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阿拉善盟如何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記者專訪了阿拉善盟委副書記、盟長代欽。

  代欽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高屋建瓴、高瞻遠矚,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具有極強的思想性、指導性、實踐性。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體現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深刻認識和把握。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拓展和延伸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爲我們進一步做好生態保護建設工作作出了科學指引。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闡釋和指明瞭內蒙古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是爲內蒙古量身定做的行動指南。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圍繞“幹”字、聚焦“實”字,體現了黨中央對今年工作的部署要求,是各級各地政府做好今年工作的行動綱領。

  代欽說,阿拉善盟地處自治區最西端,是祖國北疆生態防線的最前沿,生態保護建設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大力實施藍天碧水淨土行動,加強自然保護區和重點區域環境綜合整治,紮實推進烏海及周邊地區環境治理,賀蘭山地區57家洗煤廠全部拆除、歷史遺留的67個井硐全部永久封閉,胡楊林保護區退耕9885畝,重點礦區治理恢復國土面積100多平方公里,額濟納綠洲東居延海再現碧波盪漾的美麗景象,西居延海過水麪積達50平方公里,乾涸600多年的黑河古河道通水浸潤。深入實施重點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程,打破200毫米以下降水地區不能飛播造林的定論,每年營造林百萬畝以上、草原保護建設1500萬畝以上,全盟生態環境實現了“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重大轉變。

  我們堅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發揮優勢和補齊短板一起做、調整存量和做優增量同步抓,集中精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優化一產、提升二產、做大三產,優勢特色農牧業煥發新生機,煤、鹽化工等傳統產業迸發新活力,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天然氣、口岸經濟等新產業孕育新動能,文化旅遊業成爲新支撐,產業結構更優更綠更輕,全盟經濟實現了傳統粗放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轉變。我們堅決守好生態底線,實施最嚴格的生態文明保護制度,三旗全部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加強生態文明政策宣傳引導和貫徹落實,使“保護好27萬平方公里國土的生態環境,就是我們對國家、自治區最大的貢獻”成爲普遍共識。

  探索推行以產業化和社會化方式推動生態治理,把發展沙產業作爲推動綠色發展的關鍵一招,將草原補獎、公益林補償等政策與沙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建立烏蘭布和生態沙產業示範區,建設梭梭肉蓯蓉、白刺鎖陽、黑果枸杞“三個百萬畝”產業基地,推動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農牧民參與的良性循環,30%以上的農牧民從沙產業發展中受益,累計人工種植梭梭508萬畝、接種肉蓯蓉76萬畝,圍封種植白刺308萬畝、接種鎖陽24萬畝,全盟生態環境實現了“要我保護”向“我要保護”的重大轉變。

  代欽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阿拉善盟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切實把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變爲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構築祖國北疆萬里綠色長城的生動實踐和實際成效,使生態成爲農牧民羣衆最普惠的福祉、綠色成爲美麗阿拉善最美麗的色彩。要按照“不動搖、不鬆勁、不開口子”的要求,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推進烏海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胡楊林、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集中治理,持續鞏固騰格里環境整治成效、保護搶救黑河下游額濟納綠洲爲重點,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重點抓環境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深入實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三北防護林等重大生態保護建設工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努力打造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要按照“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爲導向”的要求,堅決守好“三區三線”紅線,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以項目建設爲抓手,不斷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積極推進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和烏蘭布和生態沙產業示範區一體化發展,推動煤鹽化工、精細化工等優勢產業做大做強,特色沙產業跨越發展。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建設國際旅遊目的地、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推動外送上海廟通道160萬千瓦風電項目落地實施,建立額濟納北山礦業集聚開發區,以策克爲樞紐打造自治區開發開放試驗區,力爭烏力吉口岸年內通關過貨,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努力走出符合阿拉善實際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要按照“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繼續打好脫貧攻堅戰”的要求,紮實推進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堅決打好鄉村振興第一場硬仗。將“精準”二字貫穿始終,對錶對標、查漏補缺,抓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切實鞏固脫貧成效、擴大攻堅戰果。要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要求,從大處着眼、細處着手,抓好盟一中遷址新建、健康阿拉善建設等重點民生工程,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完善安全生產常態監管、應急救援長效保障體系,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加快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盟,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按照“過緊日子”的要求,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減少“三公”經費支出,從點滴做起,厲行勤儉節約,堅決完成“除重點和剛性支出外,其他一般性支出按10%壓減”目標。加強政府債務限額管理,落實各項化債措施,堅決完成政府債務和“十個全覆蓋”工程外直接相關債務年度化解任務,以矢志不渝的戰略定力、務實重乾的工作作風推動阿拉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爲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貢獻力量,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文/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劉宏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