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老朋友真米哥。

喜歡荷花與旗袍、喜歡傳統文化的麥蘭姐

教會了我一年四季的“廚房錦囊”

現在,她又將對應各個節氣,

推出可口的茶飲,

既美味,又養生。

大家快來和我一起學吧!

立春:茉莉茶香迎中國年

文/至靜德方

“東風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019年02月04日11:14:14,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15°,“立春”節氣正式登場。

古籍《羣芳譜》對立春的解釋爲:“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

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

“初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立春三候,前兩候淺顯易懂,第三候卻把我難住了。

“陟,言積,升也。魚陟負冰,是指魚在盛寒時伏於水底,而等氣候轉暖,河裏的冰開始溶化,就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還有尚未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着一般浮在水面。”

麥蘭姐一番細解,不但讓我對這立春三候有了更深刻的瞭解,而且實實在在感受到春天真是越來越近了。

“小真米,快來幫忙!”一大早,麥蘭姐就開始忙活年夜飯。

今年好巧,立春和除夕是同一天。

廚房裏,雞鴨魚肉、年糕湯圓、點心水果,已是應有盡有。

麥蘭姐手頭上忙的是餃子。一個個形似“元寶”的水餃排成了隊,寄託着新年吉祥如意的美好願望。

“咱中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過年喫餃子的啊?”我一邊包着餃子,一邊閒聊。

“根據文獻記載,春節喫餃子的習俗最遲在明代已經出現。”麥蘭姐的解釋總是引經據典:“《酌中志》上說,明代宮廷已是‘正月初一五更起……飲柏椒酒,喫水點心(也就是餃子)。或暗包銀錢一二於內,得之者以卜一歲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賀新年也’。可見,從明代開始,人們不但喫餃子,而且在餃子裏放硬幣,卜算來年吉凶。”

原來如此。我和麥蘭姐也分別把糖、花生、豆腐包進餡裏,祝喫到糖的人來年日子更甜美,喫到花生的人健康長壽,喫到豆腐的人福氣多多,哈哈……

開開心心包完餃子,言歸正傳,問及立春的養生茶飲。

麥蘭姐慢條斯理地拎出茶壺,燒上水:“中醫認爲,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立春之後依然比較乾燥,喝花茶可以幫助驅散冬季聚積在人體內的寒氣和邪氣。所以呢,今天我們就喝花茶!”

我一聽,趕忙拿出自己喜愛的透明玻璃茶杯。

“花引茶香,相得益彰。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鮮花之香於一體的茶中珍品。它是利用烘青毛茶及其他茶類毛茶的吸味特性和鮮花的吐香特性,將茶葉和鮮花拌和窨制而成,其中當然以茉莉花茶最爲有名。”

說着,麥蘭姐取出一份茉莉花茶,放入杯中,將初沸的開水稍涼至90℃左右,進行沖泡。隨即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失。

“茉莉花辛、甘、涼,具有清熱解毒、利溼、安神等作用,可治遼下痢腹痛、目赤腫痛、瘡瘍腫毒等病症。茉莉花茶既保持了茶葉的苦甘涼功效,又因加工過程爲烘製而成爲溫性茶,具有多種醫藥保鍵功效,能夠去寒邪、助理鬱,還可以去除胃部的不適感。”

茶泡兩三分鐘後,麥蘭姐示意我可以品飲。

“茉莉花茶,可有‘在中國的花茶裏,可聞春天的氣味’之美譽呦。”

打開杯蓋,頓覺芬芳撲鼻、心曠神怡,果然是“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

“茉莉花所含的揮發油性物質具有行氣止痛、解鬱散結的作用,還有鬆弛神經的功效。勞累了一年之後,不妨來一杯茉莉花茶,消除緊張情緒,獲得幸福感!”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民歌《茉莉花》有“中國第二國歌”之稱,總能勾起海外遊子的思鄉之情。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那一抹茉莉花茶香。

一到春節,遠方的遊子就會跋山涉水奔向家的方向,和親人熱熱鬧鬧喫頓團圓飯。

品着清香的茉莉花茶,與許久未見的親故歡聚暢飲,暖意便從舌尖沁入心底。

這質樸溫暖的人情味,就是最深的年味兒!

在此,麥蘭姐和小真米給大家拜年了,恭祝大家豬年大吉,幸福如意!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