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7月10日週三(北京時間7月11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證詞再次暗示了降息的預期,受此影響,以股票為代表的風險資產表現搶眼,美股三大股指均收漲。

鮑威爾暗示了什麼?

鮑威爾在週三的國會證詞中表示:

「儘管美國6月就業市場表現良好,新增22.4萬個就業崗位,但這無法改變美國經濟前景面臨諸多風險的事實。」

「近日美國的商業投資有所放緩,特別是在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依然存在的情況下。」

其實,這都不能算暗示了,這就是明示啊。鮑威爾的意思說白了就是即使短期看尚可樂觀,但長期來看還是對未來經濟增長前景感到擔憂。

鮑威爾之所以這麼「暗示」其實並非空穴來風。5月份美國的非農數據

讓人大跌眼鏡,此外製造業和服務業的PMI數據,不管是製造業在今年二季度中都在逐月下降。歷史數據告訴我們,PMI下滑往往伴隨著降息,而從圖表來看,似乎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市場短期看資金面,長期看基本面。資金面就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而基本面就是經濟數據,就是決定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決定性因素。

所以,近期美股的上漲行情其實更多來自於上一次降息預期(比如6月7日美國5月非農數據不及預期時,美股依然收漲),並非基本面的完全好轉,既然經濟無好轉,那麼貨幣政策也必須要適應經濟,做相應的調整。

美聯儲真要降息的話,有何影響?

大類資產方面,最直接受到提振的則是股市。此次消息一出,美股三大股指收漲,這主要因為降息有利於降低上市公司和市場融資成本,這對於各國股市的影響邏輯都是一樣的。至於A股,目前增量資金主要還是來自於外資,比如6月份就業數據轉好後,北上資金出現了連續凈流出,人民幣也出現了貶值跡象。因此美聯儲的降息可以使得有更多的外圍資金流入A股,構成利好。

其次是債市,比如此次鮑威爾的降息言論,使得美國10年期、5年期、2年期國債收益率均跳水,美債價格上漲。但大宗商品往往表現比較一般,因為其價格與經濟基本面和宏觀需求的關係非常大。

地域方面,往往新興市場的表現更加敏感,因為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受美元影響比較大(發達國家貨幣有一定的國際結算地位,可以相應對沖美元的壟斷影響),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國可能對未來美聯儲的降息動作做出較大反應,比如跟隨降息或降準,釋放流動性。

無論怎樣,對於降息,美聯儲已經從此前的意見分歧到意見統一,7月降息窗口的開啟,不出意外的話,基本無懸唸了。

結語

需要注意的是,在歷次美聯儲加息或降息前,市場總會把加息或降息預期提前反應,這次也不例外,不過這次傳遞的信號我想需要再次簡單總結一下:

?

1、對於創新高的美股來說,風險正在積累,值得警惕;

2、因此即使7月份降息,或者全球的降息潮,也不可能像2008年那樣開啟全球貨幣政策寬鬆拐點,因為美國經濟本身的風險還不至於需要大規模的寬鬆來維持。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