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話雖如此,人類長期不就這樣,我們拭目以待

撰文|桿姐&編輯|欣欣然

對很多投資者來說,北京時間週三(7月10日)22:00是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大洋彼岸,負責履行美國中央銀行職責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先生,向該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證詞。

重點來了,槓桿遊戲確信,鮑維爾主席在發言中暗示了下半年降息的可能性。

在眾議院聽證會上,鮑威爾表達的核心觀點是,由於某些局勢緊張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美國經濟正面臨一系列不確定性,美聯儲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並採取適當行動維持經濟擴張。

美國最大的財經通訊社赤果果地表態:這不是「暗示」,而是「宣言」,意指美聯儲加息板上釘釘。

美國情況有變,我國資本市場,尤其樓市會如何轉變?轉折點真來了嗎?槓桿遊戲和桿友說下自己的看法。

1、降息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實際上,就在美聯儲「宣告」降息可能之前,資本市場對美聯儲的降息聲音已經甚囂塵上。

就在上個月,美聯儲召開議息會議前,外界也是對其降息呼聲很高,但很遺憾,最終沒能如願,利率維持不變。

但6月的議息會議並非「一成不變」,有幾點透露了未來降息的信號。一是將經濟活動的表態從穩健,下調為了溫和增長;二是明確提出了,衡量未來12個月整體通脹指標有所下降,且持續低於2%。

此外,鮑威爾也承認,美國的製造業、投資和貿易都已經走軟。

但意外的是,上週末,美國非農數據出來,6月份新增非農就業人數超過預值。數據顯示,6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2.4萬。基於此,市場再度揣測,此次不降息也有可能。

但正如槓桿遊戲前幾天所說,一直不降息對美國來說並不現實。

全球範圍來看,歐央行在3月會議上即宣佈,將從2019年9月開始推出新一輪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

6月18日,歐央行行長德拉吉給出明確寬鬆信號,表示未來幾個季度需要額外的刺激措施,降息和重啟QE都是政策選項的一部分。

日本央行一直延續著QQE和收益率曲線控制計劃。

此外,最新的非農就業人數雖然超出預期,但其他方面如製造業、地產等數據還是顯示美國經濟增長在放緩。

加上各國的央行似乎都在行寬鬆之事,美國降息是遲早的事,如果真是在7月底的議息會議後,三季度或四季度初降息,只能算沒有掉隊。

2、美聯儲發揮空間有限

在這次會議上,政策制定者們提交了新的利率預測(點陣圖),顯示17名官員中有8名預計2019年至少降息一次,這也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六個月裏的第二次立場轉變。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次的降息可能也並不會動作太大。2015年開始,美聯儲一直保持加息的節奏,前後大概9次。

目前聯邦基金目標利率2.5%,意味著可能有10次降息空間。但從歷史週期來看,這個水平低於往期降息空間。

對其他國家來說,寬鬆的空間也是越來越小。

之於我國,反而空間會更大一些。一方面在全球寬鬆的背景下,我們的貨幣政策可操作的空間將會更大。

另一方面,我們財政政策逐漸開始「積極」。如6月底國常會部署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順應羣眾期盼改善居住條件……

此前,住建等相關部門測算過,初步統計全國老舊小區近 16 萬個,涉及居民超過4200萬戶。如果全面推進,未來投入的資金量,毫無疑問非常巨大。下半年基建方面的投資速度值得期待。

當然,也別期待過高,回到過去難。房地產信託融資這不又收緊了。

3、股市樓市影響幾何?

降準疊加降息,往往是樓市啟動的標誌。起碼過去幾輪都是如此。

之前,因為美國沒有放鬆貨幣政策,美聯儲還在繼續縮表,我們對內對外都有壓力——人民幣只能按兵不動,降準已經是能做的極致。

偶爾搞點利率平滑和資金放量,但始終沒公開降息。

美聯儲降息,我國貨幣政策寬鬆空間變大,從理論上說,意味著放水可以開始。股市樓市再度升溫嗎?卻也不見得。

股市方面,槓桿遊戲一直的態度就是,2000多點已經很低了,再低也不可能2000點以下。不過在降息預期下,股市可能會更多走強的信心,但能走到哪一步也尚未可知。

現在國內的形勢是,又要去槓桿、調結構,股市也面臨調整期,裸泳者浮出水面是遲早的事。

樓市方面,降息預期下,我們看到的是國內房貸利率普遍上調,降溫房地產融資。就在今天(7月11日),有報道說,光大信託發布緊急通知,暫停所有房地產類項目募集,隨後又傳出國投泰康也暫停了。

隨後光大信託某高層出來闢謠,糾正說是按監管要求,對房地產項目進行餘額管控、優化結構,平滑運作。

但這也意味著,房地產融資層面的管控,確實已經在抓緊進行了。

至少從最近的各種高層表態來看,樓市調控、穩槓桿、控債務,讓地產對經濟的貢獻回到合理位置,是目前工作的重難點。

全世界都一樣,從10年前的金融危機中走出來不容易,恢復還很脆弱。如果重回大刺激的老路,在大部分國家的債務總量、資產負債率都再攀新高的背景下,還承受得起嗎?

尤其對於我們樓市,大部分城市在前幾年裡經歷了翻倍,部分城市透支了未來的上漲空間。美聯儲這次空間有限的降息,還能濺起多少水花?

話雖如此,人類長期不就這樣。我們拭目以待。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