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運動時有三種供能,

1-磷酸原系統 ATP和CP組成的供能系統。ATP以最大功率輸出供能可維持約2秒;CP以最大功率輸出供能可維持約3-5倍於ATP。劇烈運動時CP含量迅速下降,但ATP變化不大。其特點是能總量少,持續時間短,功率輸出最快,不需要氧氣,不產生乳酸等物質。短跑、跳躍、舉重只能依靠此系統。 2-乳酸能系統 乳酸能系統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細胞漿內無氧分解生成乳酸過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統。其最大供能速率或輸出功率為29.3 J·kg-1·s-1,供能持續時間為33s左右。由於最終產物是乳酸,故稱乳酸能系統。其特點是,供能總量較磷酸原系統多,輸出功率次之,不需要氧,產生乳酸。由於該系統產生乳酸,並擴散進入血液,所以,血乳酸水平是衡量乳酸能系統供能能力的最常用指標。乳酸是一種強酸,在體內聚積過多,超過了機體緩衝及耐受能力時,會破壞機體內環境酸鹼度的穩態,進而又會限制糖的無氧酵解,直接影響ATP的再合成,導致機體疲勞。乳酸能系統供能的意義在於保證磷酸原系統最大供能後仍能維持數十秒快速供能,以應付機體的需要。該系統是1min以內要求高功率輸出運動的供能基礎。如400m跑、100m游泳等。專門的無氧訓練可有效提高該系統的供能能力。 3-有氧氧化系統 有氧氧化系統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質在細胞內徹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過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統。 從理論上分析,體內貯存的有氧氧化燃料,特別是脂肪是不會耗盡的,故該系統供能的最大容量可認為無限大。其特點是ATP生成總量很大,但速率很慢,需要氧的參與,不產生乳酸類的副產品。據計算,該系統的最大供能速率或輸出功率為15 J·kg-1·s-1,該系統是進行長時間耐力活動的物質基礎。

因此,100米,200米在運動員選材方面就有區別,主要是看肌肉類型。後天訓練也會有很大區別。


蘇一開始便是100米出道,強壯的小個子在選材時不優先考慮200米蘇已經29歲,並不適合200米的訓練強度,200米需要速耐,短跑運動員在年齡上升之後會越跑越短(參考布雷克,蓋伊) 與其在200米的速耐訓練上無意義地消耗身體,不如專註於100米的細節訓練 並且蘇炳添是以強有力的加速壓制對手的跑法,200米更看重途中跑節奏,蘇炳添的途中跑也很強,只是相對來說沒什麼優勢

所以從身體和技術上來說蘇炳添都不是很適合200,對於他來說能把100做到極致就不應當在200上消耗不必要的身體和精力


人家本來就是跑100米,200有毛關係。100,200完全不同的兩種模式。全世界能同時跑這兩個並且出成績的也就加特林和博爾特。


因為身材和肌肉結構的原因,蘇炳添的優勢在起跑和加速跑,而途中跑是其劣勢,距離越長,劣勢越大。所以,蘇炳添的60米成績,是世界前三;100米,世界前八;200米,他就選擇不兼。


我覺得蘇炳添100米後五十米沒有優勢,在前30米他的起跑非常快,所以跑200米反而會減少他起跑的優勢。


完全是兩種跑法


200米需要彎道技巧 持續加速能力 技術特點跟100米不一樣 而且200米關注度也沒100米高 更專註100米 容易出成績

前面幾個回答說了那麼多,其實只用一句話很直觀,那就是:腿短!

沒有黑的意思,添哥的身體結構跑長了會吃虧(來自一米七的四百米選手的小聲嘀咕)


為什麼要跑?博爾特為什麼不跑400米?題主不是壞就是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