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大概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可以借點錢嗎?急用。”

你趕緊把錢打過去,

爲了表示仗義,欠條、利息全不要。

然而等當初說的還款期限過了一年又一年,

你彆彆扭扭終於鼓起勇氣提醒對方還錢,

好一點,對方給個迴應:

“你前些天還在朋友圈曬去哪哪玩的照片,怎麼就缺這點錢了。”

更絕的,直接拉黑,

反正沒有欠條,大不了江湖不見。

有學者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

借錢後按期足額歸還的人,只有24%。

借錢後,“表面還好,但已經不再相信對方”的佔比高達八成。

也不怪我國自古便有“親兄弟,明算賬”的至理名言,

這不是仗不仗義、道不道德的問題,

這是在對人性充分認識後的規則、原則問題。

01

越是真心的朋友

越捨不得你喫虧

作家劉同曾寫過篇文章,談自己不借錢給朋友的事。

當時一個很久不見的朋友突然電話給劉同,說買車還差些錢,問他有沒有。

劉同答:有,但不能借。

並解釋:“因爲好多年前,我借了朋友一次錢,後面非常不愉快,於是我當時就告訴自己絕對不再和朋友發生任何金錢關係。救急的另說,但借錢投資買東西絕對不借。”

朋友表示理解。

而在大學時,對待借東西一事,劉同則是另一番態度。

那時因爲愛聽CD,劉同四年買了差不多有三千張。

朋友哥們的一見他那兒囤了那麼多CD,就這個借兩張,那個借兩張。

哪怕是劉同自己很喜歡的,只要朋友說借,他都會很大氣地表示:好的。

雖然都提醒了,一定要記得還。但到了畢業,還是有上百張沒有下落。

劉同只好硬着頭皮,一個個打電話問。

結果好幾個表示:我借過嗎?你是不是記錯了?

劉同很無奈,也自此明白了一個道理:

你以爲對方會記得你的好,其實到最後,對方根本就記不得了。失去原則,反而被人忽略。

於是,用幾年時間立下自己的原則,並用原則去處理人際關係。

有人問他:“你不怕其他人不理解嗎?”

劉同說:“好人一般不會爲難你,會爲難你的人也不是什麼好人。當你有自己的小準則的時候,你不怕傷了朋友的面子,不怕自己說不出口,不需要想別的方式來搪塞,甚至都不用婉轉。”

| 劉同

02

不留糊塗賬

避免事後拉清單的難堪

《鄉土中國》裏,費孝通講過雲南鄉下一種叫做“賩”(cóng)的錢會。

這種錢會,相當於民間互助組織。

加入“賩”的人,按期將一定數額的錢合在一處,由大家輪流使用(有急難的人,可以先行使用)。

打個比方,錢會裏有100個人,每人每期交100元,那麼每一期都有10000元。100期過後,每個人就相當於都享受過一次10000元的無息貸款。

因爲每期交的錢都不多,它不會給成員的生活造成壓力。

對於急需資金週轉的人,不僅能解燃眉之急,且不必爲四處借錢而苦惱。

但這種用錢不需要任何抵押的形式,又決定了它全靠個人的名譽和信用來維持。

爲了降低信用風險,“賩”設定了一些原則來篩成員,其中一個就是——成員之間避免是同族親屬。

有一個“賩主”告訴費孝通:“這個理由是很現實的。如果拉了(親屬)入賩,假若不按期交款時,礙於人情不能逼,結果賩也吹了。

在最愛講人情的中國社會,無疑這是不那麼講人情的,但它卻避免了很多可能出現的麻煩,讓“賩”互幫互助的本意得以貫徹落實。

| 現代麗江人的一種“化賩”式聚會方式

都說成人世界裏90%的煩惱,都和錢有關。

來來往往、相互拖欠着的人情,雖然可以彰顯關係的親密,可一旦權利與義務失衡,出現一邊倒的情況,就面臨着清算、絕交的風險。

不管是親人、戀人還是朋友,多的是事後拉清單,搞得大家都很難堪。

03

不羞於談錢

這個人才會值錢

吳孟達在一次訪問中,曾透露:有一段時間,他非常恨周潤發。

那時,他因賭博欠下鉅款一夜破產,絕望之際打電話給周潤發請求幫忙。

不料周潤發只回了他五個字:“你自己解決。”

兩人自此決裂。

走投無路的吳孟達想過自殺,想過轉行,但最終還是決定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

於是努力研習演技,爭取着一個又一個角色,成長爲有口皆碑的黃金配角,並還清了債務。

1991年,吳孟達憑藉《天若有情》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

頒獎現場,周潤發也在臺下。

面對周潤發的祝賀,吳孟達故意視而不見,只對着導演表達着感激之情。

不料導演突然說了句:你最該感謝的不是我呀……

吳孟達這才知道,在自己無戲可拍的日子裏,是周潤發嚮導演推薦了他。

而周潤發也在吳孟達徹底打開心結後,說出了當年不借錢的原因:

如果當時借錢給你,就是害了你,因爲你既不會戒賭,也不會真正站起來。

完全可以說,正是周潤發對自己金錢觀的堅持,不爲情感勒索所動,才讓吳孟達走向了救贖之路。

而後多年,每每談及此事,吳孟達無不表達着感激之情,說到動情處更是情難自已。

很多時候,我們都過於顧忌別人的感受。

然後一次次妥協,一次次委曲求全,一次次覺得是對別人好,一次次以爲喫點虧就能皆大歡喜。

但是,後來的結果總是證明:

沒有底線的付出、過多的牽扯不清,只會有人貪心不足、有人心理失衡。

不然就不會有“升米恩,鬥米仇”的說法。

好的關係,必須要雙方都能體面。

經得起談錢,才能少去很多難堪。

越真心相待的人,越捨不得對方喫虧。

互相談情,主動談錢,

是一個人對待感情的最大尊重。

———— end ————

古典書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