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挚爱的女儿因患甲型流感,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经过三天四夜的竭力抢救,因病情过于严重,永远离开了我们!

“亲爱的宝宝,谢谢你曾经来到这个世界,与我们相伴的这2036天”

今天,这一段文字在网上流传,这个5岁的小宝宝2月11日出现感冒症状,2月19日抢救无效,仅8天时间就离开了人世,让人无比心痛。

(来源:淼哥故事会微头条)

在评论区,我们看见了更多流感引发的悲剧:

”就在2.14那天,我表弟刚满2岁的女儿也是这个情况,抢救3天无效“

”也是在2016年2月16日,我的宝宝也被甲流带走了,2岁10个月“

流感仍然没有过去,我们要特别警惕!下面这些流感知识,请务必知道。

流感VS感冒

分不清流感和普通感冒?

带你温习一下——

普通感冒临床症状常集中表现为上呼吸道不适,主要有鼻塞明显、咽痛咽痒、咳嗽流涕等,偶尔有一过性低热和头痛。普通感冒的传染性有限,很少出现家庭、社区、集体单位的聚集,因此较少有大小孩老人接二连三发病的情况。

流感的临床表现则以持续的高热(≥39℃,持续3~4天)、明显的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为主,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简单点来说,得了流感,是“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由于流感病毒高度变异、人群难以产生持续稳定的免疫屏障,因此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很容易出现人群聚集。

流感抗病毒治疗时机:

发病48小时内

作为普通人,

为什么要了解流感和感冒的区别呢?

因为普通感冒的病原体较多局限在上呼吸道部位,感染后的并发症少见。而流感病毒感染后,可诱发细胞因子风暴(一种强烈的免疫应答),从而导致全身的炎症反应,所以临床上常合并有中耳炎、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部分流感病人还会迅速发展出现多器官衰竭、脓毒行休克等重症和危重情况,甚至出现死亡。

因为流感和感冒不一样,引起并发症、重症甚至死亡的机率更大,因此假如患上流感,需要更加重视。

尤其是下列人群,一旦感染流感病毒,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是流感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 (m)2];

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一旦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则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根据我国《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而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发病48小时内,在评价风险和收益后,也可考虑抗病毒治疗。

因此,流感流行季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该尽早就近就医,尤其是具有重症症状或重症高危因素的人群。

预防流感:接种疫苗

流感真的防不胜防?还有这一招——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主要措施包括: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误区:打喷嚏手捂口鼻?

防护不足!

小编特别提醒:流感流行季节,如有呼吸道不适,到公共场所最好戴上口罩,尤其是到医院就医时。很多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有意识做好防护,但假如按照惯常做法“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捂口鼻”,飞沫沾染上手部,假如没有及时清洁双手,双手便成了病毒传播工具。

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应该是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因为上臂接触其他物品机率较低,纸巾、毛巾便于丢弃或清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