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Antarctica)是位於地球最南端的大陸,也是最寒冷的大洲。儘管看上去都被冰雪覆蓋著,其實南極洲的面積還是相當大,其陸地面積達到1239萬平方公里,大陸邊緣的冰面積為158萬平方公里。

圖註:今天的南極洲輪廓,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南極洲並不是憑空變出來的,也不是一直在今天這個位置上的,它與其他大陸一樣都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

在很久很久之前,南極洲曾經是岡瓦納古陸的一部分,這片廣闊的大陸包括有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亞、印度和南極洲。在距今5億年之前的寒武紀時期,當時的南極洲位於赤道附近,其西部甚至達到了北半球。

圖註:距今5.14億年前寒武紀的地球,圖片來自網路

到距今3.9億年前的泥盆紀時期,岡瓦納大陸開始向南運動,南極洲也向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移動。

圖註:距今3.9億年前泥盆紀時期的地球,圖片來自網路

到距今2.6億年前的二疊紀晚期,岡瓦納大陸不僅繼續向西運動,而且發生了偏轉,使得南極洲靠近地球最南端,當時南美洲、非洲、印度板塊和澳大利亞還與南極洲連接在一起。儘管位於高緯度地區,可南極洲的氣候並不寒冷,也沒有冰雪,因為二疊紀時期的氣候炎熱乾燥。

圖註:距今2.55億年前二疊紀時期的地球,圖片來自網路

進入侏羅紀時期,原來相連的陸地開始分裂。距今1.6億年前,非洲與南極洲分離。距今1.25億年前,印度板塊與南極洲分離。到白堊紀結束時的6600萬年前,南極洲依然與澳大利亞相連,當時南極洲的氣候屬於亞熱帶氣候,生活著恐龍和其他動植物。

圖註:冰脊龍(Cryolophosaurus),生活在1.9億年前的南極洲,圖片來自網路

圖註:距今6940萬年前白堊紀時期的地球,圖片來自網路

距今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南極洲與澳大利亞分離,也就在這個時期,隨著地球氣溫的下降,南極出現了冰川。

圖註:始新世時期的地球,圖片來自網路

圖註:3500萬年前的南極,沒有冰蓋,更多的是綠色和生命,圖片來自網路

距今2300萬年前,隨著德雷克海峽的出現,南極洲與南美洲分離,成為四周被海洋包圍的大陸。就在從這個時期開始,南極大陸的氣候不斷變冷,冰雪覆蓋了原來的森林,最終變成今天這個冰封的大陸。

簡單總結一些:南極洲曾經屬於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而且位置靠近赤道。在之後5億年的時間裡,它運動到南極點而且與曾經相連的大陸分離,最終變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關於南極陸地的由來的理論主要來自於「大陸漂移學說」,這是由德國氣象學家和極地探險家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提出來的。

「大陸漂移學說」

根據這個學說,地球上分散的大陸最早其實是連載一起的。後來發生了地殼運動,於是大陸分裂了,並且開始漂移,最後逐漸形成地球現在的樣子。

大約在5億年前,地球赤道附近有3個大陸板塊,大致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剩下的大陸則分佈在南半球連接在一起。又過了大概1億年,各個板塊通過漂移和碰撞,地殼運動,合併在了一起,成為了一個「聯合古陸」。之後,「聯合古陸」一分為二,北面:勞亞大陸,南面:岡瓦納大陸。南極就是來自於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


南極洲陸地是地球的高速旋轉聚集起來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