟的下午,我振奋得要跳起来,但是,要经常保持这份清明之心就要靠觉察,才能在妄念升起时抽离,所以书中一再强调觉察,守住内心之家,是很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