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懷鎮,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的最北端,距五臺縣城一百六十二華裏,是一個山環水繞,約有漢、滿、蒙、藏四個民族近兩千人口的秀麗山鎮。

  臺懷鎮地處由五臺山五大高峯東臺、西臺、南臺、北臺和中臺形成的懷抱之中,故名“臺懷”。

  在五臺山,人們把臺懷地區(即現在的臺懷鄉)稱爲“臺內”,其它地區則稱“臺外”。

  我國明代的地理學家徐霞客,在他的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中的《遊五臺山日記》裏,記述臺懷鎮的地理形勢時寫道:“北臺之下,東臺西,中臺中,南臺北,有塢曰臺灣(灣與懷的音義皆同),此諸臺環列之概也。”

  這樣描述臺懷鎮與五個臺項的地理位置是頗貼切的。

  由於臺懷鎮有靈鷲峯和佛舍利,因此,歷代以來,朝廷和佛教信徒紛紛於臺懷鎮及其附近修建寺廟,使這裏形成了佛寺鱗次櫛比、寶塔如林的五臺山佛教中心區。

  五臺山的佛教寺院,有一半以上集中在臺懷鎮。現在五臺縣共有寺廟四十多所,臺懷鎮及其附近就集中了三十所。

  五臺縣位於山西省境東北部,隸屬於山西省忻州市,屬土石山區,東與河北省以太行山脊爲界。面積2865平方公里,轄6鎮24鄉。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五臺縣境內的五臺山,山巒重疊,地形複雜,東,由東、西、中、南、北、五臺組成,號稱“華北屋脊”。位居全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佛教傳入五臺山,普遍的說法始於東漢。

  永平十一年(68年),迦葉摩騰、竺法蘭來到了五臺山(當時叫清涼山)。由於山裏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臺山又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二人在此建寺。

  大孚靈鷲寺爲中國最早的寺院,大孚靈鷲寺是顯通寺的前身。

  南北朝時期,五臺山佛教的發展出現第一個高潮。

  北魏孝文帝對靈鷲寺進行規模較大的擴建,並在周圍興建了善經院、真容院等十二個寺院。

  北齊時,五臺山寺廟猛增到二百餘座。

  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詔在五個臺頂各建一座寺廟。即東臺望海寺、南臺普濟寺、西臺法雷寺、北臺靈應寺、中臺演教寺。

  唐代,五臺山佛教的發展出現了第二個高潮。

  這個期間據《古清涼傳》,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有僧侶三千餘人。此時的五臺山,不僅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實的佛教聖地了,被譽爲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這是五臺山在中國佛教界取得統治地位的發端,也是五臺山發展成爲名山聖地的開始。

  顯通寺現存建築爲清代規模,寺宇佔地約8萬平方米,各種建築400餘間,且大多爲明、清時期的建築。

  殿堂、廂房佈局嚴整,中軸線分明,配殿左右對稱,中軸線上排列着水陸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鉢文殊殿、銅殿和後高殿等7座殿宇。

  銅殿鑄於明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共用銅10萬斤,是中國國內保存最好的銅殿之一。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位於五臺縣的佛光新村,距縣城三十公里。因爲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

  寺內正殿即東大殿,於公元 857年建成。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臺縣南禪寺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二。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圖文轉自網絡,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