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慈禧太后的传记不下百种,至今仍有新作、新译。比如当年英国畅销作家萨金特的这本《慈禧太后》,写法有趣,作者就差让慈禧戴上墨镜、叼上雪茄烟了。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历史的舞台太窄,登台的永远只是少数人,作为旁观者,大家纷纷将自我投射到这少数人身上,以获得存在的意义感。

所以,每个历史人物注定会被反复涂改,在他们形象变迁的背后,隐藏着人性与社会变迁的最大公约数。

从这个意义上说,读历史人物其实是在读我们自己——我们会留下看懂的那部分,忽略没看懂的那部分。当大家都需要一个妖魔时,妖魔就出现了,当大家都需要一个天使时,天使就出现了。其实妖魔与天使,都是人的造物。

历史如镜子,多看镜中的自己,也就明白身边人眼中的自己,所以历史有反省的价值。这就是说:即使是不那么正确的历史书,也不妨读一读。

她是慈禧太后曾搀扶过的外国女人

晚清史:《英国公使夫人清宫回忆录》

作者:(英)苏珊·汤丽

出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皇帝无比威严,然而光绪帝在慈禧太后面前却永远矮上一截子。事实上,我们刚进大殿的时候,要不是有人特意指引,大家几乎就没注意到这位皇帝的存在。”这是清末英国驻北京公使沃尔特·汤丽的夫人苏珊·汤丽留下的记录。

本书作者苏珊·汤丽在颐和园

庚子事变后,为与西方拉近距离,慈禧几次宴请西方公使夫人,苏珊·汤丽多次受邀,因此留下珍贵的一手资料。本书虽较少被学者们提及,却留下了一些珍贵的细节,如:

苏珊·汤丽私下问宫女,每天工作的内容是什么,对方回答道:“玩儿”

在宴请过程中,光绪皇帝坐在低于慈禧太后的位置上,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吃,只是抽了几支西式香烟,他的皇后隆裕也抽了几支。二人都做出极享受的表情。

在爬下炕时,慈禧见苏珊·汤丽动作笨拙,竟亲自出手搀扶。

需要说明的是,苏珊·汤丽对当时中国不太了解,信息基本来自西方外交官的小圈子,所以她似乎将一些传言当成事实,比如将慈禧贬斥珍妃视为打压维新派(事实上,珍妃被贬是因她串通哥哥志锐等卖官鬻爵),将甲午之战中的慈禧归入“投降派”,将同治皇后阿鲁特氏的话安到了长麟(曾任户部右侍郎)头上……书中对恭亲王奕䜣、康有为等人的评价,很可能也是来自其他西方外交官的看法。

本书虽以耳食为主,却真实地体现了当时西方公使们对清廷的共同认识,加上作者本人曾几次面见慈禧太后,因此具备一定的史料价值。

“末代帝师”庄士敦为什么要去西藏

晚清史:《从北京到曼德勒》

作者:(英)庄士敦

出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因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末代皇帝》,庄士敦为国人所熟悉。作为溥仪的西文老师,人们称他为“末代帝师”。但严格来看,此说颇误。

庄士敦是1919年才正式走进紫禁城的,此时他已来华21年,清王朝亦已灭亡7年,而溥仪再次称帝时,庄士敦已离开中国。所以庄士敦并非“帝师”(他当溥仪老师时,溥仪已非“帝”,且溥仪再次称帝为伪号),他只被象征性地赐予过“一品顶戴”,并无实际意义。

庄士敦一生经历丰富,给溥仪当老师只是其中不长的一段时光。此前,庄士敦作为大英帝国官员,曾被英政府授予“高级英帝国勋爵士”。像当时许多英国殖民地官员一样,他也对博物学特别有兴趣,本书便是他的一本博物学方面的著作。

1906年上半年,庄士敦从北京,靠骑马和步行,穿越了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一直来到缅甸的曼德勒,并重点记载了我国西南地区的地理状况、自然风物、人文环境等。

这种旅行长散文在当时英国颇为风靡,体现出巅峰时期英帝国对未知领域的强烈好奇心,即:凡事不能只停留于书本和传闻,而是要亲自去体会。正如本书中所写:“生活在打箭炉的这段时光让我意识到,西方世界很多相关的传闻都是靠不住的。西藏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封闭,这里的人同样渴望了解外面的新鲜事物,对来自远方的人始终保持着友善的态度。”

与同时期英国的旅行写作近似,本书也特别强调细节观察的准确性,对陌生物的描写常不吝笔墨,让人感到有些汗漫、累赘,且为追求文学性,观察多停留在感觉层面,有些浅尝辄止。本书随起随兴,不特别追求思想的一致性和整体性,从中颇可见庄士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这些记录对后人认识历史有一定帮助。

究竟谁是慈禧太后

晚清史:《慈禧太后》

作者:(英)萨金特

出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慈禧其人拥有让想法变成现实的技巧,意志坚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能够面对现实……慈禧设定目标时非常务实,也不乏将目标变成现实的智慧。虽然这个人对大清帝国的统治处处尤为常规,却仍然不失为一位成功女性。”这是英国作家萨金特在本书中给予慈禧太后的评价。

萨金特这么写有具体原因。作为畅销作家,总要跟着市场风向走。本书出版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普通英国人将回到常态生活中,重新对东方题材产生兴趣,但此时慈禧已去世近10年,要唤醒读者们对这一人物的好奇心,莫过于将其塑造成“铁腕人物”,这就必然要强调其成功、霸气的一面,以与读者自己的人生发生关联。

本书的优点在于作者排除了大量传言,力求真相,但萨金特所引材料主要来自西方人的观察和报道,不乏对东方的刻板印象,比如“慈禧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晋级,主要应该归功于她的美貌,对性格软弱有多愁善感的咸丰皇帝而言,慈禧的美貌是无法抗拒的”。

本书对戊戌变法过程的描写基本错误,作者绘声绘色地称,在最紧张的时期,慈禧太后非常恐惧,以至身边总是携带着30名护卫,这简直把慈禧写成了黑社会的女帮主。倒是涉及西方材料的部分比较准确,比如当时西方媒体对康有为的评价激烈对立,既有人说他是变革者,也有人将他说成是野心家、骗子。

本书对于研究慈禧太后的形象变迁史有突出价值。

西方关于慈禧太后的传记颇多,初期较主观,后期则日渐接近事实。主观性的产生与资料不够开放有关,也与当时西方对东方的刻板印象有关。在相当时期,西方人眼中的慈禧太后是一个妖魔,有一定能力,本质上却既无知又恶毒。这种看法反向输入到国人,成为“全人类都这么看”的佐证,一定程度上也对我们的评价产生影响。

通过慈禧太后的形象建构史,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是层积的”这句话。

懂得美,也需要启蒙

通识:《人文通史》

作者:(美)本顿

出版:中信出版社·见识城邦

春节期间最热话题之一,莫过于《流浪地球》的风靡,令人惊讶的是:一部娱乐片竟引来不同意见的激烈对立。

在多元化时代,意见不同是常态,在绝大多数议题上,必然是50%的人支持、50%的人反对,彼此相差不过10-20%而已。

如果你是40%之一,千万不要坚信自己是掌握真理的“少数人”;如果你是60%之一,千万不要坚信“所有人都这么看”。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冲出这些幻觉的人少之又少。

胡适曾说,宽容比自由更重要。换言之,在今天,独立思考、自由精神是可贵的,但“培养多元社会生存的能力”可能更可贵,这就需要更多去阅读通识类的书,从中体会到:人类社会从来是多线索演进,不同意见都有自己的空间,彼此激荡,才是安全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福祉的最大化。

本书专注于艺术,特别是视觉艺术,它并未梳理出一条演进的脉络,而是像画廊一样,呈现出不同文明在不同时期的灿烂,并将它们视为全人类共同的成果——人原来是这样的爱美的动物,我们竟然能创造出这样丰富的美。那么,我们就该想想:为什么我们要拒绝美?我们有必要为审美而激烈争吵吗?

世界自有其美好,得到的,不必傲慢,强制别人也能看到;没得到的,也不必冷漠,强制别人也看不到。

本书虽然面向的是中学读者,但考虑到我们的基础教育只重科技、极少人文,则本书其实适合所有人启蒙之用。

我们离诺贝尔经济学奖还多远

学术史:《引进西方经济学40年》

作者:方福前等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改革开放40年,也是引进西方经济学的40年。

通过引进,我们对市场的运作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提供了理论准备,也为我们持续4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助力。

一般来说,从引进,到消化,到吸收,再到创造性的发展,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学术发展历程。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前几个环节有一定成功经验,后者仍存差距。

在国际经济学家的排名中,很少有中国学者的排名能进入前200名,即使被称为“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华人”的杨小凯,虽然得到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关注,不排除有获奖的可能性,但严格来说,他的理论并未发展成为主流理论,真正学习和了解它的人并不多,这意味着,我们还没能为现代经济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而当下我国的经济学学者中,很少有人能达到杨小凯的高度。这意味着:我们离诺贝尔经济学奖还很遥远。

40年积累,为何能面壁却不能破壁?

一方面,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更偏实用,各种智库急于兑现,基础理论的研究上不够扎实。

另一方面,可能在引进和学习上仍有很大不足,相关学者人数依然太少,很多人还没学到位,就匆匆去各种媒体上发表意见,有浮名而乏实绩。

回望过去40年艰难的引进之路,反思未来之路,这或者就是本书价值所在。

文/唐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