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漢惠帝劉盈在漢朝歷史上的存在感很低,一來是因為他在位時間很短,只有七年,二來是因為他在位期間呂后大權獨攬,他基本就是一個傀儡皇帝。

但是漢惠帝也並非一無是處,他在位期間還是幹了幾件非常有作為的事情。比如他剛一繼位,便立即下詔恢復原來的十五稅一的稅收政策,大大減輕了百姓身上的負擔。劉邦在位期間,天下尚不穩定,西漢對內要蕩平賊寇,對外要抗擊匈奴,這是一筆昂貴的軍費開支,所以劉邦採取了增加稅收的政策。

等到劉盈繼位時,內亂平定,與匈奴也和親成功,天下沒有戰事,劉盈便採取輕徭薄稅,休養生息的政策,加強了西漢的政治穩定。不僅如此,劉盈鼓勵農耕,對於收成好的農戶免除稅收,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

為了增加漢初的人口,劉盈大力提倡早婚早育,凡女子滿十五歲不出嫁者,就要增收五倍的人頭稅。劉盈還大大降低了對於商人的限制,促進商業的發展,增加了國家收入。這項政策的實施,表明劉盈在柔弱的外表之下,有一顆超前敏銳的心,要知道劉盈之前,幾乎每一位君主都非常排斥商業。

劉盈還有一件事做的非常漂亮,那就是廢除了「挾書律」。「挾書律」是秦始皇在焚書坑儒時實施的一項法令,除了允許官府有關部門可以藏書外,民間一律不得私自藏書。漢初基本上仿照秦制,包括「挾書律」,劉盈有如此魄力廢除這一嚴重禁錮人們思想的禁令,大大促進了西漢的文化繁榮,委實令人眼前一亮。

「挾書律」的廢除,解除了儒家思想的封印,為日後漢武帝「獨尊儒術」提供了前提條件。除此之外,劉盈還對長安城進行了全面的整修擴建,完工後的長安城雄偉壯麗,頗具帝王氣象,完全可以媲美羅馬都城。

人品上劉盈更是沒的說,這裡只說一件事。當年戚夫人和呂后爭儲,呂后懷恨在心,劉邦死後,呂后召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劉如意進宮,欲除之而後快。劉盈為了保護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與其同喫同住,幾次三番阻止呂后下手。

這事若擱別的皇子身上,別說保護了,恨不得自己的兄弟都死光了纔好,要知道,劉如意當年差點搶了他的皇位啊!雖然最終劉如意還是沒有逃脫呂后的毒手,但從此事中可以看出,劉盈寬容仁厚,他或許不是一個出色的皇帝,但至少是一個好人。後來,呂后將戚夫人殘忍的做成了人彘,某天帶著劉盈參觀她的傑作,劉盈看到戚夫人的慘狀後放聲大哭,對呂后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此後劉盈萬念俱灰,終日飲酒作樂荒廢朝政,不久便駕崩了。

現在很多人覺得劉盈懦弱無能,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在他們看來,一個出色的皇帝就應該像秦皇漢武那樣,雄才大略,殺伐決斷,甚至是心狠手辣。劉盈的性格的確不夠強悍,但若說他懦弱,我也不敢苟同,悲天憫人,真誠友善並不代表懦弱。

從蕭規曹隨到護弟狂魔,再到對母后出言不遜,從此自暴自棄中不難看出,劉盈絕不是懦弱。他可以妥協卻一定要扼守底線,如果你一定要突破他的底線,那麼好,老子不陪你玩了。他有他自己的方式,如果他活的長一些,如果他的母后也願意放權,或許他可以成為宋仁宗、明孝宗式的賢君仁主。

我是西嶽頑石,一個放浪形骸的歷史神侃手,一個狡猾多變的腹黑腫裁,一個半打節操的現實教主~~~


劉盈治國靠的人是平陽侯曹參。曹參是西漢開國功臣,是繼蕭何之後漢朝的第二位丞相。他本是沛縣的管理監獄的小吏,是蕭何的下屬,與劉邦早早就相識。公元前209年,他從沛縣跟隨劉邦起兵反秦,之後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戰役他都參加了,可謂是身經百戰。他擁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曾經帥兵攻下了兩個國家,一百二十二個縣,活捉了魏王豹,斬殺了項羽大將龍且,單從數字上我們就能看出,曹參是個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為大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稱帝後,他被封為平陽侯。

公元前193年,一代名臣蕭何病逝,他臨終前,向漢惠帝劉盈舉薦了曹參做繼任的丞相。蕭何有識人之能,大漢開國功臣那麼多,為什麼他單單只舉薦曹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曹參除了有軍事才能之外,還有治國之才。曹參當上丞相後,採用黃老無為之術治理國家。他找了一些厚道之人,原封不動的將蕭何時制定的一切繼承下來,做丞相三年,他幾乎沒有過任何自己的主張,一切照舊。他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慵懶的丞相了,但是慵懶的背後,卻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公元前190年,曹參病逝,被謚為懿侯,他的子孫承襲了他的爵位,


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劉盈如何治理國家,其實對於劉盈而言,治理國家對他來說根本就不是他所喜歡也不是他所擅長的,而他之所以安穩的坐在皇位,主要還是靠兩個人來為他處理國事。那麼是哪兩個人呢?

呂雉劇照

第一個自然是他的母親呂雉呂太后了,雖然我們知道呂雉這個人有點心狠手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政治能力確實非同一般,在劉邦稱霸統一的路上幫助了他很多,所以即使到最後劉邦成了皇帝,雖然對呂雉有些畏懼,也不滿她很多做法,但是卻也不得不步步退讓。所以有了呂雉在他後面為劉盈治理朝政,延續黃老的修養生息之策,確實對當時社會的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曹參像

第二個人就是曹參了,這個人在劉邦時期就立下過很多功勞,也是由蕭何臨終指定的丞相,蕭何這個人我們應該知道,他看人十分的準,韓信就是他極力推薦給劉邦的,而曹參上任之後完全沿用蕭何之前的政策,他覺得自己不如蕭何,就不必自己在搞別的東西出來了。所以他依據蕭何的政策也是協助劉盈把國家治理的很好。

正是依靠這兩位,劉盈在位期間雖然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但是也沒什麼過錯。


前朝忠臣輔佐,後朝有老媽主政。把持朝政的作舊是沛縣集團的功臣們。

孝惠時,沿襲劉邦蕭和己制好的章程,,呂后承劉邦,曹參遵蕭和,相依承而發展,著重與民休息。孝惠幾乎成了甩手掌櫃。

呂后把兒子嚇得不輕,後宮安排也讓他心灰意冷,所以,遁入後宮,縱情聲色,英年早夭,實在是上天不佑。

孝惠在位時,天下相對安穩,垂拱而治,四海太平,國力逐漸上升。也不算昏君。


劉盈除了性格有些微的軟弱之外,幾乎沒有什麼毛病。不過有心之人向呂后這樣的,就會利用劉盈的軟弱,把控朝綱。由於劉盈任曹參為相,他繼續實行劉邦在位時的修養生息的政策,一上位就開始為百姓做好事,下詔書恢復了原來實行過的十五稅一的政策,減輕了百姓因匈奴戰爭引起的負擔。劉盈鼓勵農業的發展,積極促進人口增長。對於商業,劉盈採取了放鬆的政策,古代都是重農抑商,但是劉盈認為商業同樣是國家經濟的一部分,應該共同發展,於是放寬了界線。在思想方面,劉盈廢除了「挾書令」,使得國家的儒學文化和其他文化迅速繁榮昌盛起來。


其實更多的還是呂后掌握著政治!

因為當時劉盈即位之後,呂后也是一個有心機的女人,也是想要大權

更多的時候,劉盈還是繼承劉邦的政策?


劉邦當皇帝時聽說商山四皓多少有點才藝,他想請四個老頭下山輔佐自己可是死老頭死活不來,後來劉邦咋看劉盈咋不順眼想廢太子結果沒如願,呂后知道劉邦有廢立的打算讓自家兄弟去請商山四皓,諸呂可沒劉邦有耐心來去輔佐劉盈老子把你們放血,這商山四皓也不是頑固不化還是去輔佐劉盈了,劉邦有一次宴請王公大臣看到劉盈後面跟著商山四皓,問張良這四個老頭是誰張良說是商山四皓,劉邦想我請都不來看來兒子比老子有能耐的多…


這個時期"真正的掌權者是呂后,治國理念和方針主要是黃老之學,無為而治,修養生息的方針。


管理不了啊。從漢朝建立之初就是休養生息,需要的讓民眾安心養活自己,讓國家富裕。外面匈奴太強大,只有忍讓。更何況又孝順,國家掌握在老媽手裡,實在空有想法,沒有作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