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扯:你又被朋友圈「摳門」發哥感動哭了?這碗雞湯毒死你!

一直想寫寫「發哥」

不知道如何下筆

正好看到「發哥裸捐56億港幣」新聞

短時間內,親民、節儉、樸素

各種溢美之詞撲面而來

實話說,發哥在演藝圈

聖人一般的存在

這個我完全同意

他是一代影帝,有俠義心腸

家財萬貫,更大愛無疆

無兒無女,是個寵妻狂魔

但是為什麼公益捐款56

就變成了節儉的楷模

在我看來

那些發哥那些所謂「節儉」的做法

只是一種真實的簡單生活方式

發哥在鮮花和掌聲中一直清醒著

他演繹了很多的角色

知道這些是不能夠留住的東西

所以決定放下,為人生做減法

嘗試簡單的人生

出行不帶保鏢,沒有任何排場

像普通人一樣坐地鐵搭公交

騎自行車到街市買菜煮飯

普通商場,買十幾元的T恤

……

這些對普通人來說

就是簡單的日常生活

到了家財萬貫的發哥身上

怎麼就變成稀有的新聞

那些一味尬吹髮哥節儉的

稍微留心看看發哥的資產

就明白誤解「節儉」這個詞了

先看發哥的

紅棕色的保時捷卡宴

價錢在88-263萬元

日常出行的座駕是黑色奧迪Q7

售價在81-256萬元

看看這款豐田越野

車牌號還是自己的生日

發哥珍藏的6輛古董車

1958年的賓士300SL

上世紀60年代的賓士600車型

代號W100

拍戲必備的大房車

長10米的雪佛蘭Express改裝版房車

在港澳地區盛行的

豐田Alphard「保姆車」

除了車,發哥的住宅

是市值兩個億的別墅

都說單反窮三代

發哥卻酷愛攝影

看看這個萊卡相機

機身加鏡頭大概13萬

發哥在香港舉辦一場黑白攝影展

用獨特的「鉑金塗相法」為主題

他拍攝的一張鞏俐在片場的照片

曾以318萬元拍賣

這樣燒錢的興趣愛好

平常人都望而卻步

從何處談節儉?

發哥零花錢一個月800塊錢

這話,簡直就是撒狗糧

都知道發哥愛發嫂

這經濟大權都在嫂子手裡握著

就像超哥說一個月只有10塊的零用錢

是一樣的秀恩愛操作

生活不外乎喫住行

這些都被妥帖照顧的話

800塊都沒地花吧

發哥愛喫地攤小喫

這就是偶爾換換口味

再說馬雲曾曬出速食麵配鹹菜的早餐

只能說再富貴的人也是平常人

喫過了山珍海味

還是難擋路邊攤的魅力

節儉和善良本是人類的基本美德

發哥裸捐56億

做慈善的心被「節儉」的道德綁架

這樣大肆鼓吹髮哥的聖人形象

想必和發哥簡單低調的初衷相悖

63歲的發哥

對名和利早就看淡了

現在他更想要回到最初的狀態

過無欲無求的生活

把生活簡化成最簡單的形式

簡單、簡單、再簡單

在百度上輸入「節儉的明星」

就會出來一堆明星節儉故事

郭晶晶頭戴5毛錢的發圈

王力宏用了10多年的行李箱

吳京的經濟艙

……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明星的簡單變成了被褒獎的節儉

普通人在自己能力承受之內的奢侈品

變成了被批判的「炫富」

火箭少女楊超越剛出道

發了一條神仙水的微博

網友說她有劇本,在炒作

她回復一句

「我自己攢錢買的,不行嗎!」

掙錢,一直給孩子用奢侈品的李湘

並沒有侵犯別人的權利

卻被網友謾罵

又何錯之有?

窮人有窮人的活法

富人有富人的選擇

窮人也可以通過勞動

享受富人的生活

同樣,富人更可以不計較金錢

過簡單隨性的生活

每個人的幸福不是靠金錢滿足

在得意時不迷失自我

在落魄中不喪失自己

和金錢相處

過舒服的生活

這纔是最好的狀態!

文末:感謝辛苦閱讀到這裡的電影達人們。

這裡有一份禮物送給你:

100部豆瓣9分電影全集+交流資源100G(回復影片名);

每天送你一部晚安電影臺詞海報(回復晚安),

每天早上「小影弟電影日報」詳解當日電影界內幕消息(加羣即可接受),

助你和好電影每天相聚。

關注「電影(KKdianying)」,小影弟每天等你來 。回復影片名有驚喜!

如果感覺有幫助,右下角點個讚唄~~比心


1 紀錄片《二十二》捐千萬元票房收益

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上映的紀錄片《二十二》?

作為中國第一部進入院線,且創造了最高票房記錄的講述「慰安婦」(制度受害者)故事的紀錄片,曾在一段時間內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時隔一年,這部影片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前幾天導演郭柯表示:將超過1000萬票房收益,和自己所獲得的400萬個人酬勞全部捐出

《二十二》劇組通過微博兌現了此前承諾,向上海師範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資10086003.95元,並在基金會內設立「慰安婦研究與援助」項目專項基金。

1000萬,400萬,這個數字和現在很多明星新聞中動輒以「億」結尾的各種金額比起來,實在是太弱了。

但此事卻引起了網友的瘋狂點贊:「不以牟利為目的,用鏡頭反映真是的藝術,這纔是宇宙正能量!」

不少網友「很驕傲」地稱,自己也是捐款人,願人心皆善,願這些受盡傷痛的老人們,餘生來世,再無苦難。

的確,很少有這樣的影視作品,透過鏡頭下屈指可數的老人,就能勾勒出一個民族在一個時代的傷痕印記。也不是所有片子都有如此魄力,可以將保本之後的票房收益如數捐出。

但就是這部被譽為「宇宙級正能量」的作品,背後卻是導演郭柯搭上全部身家的一意孤行,和差點流產的項目。

2012年的時候,導演郭柯第一次面對面接觸到慰安婦,之後拍了一部紀錄短片叫《三十二》,32是當時仍然在世的慰安婦老人的數量。這部紀錄片豆瓣評分9.4分,但是卻少有人知。

2014年,他準備拍攝一部長片,但那年倖存的慰安婦只剩22人,於是《三十二》變成了《二十二》。

年初,當他開始走訪老人的時候,直面了老人的離去,他意識到這些老人等不起來了。

但是,沒人願意投資這部不賺錢的電影,隨著投資方臨時撤資,拍攝一度無法進行。

2015年,郭柯和家人商議決定賣房籌措資金,但是這樣籌錢慢,郭柯只能開始在朋友圈內尋求貴人幫助,最終張歆藝出資100萬,讓這個紀錄片得以繼續進行。

2015到2016年間,郭柯一邊帶著《二十二》參加各大影展擴大知名度;一邊發動眾籌湊齊《二十二》的公映發行費用。

郭柯本人在微博上公佈有29135人參與了影片眾籌,共計籌得1056803.29元,約106萬人民幣。

《二十二》的結局是一場茫茫雪野中的葬禮。「如果我們再不看她們一眼,她們就像被一場雪覆蓋的山野,默默隱去。」

沒有震撼的配樂,沒有煽情的旁白,只有電影中時不時出現在老人名字上的白色邊框提醒著我們,她們中許多人已經離世。

電影上映時,22位老人僅剩8位,如今,只剩下6為老人。而這個數字最終將變成0。

拍攝這一部與時間賽跑的電影,捐出票房收益與個人所得,無一不體現著這位年輕導演的堅持與支持公益的初心。

2 周潤發計劃捐49億給慈善機構

電影《無雙》上映了。

結尾處周潤發再現小馬哥用鈔票點煙的鏡頭,瀟灑霸氣依然。

帥,是真的帥。

即使青春一去不復返,發哥,卻還是那個發哥。

熒幕中的發哥有多完美,生活的發哥就有多從容。

有人說,在香港,若想偶遇明星,你可以去中環和機場。

但要偶遇周潤發,就去地鐵、公交車、菜市場、山路和公園吧。

一件T恤,一條牛仔褲,15塊錢的涼鞋,手上拎著裝滿蔬菜的布袋,是「市民周先生」的日常裝

曾有一檔節目問他:「發哥,你用的手機是蘋果還是三星?」周潤發笑著回答:「我用的是諾基亞」。還是很老款的諾基亞。後來這部手機壞了,他又拿妻子淘汰的手機繼續用。

可誰能又想到,街上這個「普通居家男」,身價竟然56億?

日前,周潤發在接受香港雜誌《Jayne Stars》採訪時談到,計劃將自己的全部財產(56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9億元)捐給慈善機構。

談到捐款理由,周潤發表示:「錢不是我的,我只是暫時保管它。」

有人說,大多數人因沒錢而節儉,這是生活。

發哥卻有錢而節儉,這叫人生。

卸下巨星的光環,他更樂於當「熱心市民周先生」。

去年颱風「天鴿」入境,香港街頭一片狼藉。

有網友發現,周先生一邊回家,一邊在馬路上清理斷掉的樹枝,只是為了讓馬路上的車輛順利通行

還因路遇義工護送流浪狗,便主動伸出援手

他的熱心腸並非為了「人設」,而是以生活的真面目示人。

這樣熱愛慈善、支持公益的發哥,真的太可愛了。

3 他們生而平凡,卻活的非凡

除了我們熟知的這些明星們熱愛公益,生活中還有很多普通人也是如此。他們生而平凡,卻活得非凡。

貴州的哥餘太湖稱自己為「討書的哥」。因為自己下學打工早,一直在外開計程車,早期的經歷讓他意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便想著一定要為家鄉的孩子做些事。

2012年開始他向每個乘客詢問是否有適合孩子的書集可以送給自己,再捐助給貴州大山裡的學生。

(▲截圖來源:二更視頻)

2012年10月至今,餘太湖捐贈圖書累計超過12萬冊,體育用品和學慣用品超過10萬件,累計行程超過10萬公里。

(▲截圖來源:二更視頻)

煙臺招遠市農民劉盛蘭,一位89歲的貧窮老人,17年幾乎全靠拾荒過活,17年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

可正是這個倔老頭,卻在貧苦交加的17年裏,慷慨地將所有錢財捐給全國各地貧困學子,最多時他同時捐助50名寒門學子

餘太湖、劉盛蘭,他們默默無聞,但是卻閃耀著璀璨光芒。

每個人快樂的定義不同,有的人的快樂來源於奉獻,來源於對公益的熱愛。

無論我們做不做公益,世界都會發生變化。但做了,改變的是自己。

公益並不是遙不可及的行為,而是一個人所選擇的非常平常的生活方式。

當然,公益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生命影響生命,你的行為也可以帶動身邊的人,影響身邊的人,一起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

嘗試公益,可以從現在就開始,從心願APP開始。

目前,心願APP2.1版本已經上線,萬千好物,皆可發布共享,皆可免費申領。

在「心願」APP,歡迎大家把自己的物品共享出來,讓它去往更需要的人的手中,期待它的更多可能~

「心願」是一個互聯網公益平臺,在心願,關鍵詞是「免費共享,愛心互助」。

在這裡,大家互相分享物品、幫助彼此,以愛心互助為出發點,遠離銅臭。

在這裡,以使用閑餘物品為綠色時尚,使貧困得以幫扶,資源得以共享,愛心得以弘揚。

「分享」傳遞愛心,「付出」收穫快樂,從心願APP開始。


近日,周潤發在接受港媒採訪時表示:將自己56億元港幣(約合人民幣49億元)的財產全部捐獻給慈善機構,在他公佈自己的慈善計劃時說過這麼一句話:「這些錢都不屬於我,我只是暫時保存它們一陣子而已。」其實這不是他唯一的善舉,也不是他捐出的第一筆善款。無兒無女的他更願意把愛分散給其他人。

周潤發和妻子陳薈蓮至今都沒有孩子,據悉早年間他們倆確實孕有一女,可在臨產之際,女兒因臍帶纏頸而夭折,但對外,周潤發對媒體稱:「做周潤發的小孩,壓力會很大,我不希望孩子在成長中背負太多父輩的壓力。」而這其實也是他用來保護妻子的「美麗謊言」。

陳薈蓮曾經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過:「有一天我對老公說,為何女兒今天沒有踢我,我的女兒就這樣離開了人世,這份愛我不能給予我自己的女兒,但是我卻可以分散給別人。」他們倆用了7年多的時間才走出失去愛女的陰影,從此就再也沒有要孩子。

周潤發夫婦一直都在支持弱勢羣體,幾年前他們倆也建立了自己的基金會,此前陳薈蓮時常會去慈善機構幫忙;發哥每次開工,會在片場設立免費的飲食提供給所有工作人員。除了拍戲,他最喜歡的就是攝影了,2008年他舉辦了《Moving Pictures》攝影個展,所有收益都捐給了香港紅十字會,以用來幫助汶川地震的災區人民。

偷拍鞏俐在《滿城盡帶黃金甲》劇組裡化妝的照片是他最喜歡的佳作之一,而後他忍痛割愛,以318萬元的高價拍出,最終將獲得收益全部捐給了嫣然天使基金。在影帝光環下的周潤發非常地接地氣,你會發現他時常出現在公交、地鐵、菜市場以及其他折扣店。

在街上他也不會拒絕粉絲的合影請求,謙遜節儉的生活方式受到各方民眾的尊敬與愛戴,他每月花費僅800港幣(706元人民幣),兩年前才更換了智能手機,在這之前,他的諾基亞第一代已經使用了17年。一個巨星生活地這麼拮据,最終省下來的錢也全部貢獻給了慈善。

如今,周潤發在影視行業摸爬滾打了40餘年,他從《上海灘》、《英雄本色》、《喋血雙雄》、《辣手神探》、《 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就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他曾獲得三項香港電影最佳男演員獎和兩項金馬獎最佳男演員獎

周潤發最後還說:「我希望自己是一個幸福的普通人,在生活中最難實現的不是財富,而是如何保持一種和平的心態,以一種簡單而無憂無慮的方式度過餘生。」

娛樂不愚樂!?

mp.weixin.qq.com圖標
不知。且讓我有56億再來回答

一是沒有子女,

二是到這個境界喫喝玩樂都享受夠了,夫妻恩愛。

用不了那麼多錢,捐出去獲個美名何樂而不為。


可能是因為沒有孩子吧,哈哈

有的人,生下來,不為功名利祿,最後像一滴水消彌於大海,人啊,很多時候,真的很難,我很難過,哭著打完這些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