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的設計,我們遵循的一條原則是大道至簡——尋求成本最小,效果最優的方案。據我們觀察,在企業外部,即政府管理企業的機制設計中,也運用到了同樣的原則。

比如說,近期應黨中央和國務院要求,各地區正在就「優化營商環境」推出各項措施,這些措施形式各異,但切切實實地從企業家們開辦企業的痛點出發。

  我們拿淮安市和巴彥卓爾市的案例來看看。

一、數字化聯合審圖系統

  曾經的淮安市,施工企業要完成建築施工圖的審查,需要把所有圖紙列印出來。至少1500多張紙,大概150多斤重,摞起來得用平板車拖出去,然後依次送到各個部門去審批。

  審查環節涉及築建、消防、人防、氣象規劃等多個部門,這個期間需要大量的溝通交流,還有可能導致退回。一旦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需要先退回來,然後重複所有流程再審批一次。費時費力不僅讓企業苦不堪言。

  與此同時,審查機構的工作人員也疲於應付。他們的身邊永遠都堆著這些小山一樣高的圖紙,這邊先審查完,再送到那邊,有問題就得重新修改,然後再審。

  為此,淮安市開發了一套「數字化聯合審圖系統」,這套系統一經投入使用,就讓審查效率發生了質的飛躍,審圖時間由原來的85個工作日縮短至七個工作日之內,已審結的6000多個項目,平均每個項目的審圖初審時間只有5.16個工作日。毫不費力,效率足足提升了十幾倍,企業如釋重負。所以說,管理機制的改革多麼迫切!

那麼這套系統為什麼這麼厲害呢?

  以往淮安市築建、人防、消防、氣象等多個審圖機構採用的是串聯的審查機制,效率低,轉送慢,一套審查流程走下來,審得再慢,再久,不會有任何人對低效率問題負責,誰也不會重視。

  採用數字化聯合審圖系統以後,得益於數字化本身的優勢,首先省去了資料轉送步驟;而且各部門實現了網上協同並聯審查。各審查部門同步開展審查,好比競賽一樣,審核進度是透明的,對於拖慢審查進度的原因以及歸責問題可以一目了然,自然誰也不想拖後腿。效率因此突飛猛進。

此外這套系統還有個延誤自動報警功能:每個項目最多你只有七天的審查時間,如果這個項目到達還剩下三天審查時間,它會顯示成綠色,也就是說時間還是比較寬裕。當剩下兩天的時候,它就跳成黃色,也就是一個預警了,當還剩下一天的時候,它就變成紅色了,你必須得看,再不看就超期了。

  這套系統能夠卓有成效,並不是把需要做的事情減少,而是把不必要的事項省去了。同時提升了審查人員的工作效率。無需贅言,企業是最大的受益者,營商環境有了更多活力。

 二、只要做個承諾就可以辦證

  如今在內蒙古的巴彥淖爾,你只要做個承諾,就能快速拿到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事情會有這麼簡單嗎?

  馬東是巴彥淖爾市一家地產公司的員工,他第一次按承諾制辦證,工作人員就告訴他:如果說你們整個方案沒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把這個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一份承諾書,拿回去蓋公章還有讓委託人和設計單位簽字,弄好了拿過來!

所謂承諾制就是由企業和規劃單位對審批的建設工程作出承諾並簽字蓋章。

過去企業申辦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劃局要對所有設計內容進行審批需要30天左右,如今簽了承諾書,規劃局是對項目規範和技術規定的強制性內容進行審查,這樣可以大大壓縮審批時間。

  幾個小時後,馬冬拿著蓋好公司公章的承諾書,帶著規劃單位設計員回到了這裡。三天後馬東將拿到許可證。

三天拿證,這就高枕無憂了嗎?

  不是的。規劃局還會進行事後抽查,如果公司的圖紙與承諾的圖紙是不一致的,被要求回爐修改,那麼就那下次再做這個項目審核時,就會要求做一個全要素的審核!這個承諾根據的是自治區還有全國法條例明確的規定,如果有欺騙的行為的話,有可能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違背承諾的企業再次申請時也不能再直接享受承諾制。相當於信用降級,並且需要很多的考核才能再次享受承諾制。

  對於建築工程來說,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真金白銀。從遵守承諾和違背承諾的代價來看,違背承諾的後果是需要付出遵守承諾十倍以上的代價。因此可以預判,多數企業會選擇遵守承諾,就目前來說,這項措施進展良好,極大地方便了大多數企業辦理施工許可證的需求,也簡化了規劃局的審批工作量。

  但是該管的還是要管,免不了抱有僥倖心理的企業為了更大利益違背承諾,這時候就需要嚴管厲管。長遠來說用機制代替人治,皆大歡喜,是趨勢使然。

三、大道至簡,大勢所趨

如今,在佛山市,開辦企業全流程(涵蓋商事登記、刻章、銀行開戶和申領發票4個程序)辦理時間基本保持在5天內。在湖南寧鄉市,互聯網+政務一體化構建完成,實現了「最多跑一次」的辦事效率。在南京,企業辦事已經實現了「不見面審批」,85%的事項全程可以網上辦理。

  不過,也有些地區做的還不夠。比如,在重慶巴山區,就出現了一個液化天然氣(LNG)船舶加註碼頭的項目,折騰6年,至今還沒完成審批,以至於建成設施被閑置「曬太陽」。這恰恰說明簡化企業辦事繁難是大勢所趨

  簡化管理不是不管,而是只管該管的部分,管得高明,不拖泥帶水。該管的地方,盡量去人為化,如合理配置科學技術,來實現去人為化管理,和利用機制設計來促使被管理者自約束、自管理。簡化管理順利成章地提升效率。情同此理,大到一座城市一個國家,小到一家企業,一個自發組織,管理哲學,就是所謂的——大道至簡,大道無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