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全國海關科技大會在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海關工作會議部署,動員全系統發揮科技引領支撐作用,加快推進科技興關,助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海關建設。海關總署署長倪嶽峯出席會議並講話,副署長王令浚作工作報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爲新時代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戰略部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爲實施科技興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全國海關科技戰線擔當奉獻、改革創新,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應用,爲海關依法全面履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保障。倪嶽峯指出,當前,海關科技創新積累爲實施科技興關打下了堅實基礎,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爲實施科技興關創造了條件,推進新海關建設對實施科技興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國海關要深刻認識科技興關面臨的形勢。


海關總署署長倪嶽峯   高立強   攝


倪嶽峯要求,全國海關要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大部署,堅持黨對海關科技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海關工作全局位置,堅持把創新作爲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爲科技創新必由之路,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堅持把人才作爲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馬上就辦、真抓實幹,鍥而不捨、一以貫之,集全國海關之力,加快實施科技興關,圓滿完成好科技創新各項任務。


他強調,要認真落實總署黨委出臺的全面推進科技興關意見及海關科技發展規劃,到2021年實現智慧海關基本建成,到2025年全面實現智慧海關,海關科技水平躋身世界前列,在關鍵領域領跑全球海關科技發展。要實現從應用創新爲主到應用創新與科技創新並重、從發揮支撐保障作用到發揮支撐引領作用的根本性轉變,加快科技創新步伐,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支撐保障和創新引領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深入推進業務科技一體化。要在科技創新、技術保障、政策機制上求突破,大力推進新技術應用,推動智能化監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有利於科技人才成長的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海關各級黨組(黨委)要切實擔負責任,做創新理念的踐行者、創新環境的營造者創新工作的推動者、創新人才的服務者、創新文化的宣傳者,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做好科技興關各項工作。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   高立強   攝


王令浚在工作報告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海關致力於科技創新、接續奮鬥,邁出了更加堅實的步伐,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特別是在去年年初,海關總署黨委提出“五關”建設,把科技興關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全系統營造出濃厚的科技氛圍。全面推進“科技興關”,全國海關要着力加強頂層設計,着力打造智慧海關,着力建設創新海關,着力優化科技資源佈局,着力完善技術基礎設施,着力加強海關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今年要按照全國海關工作會議要求,打造一批標杆示範工程,防控好科技領域各類風險,壓實科技領域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進一步築牢科技廉政防線,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會議宣佈成立了海關總署科學技術委員會,向範維澄、沈建忠、曹務春和楊國勳等四名院士、專家代表頒發院士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聘書。會議頒發了科技專項獎勵,表彰了在海關科技工作中作出重要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其中,智能審圖項目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建設工程組獲得專項獎勵集體一等功。據瞭解,智能審圖輔助海關查驗方面,通過開展機檢設備集中審像和智能判圖實用化攻關,由機器學習分析非侵入檢查設備產生的海量圖像,實現對目標物更爲精確、快速的智能判斷。目前,已採圖714萬幅、標圖79.4萬幅,形成算法訓練的寶貴樣本庫。截至2018年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實現了與25家部委的系統對接和共享,建設12大基本服務功能、開發應用系統60個,對外提供服務495項,覆蓋全國所有口岸和特殊監管區、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單一窗口”累計註冊用戶已達220多萬家,日申報業務量500餘萬票。


海關總署各部門、駐署紀檢監察組、各在京直屬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廣東分署和天津、上海特派辦及各直屬海關、院校主要負責同志和班子成員分別在主會場和各地分會場參加了會議。國家有關部委、科研院所的代表也受邀參加會議。






監製/陶永  

審校/付軍鋒  朱偉

編輯/雷煦  劉暢  

美術編輯/衛昊  常相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