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督脈,什麼是督脈呢?就是脊椎。

艾灸的時候不建議每次時間太長、頻率太多,循序漸進為好。開始一週2次到3次,每次20分鐘左右,之後每週4次左右,每次可以增加到30分鐘到1個小時。畢竟,艾灸祛濕效果畢竟好,身體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另外,艾灸時最好配合艾草包泡腳,腳暖身體不寒,單做艾灸效果很多時候是局部性的,想要徹底的改變身體體質,就必須配合多方面的保健養生。當然,多喫五穀雜糧、有機蔬菜和水果也能幫助身體恢復。

如果是時間、金錢、精力比較有限,建議使用艾灸家紡系統,比如艾絨的枕頭、被子、牀墊、電熱墊,尤其是牀墊和電熱墊,效果不比直接艾灸差,而且每天睡眠中進行艾灸,輕鬆簡單、操作簡便,適合媽媽羣或者老年人來做。


肺俞,定喘,腎俞,脾俞……


肺氣腫,一般其它臟器都會存在問題,因此艾炙時,分階段進行。

①心肺調理階段,針對大椎,肺俞,膏肓,身柱,至陽,膻中,中脘,神闕,關元,每週5日,每日每穴一次20分種,持續約2個月。

②其它臟器調理階段,針對脾胃,肝膽,膀胱腎進行調理。


嚴重的不建議艾灸,穴位肺腧穴,腎腧,脾腧。魚際穴。中府。檀中穴。注意排煙。煙大影響呼吸加重病情


中醫艾灸治療以扶正祛邪,補益腎肺為主,逐漸提高患者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體質,從而使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艾灸穴位: 肺俞、天突、雲門、中府、中脘、關元、太淵、列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