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統計,每年到五臺山敬香、禮佛、朝聖、旅遊、避暑的人已近多達400-500萬之多,在汽車成爲家庭標配的今天,小小臺懷鎮承載着如此重任,在數公里的山谷之中,鋼鐵洪流充斥其中,每到高峯期整個臺懷鎮彷彿就是一個停車場。

隨着交通的改善,古人即使是虔誠的佛教徒,也難以前往的五座臺頂,也變得人流如織,熱鬧非凡了。

五臺山以文殊菩薩信仰聞名於世,千百年來,海內外的信徒不遠萬裏,漂洋過海,禮佛、求法、問道、參訪......但是,今天浩浩蕩蕩的百萬大軍湧入這個小小的山鎮,和古人一樣問道求法者能有幾人呢?

據觀察,到五臺山的人羣大約分爲下面的幾類:

第一種:祈福。

大約佔到99%,甚至更多。比如,求財、求學業、求子、求官、求姻緣、求事業等等無所不求。

第二類:朝聖。

大約不到1%。朝拜各大寺院、靈蹟。

第三類:巡禮。

這類人極其罕見,可謂少之又少。

1、祈福

福報資糧人人需要,是正當的需求。能到五臺山求佛,有這個“信仰”,能與佛法結緣,是一件值得慶幸之事。

2、朝聖

與佛法結緣,就要明白因果,瞭解佛法的真理,學習佛菩薩的修行方法,如果一直停留在“求”的階段,希望通過“求”、通過燒香就能得到想要的"善果”,那無異就是無因得果,違反佛法的真理。長期如此,就墮入迷信的泥潭。

因此,通過祈福,與佛法結緣,就要更進一步,可以參加朝聖活動,增強信心,親近三寶,進一步瞭解佛法的真理。

這樣才能破除迷信,真正明白獲得福報的方法並且用在工作和生活的實踐中,只有如此,才能通過修持增加智慧與福報。

3、巡禮

在初步瞭解佛法大意的基礎上,巡迴參拜佛、菩薩、祖師、等有關的聖蹟、靈蹟、佛寺,以及祖師大德們修行、悟道之地,同步配合閱讀祖師、菩薩們的經典論疏。

到菩薩、祖師們生活、修行過的地方,尤其是有記念性的靈蹟、聖蹟等地,能夠表達對祖師、菩薩們的懷念、尊敬、感恩、致敬、禮拜等功德。深入他們的心靈世界,瞭解他們的修行經歷。

祖師們是實實在在的歷史人物,是我們的修行典範,在他們閉關、唸佛、坐禪的地方,體驗他們的修行經歷,會令人得到強烈的加持力。

總之,凡是能親自到五臺山走一趟者,都是與佛有緣之人,從祈福到朝聖,從朝聖再到巡禮,每一次遞進,都是人生的一次昇華,在我們短暫的人生中,早一天提升自己,才能早一天脫離三界之苦,早一天到達涅槃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