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人员,护理师,看病,生病,护士,白衣天使,生病(图/记者姜国辉摄)

▲台湾护理产业工会呼吁,各界应重视护理师过劳问题。(示意图/记者姜国辉摄)

记者邹镇宇/台北报导

针对卫福部「医疗机构设置标准」修正草案中,将把护病比纳入法案。台湾护理产业工会等团体认为,该草案以「全日平均护病比」规范护理人力,完全「退回」至医院设置标准,丝毫没有考虑到第一线人员的辛劳。

卫生福利部医事司5月23日预告「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第12条之1修正草案,注明在急性一般病床护病比,医学中心不得高于9人、精神科教学医院及区域医院不得高于12人、精神科医院及地区医院不得高于15人,引起台湾护理产业工会、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企业工会、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台湾劳工阵线协会不满。

台湾护理产业工会理事卢孳艳6日召开记者会表示,综合他国护病比规范,相较于日本1比7、美国与澳洲1比5,卫生福制定的1比9实在高出太多,有可能造成日班1比7,但夜班1比18的情况,将造成护理师过劳,进而威胁照护品质,枉顾病人的生命安全。

▲医院护理人员,护理师,看病,生病,护士,白衣天使,生病(图/记者姜国辉摄)

▲护病比失衡,恐造成照护品质下降。(示意图/记者姜国辉摄)

卢孳艳指出,护病比是医院评鉴的必要项目,且会连动健保给付,更有民间团体希望医院能在护理人员、病人数字间取得合理范围,才会不断讨论护病比的问题;她也形容,「卫福部这样的修法方向是倒退走」,因此非常反对。

此外,她也说,公告的草案欠缺监督及惩罚机制,当卫生稽查员前往医院,实在难看出是否违法,且违反规定的医院仅罚5万元,这更让病护比难以落实,更沦为空谈。

医疗改革基金会董事刘梅君表示,应该要另定专法,以「三班统一护病比」实施,才不会因小夜班、大夜班等不同科别的差异而威胁病人安全,且不该纳入非第一线的护理师,这样才能维持真正照顾的人数,不分昼夜提供稳定的照顾品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