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1日,美國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公佈了NASA 2020 財年預算,總計210.2億美元的撥款相比較美國國會在2月15日批准的NASA 2019 財年預算撥款法案的215億美元預算減少了4.8億美元,其中爲載人深空探索領域撥款107億美元,佔到將近一半的金額,足見對該領域的重視,與此同時,“可負擔”、“可持續”、“可重複”也成了財年預算乃至NASA後續發展的關鍵詞。

NASA 2020財年預算申請(單位:億美元)

(一)“空間發射系統”上面級被砍,商業力量成爲重要備選

預算申請中最大的焦點是提議推遲“空間發射系統”(SLS)Block 1B 版本的研製,火箭原本打算通過用更強大的“探索上面級”(EUS)來取代首飛中使用的“過渡型低溫上面級”(ICPS),藉助性能提高後所帶來的“共乘”能力,利用1B型SLS來發射其月球“門戶”設施的各個組件。目前,按預算文件,上面級研製工作面臨延遲甚至“夭折”,“門戶”建造組件將改由SLS和以競標方式採購的商業火箭共同提供發射服務。

預算文件指出,這一辦法將會加速實現對美國探索目標至關重要的商業月球運輸能力,並加快月球探測進度。後續NASA可能將回歸SLS的初始版本、並保證其與“獵戶座”飛船的年度飛行頻率。”根據預算,探索任務-1(EM-1)現計劃於21世紀20年代初進行,已經與此前預計的2020年發射有所延遲。總體上,預算爲SLS項目申請了17.8億美元,比該項目2019財年所獲經費少了約3.75億美元。

預算擬爲“木衛二快船”任務撥款6億美元,使之能在2023年發射。不過,NASA計劃使用商業火箭發射這項任務,稱此舉“會節省超過7億美元,讓NASA有經費來開展多項新的活動”。2019財年預算申請也曾提出用商業火箭來發射“木衛二快船”,但國會在終版撥款法案中要求用SLS來發射。

(二)削減地球科學預算,砍掉教育領域預算

預算再次試圖砍掉NASA其它一些項目。預算案沒有爲“寬視場紅外巡天望遠鏡”(WFIRST)項目申請經費。WFIRST是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之後的下一項天文學任務。NASA 2019財年預算案也曾提出砍掉這項任務,但國會最終仍爲其提供了經費。NASA預算文件明確要砍掉“氣候絕對輻射與折射率觀測臺”(CLARREO)和“浮游生物、氣溶膠、雲、海洋生態系統”(PACE)兩項地球科學任務,這兩項任務在2018和2019財年申請中也曾提出要砍掉。

2020 財年預算案申請停止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STEM,原教育辦公室)撥款。NASA在其2018財年、2019財年預算申請中砍掉教育領域預算,但引發了國內的強烈爭議,國會在之後的一系列撥款法案、綜合開支法案中均恢復了對“教育”領域的投資。特朗普政府認爲,教育辦公室在執行整個NASA的教育戰略方面存在問題,其功能也與NASA其它一些部門有所重複。奧巴馬政府曾在2012、2013和2015財年預算申請中提出削減NASA教育領域的預算,但每次均被國會駁回,並重新爲“教育”領域恢復分配了預算。目前,2020財年NASA“教育”領域的去留問題和具體預算尚待國會最終定奪。

(三)聚焦深空探索,推進“門戶”項目發展

預算案中還提到了一些新計劃。一項計劃申請3.63億美元,以便開始研製大型月球着陸器,用於向月面運送貨物,並最終用於運送人員。NASA最近就此類着陸器研製向工業界發出了論證工作招標文件。預算案還包括了一項火星樣品回送任務的經費。這項任務將會收集由“火星2020”漫遊車事先儲放的樣品並將其運回地球。根據NASA發佈的一份資料,這項任務最快將在2026年實施。

2020財年預算案爲繼續開展“門戶”項目申請了8.21億美元。經費將用於支持繼續研製“門戶”的首個艙段,即“電力與推進組件”(PPE)。該艙將爲“門戶”在地月空間機動提供先進的電推進,併爲其它組件提供電力。NASA目前正在對工業界提交的建設項目投標方案進行評估,預計會在5月之前做出選擇。

由於1B型SLS研製工作可能面臨延遲,NASA計劃採用商業發射服務來單獨發射這些艙段,3月11日NASA局長布萊登斯汀介紹新財年預算申請時談到了“門戶”研製工作,還給出了“門戶”設施的一幅最新示意圖,上面標出了潛在國際夥伴可能會承擔的研製工作。將由NASA提供的包括“電力與推進組件”以及一個居住艙和一個利用艙。歐空局擬研發“提供燃料補加、基礎設施和通信系統”的一個艙段,縮寫爲ESPRIT。加拿大航天局擬提供“門戶”的機器人系統,而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擬提供一個含有對接節點的“多用途艙”。歐空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還會提供另一個居住艙,JAXA和NASA則會負責後勤補給運輸。

“門戶”結構概念圖

3月11日, NASA還公佈了負責監督國際空間站管理工作的“國際空間站”多邊協調委員會(MCB)的一項聲明。聲明稱,“在一個更廣泛的載人探月開放架構下,MCB認同‘門戶’是關鍵的下一步”;“在各方几年的廣泛研究並最終成功地進行了技術評估後,MCB贊成繼續開展‘門戶’建設的方案”。儘管各方明確表示有意願加入,但迄今爲止只有加拿大已正式決定參與該項目。此外,歐航局有意提供ESPRIT艙段,並正在研究能否參與建造一個國際性居住艙,最終決定將於近期做出。

(四)加快“國際空間站”商業化進程,扶持商業航天發展

2020財年預算案沒有提及停止爲“國際空間站”提供聯邦撥款。預算文件稱:“到2025年,本預算預計國際空間站以及新的商業設施和平臺上會出現商業能力,以延續美國在地球軌道上的存在。”預算案沒有爲新的“通信服務計劃”申請經費。該計劃擬採購商業通信服務來回傳NASA科學任務的數據。

NASA副首席財務官安德魯·亨特對此表示,政府絕不會關閉空間站,但他們的設想是聯邦政府不會再繼續運營“國際空間站”,NASA目前正在建設一個商業項目,以尋找商業公司和合作伙伴來接管“國際空間站”的運營。不僅僅是 NASA,白宮對於財政預算的“精打細算”正在促使美國航天“商業化”的浪潮愈加洶涌,甚至有從近地軌道向地月空間及月球項目擴張的趨勢。

來源:中國載人航天

作者:王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