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起源於2016年11月,馬雲在浙商大會提出了一個很驚人的觀點,那就是”未來計劃經濟將會越來越強大”,他認爲未來三十年內,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將會被重新定義。很快吳敬璉、劉勝軍、陳志武、錢穎一、張維迎等重量級經濟學家都沒有點名的對馬雲的這一觀點予以反駁。

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如此厲害,計劃經濟會捲土重來麼?

我們堅信,中國目前的繁榮盛況是離不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但隨着科技的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日益成熟,彷彿也給了我們更大的勇氣和信心在經濟領域有所作爲。

現在有一種很超前的觀點,認爲在大數據時代,經濟集體和個體之間的聯繫更加密切,人們對數據進行計算和再加工的能力也遠遠超出了以前,而且對世界的認識水平也會有全新的提升,這也意味着,大數據技術能夠讓我們對經濟領域的事物進行更加科學準確地評估,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經濟的優勢可能並不能超越計劃經濟。

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如此厲害,計劃經濟會捲土重來麼?

計劃經濟體系的缺陷在於,在一個人口衆多的社會,沒有一箇中樞機構可以準確獲知的每個行爲主體隨時變化的精神和物質需求,並按需生產和分配,個體需求必然會被壓抑,不會被及時滿足,票憑經濟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

市場經濟體系的巨大缺陷在於,個體需求無法通過市場機制匯聚成整體,供求必然出現極大偏差,導致資源浪費。

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如此厲害,計劃經濟會捲土重來麼?

事實上,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蘇聯在研究計劃經濟方面已到了相當的高度,蘇聯經濟學家康託羅維奇曾因爲《生產組織與計劃管理中的數學方法》,對資源最優分配理論做出了卓越貢獻,獲得197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理論上,康氏的研究可以實現全社會範圍的資源最優分配和利用,即在現有資源條件下,全社會能夠以最小的勞動消耗,獲得最大限度的生產量,由此得出的生產計劃叫最優計劃。

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如此厲害,計劃經濟會捲土重來麼?

1990年,筆者第一次赴蘇聯,那時候蘇聯尚未解體,還不叫俄羅斯。第一次在飯堂喫飯的時候,特意觀察過他們的餐具,印證了老前輩所講過的蘇聯計劃經濟典型案例,蘇聯對民用工業產品有一種變態的價格限制,一般商品上面都銘刻着價格。記得鋼製的湯勺是2戈比,玻璃杯5戈比,一個官窯的瓷盤子只要8戈比。

不過,蘇聯式的計劃經濟最後還是失敗了。蘇聯在第十個五年計劃(1976-1981年)期間,每年要報廢10-20%的工業品,積壓庫存30-40億盧布以上的殘次消費品。在隨後的第十一個和第十二個五年計劃,蘇聯的計劃經濟顯示出巨大的缺陷,到了80年代末,蘇聯形成了極度的軍工經濟特徵,軍品佔機器製造業的80%以上,軍事支出佔國民總產值28%。經濟結構失衡,工業技術工藝落後,蘇聯人民飽受食品和生活物資短缺的痛苦,經濟接近崩潰。

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如此厲害,計劃經濟會捲土重來麼?

蘇聯的失敗表明,以上世紀的組織和技術能力,要對整個國民經濟進行精確的指令性計劃管理,就是超大型計算機可能也無能爲力。

但是,進入新世紀以後,由於人類的計算能力以幾何速度遞增,一切美好的計劃都開始變的可能起來。

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如此厲害,計劃經濟會捲土重來麼?

近些年,由於計算機、軟件和網絡技術的進步,出現大數據,共享數據,雲統計,雲計算。人們可以對訂單、消費和物流進行精確統計和安排,這樣可以用計算機化的比較精確的計劃經濟來整體安排社會產出和消費。這只是企業基於市場預測的生產計劃,而不是政府指令性計劃。

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解決了計劃經濟所需要的技術支持。有了互聯網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使得人類社會在龐大複雜的微觀經濟領域也可以自然而然的進入計劃經濟時代。互聯網經濟的出現恰恰證明瞭馬克思思想的前瞻和偉大。

那麼問題來了,在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技術風起雲湧的時代,計劃經濟真的可能捲土重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