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說兩句大家參考。

首先我們要定義一下什麼叫做「民科」,民科這個名詞出現的時間並不長,在概念和定義上還有很多爭論。但大體上講,民科有兩個基本特點,既:

特點一:民科一般是「自學成才」,或者說,民科沒有受過專業化的訓練。比如說一個人很喜好物理學,經常在物理學上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是自己的奇思妙想,但這個人沒有上過大學物理系,更沒有讀過物理學專業的碩士博士博士後,他對物理學的掌握和理解主要是靠閱讀和自學獲得的,那這個人就(可能)是民科了。反過來說,一個人是在中科院讀過物理學博士後的,那顯然這個人就(很可能)不是民科了。

第二個特點:這點可能更重要,那就是這個人的觀點和現代正規專業學術界的主流認識不符,他認為專業學術界都錯了,只有他掌握了真理,而且還得不到主流學術界的承認,甚至主流學術界都不肯正眼看他一下。

如果一個人同時具備這兩個特點,那就是所謂的民科了。

以此,霍金顯然不屬於民科,霍金不但是名牌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畢業,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和專業訓練,不符合民科第一個特徵。而且還是名牌大學中最有威望的教席的教授(劍橋大學盧卡斯教授),不符合民科的第二個特徵。所以,霍金無論如何都算不上民科。

民科是個很悠久的歷史現象。有人講過個故事,說宋朝時,有個儒生研究了一輩子《論語》,得出結論說「子路其實是孔子的舅舅!」。然後以此為出發點,寫了一本關於論語的書,還想讓官府以他寫的書為科考標準,結果被官府打了屁股,最終因鬱悶憤恨而終。

其實,解決民科問題的最好辦法是「公共教育」,就是向民眾開放更多的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辦更多的科普講座。這一點在今天,我們這個社會還做的不是特別好。當然了,有人說解決民科的問題,最好的辦法是「時間」,時間是治療鑽牛角尖的唯一辦法,還有人說民科不是問題,把民科當問題纔是問題,等等。不管怎麼說吧,民科作為一種古老的現象,要是引起大家的重視,還是挺有意思和意義的事情的。

供大家參考。拋磚引玉,歡迎斧正,期待在交流中共同進步!


我不知道問出來這個問題的人是怎麼想的,自從把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畢業的大學霸愛因斯坦歸為民科之後【下圖的愛因斯坦表示非常無奈】,劍橋大學高材生霍金也成了民科,真的不知道這麼想的人多往民科臉上貼金。

這麼說吧,劍橋大學不管在哪個大學排名裏,都是鐵定的全球前十,能夠進入這個大學學習的人都是天才中的天才,人精中的人精,接受的教育也是全球最頂尖的,這樣的學生基礎外加極度專業的教學資源,霍金不可能是民科。【如下圖所示就是英國劍橋大學】

而且霍金雖然寫科普,寫出來《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這樣的科普作品,但是不代表他只會寫這些東西,相反,他在物理學上的嚴肅研究工作數不勝數,雖然後來因為身體的疾病不能像年輕的時候那麼高強度的工作,但是依然掩蓋不了霍金本人在科學上的光芒,比如說他提出的奇點定理、霍金輻射、貝肯斯坦-霍金熵等等,你可以說隨著未來科技的發展霍金的工作成果也許被證明是有問題的,但是你絕對不能說他是民科、不懂科學。

總之,霍金在科學上成就很多,在科普上也是引領時代,在人格魅力上更加是激勵了無數人,民科自己除了四處碰瓷教授學者之外,還要把這些著名科學家抹黑成「民科」,真的是不學無術還要禍害四方。


問這個問題的人,你是不是瘋了?還是真沒讀過幾年書……當眾問出這樣沒文化的問題是有多丟人,多掉底子啊,我都替你臉紅……

霍金是正兒八經的理論物理學家,而且是理論物理學家裡面數學功底非常紮實的一個,並且具有高達160的超高智商,這種智商即便在科學家裡也是出類拔萃的。

只能說在身體癱瘓以後,他的研究效率就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響,但他的主要成就在其並未全面癱瘓的時候就完成了。很多科學家往往一生中最大的成就都是在年輕時的一兩年或者三四年內完成的,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用了一輩子才完成一個成果。

愛因斯坦所有的重大成就都是在27歲左右完成的,那一年他的研究成果足夠獲得五六個諾貝爾獎。嚇人不?而後他四十年的餘生的成就都遠遠抵不上他這一年的開掛。

楊振寧也是如此,他主要成就也就是年紀輕輕的時候完成的。

國際上最被承認的華人數學家陳省身,也是年紀輕輕就達到了最巔峯,丘成桐,也一樣是二十多歲的時候完成了人生中最重大的成就。(我說的這兩個數學家可能很多沒讀過書的人會說沒名氣,我就笑笑)

霍金也是一樣,他的高光時刻是兩個方面,一是證明瞭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二是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即霍金輻射,在此之前沒有人能想像出一個只喫不吐的黑洞還會以怎樣的方式輻射出能量直至消亡,更不用說如何去量化計算這種消亡。(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貢獻)這需要極強的數學能力,同時還要有物理學家的想像力,洞察力。霍金一樣是在年紀輕輕就完成了這些成績,所以雖然後來徹底癱瘓了,也完全不影響他在科學史上的地位。有人詬病他沒有過的諾貝爾獎,世界上沒有過的諾貝爾獎但極其偉大的科學家多的去了,霍金就是其中之一,這個話題不多延伸,要不說不完了。

總之問這樣的問題純屬丟人,沒別的了。

出於義務我還是認真的把問題回答完了,我說的話很難聽,見諒!


霍金的 時間簡史,大設計,跟方舟子的 大象為什麼不長毛比起來,你覺得誰更像民科?所謂民科,我們一般認為是有科學精神,但沒有科學方法論的人士,從這個角度出發,他們兩個都不是民科。就想最近的轉基因事件,法國的塞拉利尼老鼠實驗,研究者認為轉基因變數會導致癌症,但是,當你證明一個結論時,是否應當考慮到控制變數,諸如時間,成熟?這一點看,這個研究者應當不具備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論和科研思維。


既然問霍金是不是屬於民科,比必須先弄明白到底什麼是民科。

民科,簡單理解就是民間科學家,也泛指沒有取得博士學位的科學家。但如今我們通常所說的民科遠不是上面兩種概念,寧民科已經是一個標準的「貶義詞」!

簡單來說,民科就是不通過學習,只憑藉胡思亂想就能推翻現有科學理論的「妄想科學家」,民科認為「官方」的理論都是錯的,只有他們才真正愛科學懂科學!

同時,民科並不一定是來自民間的,大學教授也可能是民科,判斷是否是民科的標準在於有沒有科學精神,也就是「拿出證據來證明」而不是說大話的精神!

還有,民科一般看起來對科學貌似擁有近乎偏執的熱情,卻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學習訓練也不屑於學習,僅僅憑藉自己的夢想去主觀想像世界,而且拒絕任何形式的從專業角度的分析和批評!

說了這麼多,想必你已經知道了答案,霍金不可能是民科,說霍金是民科的人本身就是典型的民科!

雖然霍金並沒有牛頓愛因斯坦那樣著名的定律,但顯然霍金沒有對科學想像中的主觀批判,而霍金在宇宙,時間等方面給人類的思想上的顛覆是非常巨大的!


我認為 : 在探索未知事物的問題上,無論是專家還是民間的業餘愛好者都是平等的。因為,要有自已的探究道理服人,盡炒洋人的剩菜剩飯,全當洋人的代言人,那不叫探?專家,那隻能叫代言專家。所以,我個人認為 : 探索未知事物,不需要學術很強,因為現有的學術裡面都是已知事物方面的東西;探索未知事物不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因為現有的書籍裡面也同樣是已知事物方面的理論;探索未知事物不需要很會寫作,因為未知事物的奧密您根本寫不出來;探索未知事物也不需要您會說,因為未知事物的道理您根本說不清楚。所以,探索未知事物需要的是 : 來自天生的感悟才能,超前的靈感意識,敢於創新的追根思路,纔算得上探索未知事物的真正專家。我這種說法很有可能犯眾,但事實上就是這樣。閑聊而巳,切勿認真。


民科都對科學界恨之入骨,稱之為「邪教」。有時候,我們即使不用看他們的理論具體描述什麼,只要看他們的發言的語氣,就可以知曉他們是不是民科。民科者,總是一副被科學界「官科」迫害的神態,自比火刑架上的布魯諾。絕大多數的民科都喜歡用自己本人的頭像做ID頭像,還喜歡把自創理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比如,南充某民科給自己創建了一個百科詞條,裡面洋洋灑灑羅列了200多個自創、半自創理論,全部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

民科還有一個嗜好,就是喜歡把科學界特別有名望的人拉到自己的陣營,以壯聲勢,好像自己臉上貼金了就可以打倒「官科」。牛頓,法拉第,愛迪生,特斯拉,愛因斯坦,陳景潤,這些大科學家,大數學家,無一不遭到民科們的「毒手」。現在,居然還有人提出,「霍金也是民科」。霍金反正已經去世了,也不可能反駁。其實,如果他們願意這樣說,就讓他們說好了,反正也是自娛自樂。


霍金是不是我不管,反轉挺轉都是真正民科而且還是演員,5號那天我錘了一個


霍金不屬於民科。

他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

人類現代物理學的創造人是伽利略,物理學(physics),注重研究物質,能量,空間,小到微觀粒子(mlcroscopic),大到宏觀物質(macroscopic),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而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的:1.奇性定理。2.黑洞面積定理,黑洞霍金輻射。3.無邊界宇宙理論。等是貢獻給人們研究自然學科認識宏觀世界的理論創立!他讓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因為霍金出版過科普的書籍好多朋友就以為霍金是個科普作家,其實是誤解的。這也是有好多人認為霍金遠不如楊振寧的原因。其實霍金是一個純正的物理學家,曾經擔任過盧卡斯教授席位,這個席位當年牛頓也曾擔任過。大家可以搜一下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在那個領域內霍金的確是牛頓和愛因斯坦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