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本篇有暴雷,並且略過所有講者所舉的例子,只針對此演講所提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作說明及心得分享,若想聽強而有力的論證建議去網路上找演講影片來聽。

 

 

講者在一開始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幫助我們理解難以掌握的未來

我們可以從這句話推敲出幾個重點:既然「難以掌握」,就代表其中含有許多不確定性。代表著我們無法以少數學科能力或是單一制度來評斷一個孩子的未來、代表著在摸索這個難以掌握未來的同時我們會犯錯、會覺得挫敗都是「很正常」的。講者用這個開頭為接著他要說明的幾件事情埋下伏筆。

 

接著他提到:如果你沒有犯錯的心理準備,就永遠不可能發揮獨創性。

這邊我們可以問兩個問題:為甚麼要「準備犯錯」才能有獨創性?以及為甚麼需要「獨創性」?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甚麼要有心理準備犯錯?

講者在開頭提到教育的目的時,告訴我們未來是難以掌握的,並以「難以掌握的未來」為主軸開始延伸各種問題而後一一解答。為甚麼要有心理準備犯錯?第一,正因為未來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我們會去嘗試、去犯錯、去跌跌撞撞,才能夠在犯錯過後將這個難以掌握的未來掌握住。

而第二個原因,就是講者主題所強調的「獨創性」。獨創,意謂著前所未有。既然是前人所沒有做過的,自然沒有經驗可以參考,從idea的發想、構思到執行都必須靠自己去摸索,而過程同樣是充滿不確定性。如同我上一段所提到的,只要我們不能確定如何經歷才一定成功,「犯錯」就是必然的。

 

第二個問題:為甚麼需要獨創性?

而這個問題的答案講者接著為我們說明了,先從公立教育的目的說起。

 

公立教育的目的是甚麼?製造大學教授。

聽到這裡的時候,我思考了一下,而目前為止我還不知道答案為何。講者所說的「製造大學教授」指的是製造「學術研究為導向的人」還是是他之後所提到的,因為大學教授非常地有地位、聲望,造成家長一窩蜂希望自己孩子可以成為這樣「有聲望地位的人」?

 

我想大部分人應該會認為講者說的是「有聲望地位的人」,畢竟講者有說明到教授在人們眼中的評價。而我之所以會覺得是不是也是指「學術研究為導向的人」是因為,講者在之後有提到智力的三個特性

  1. 多樣性:智力可以以各種不同面貌呈現,好比音樂、舞蹈等。
  2. 充滿活力(原諒我找不到合適的詞彙):智力是靠各種不同意見(領域)相互激盪所產生的
  3. 獨特性:智力產生(激盪)的過程是獨一無二的。

 

而第一點的「多樣性」便讓我有了講者指的是否也為「學術研究為導向的人」這樣的想法。因為過於重視某些學科、以少數學科能力當作一個孩子智力的評斷標準,這也是講者所斥責的,而當今並非所有孩子都適合走上學術研究這條路。這同時也點出了普遍學生的錯誤觀念:念研究所就一定比較好嗎?

不過因為不是本主題所要討論的重心,就不多做闡述。

 

總之大學教授實質所指為何,先讓我打個問號,歡迎有任何想法的人留言交流這個問題的答案,筆者虛心受教。

 

而後講者帶出了,因為公立教育的目的長久以來沒有太多的變動,而因應工業革命、人口爆發、經濟科技的快速發展所導致的「文憑膨脹」的現象,我們是時候應該要改變教育體制了。

 

聽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有同樣的問題想問:如何改變?

針對這個問題,講者提出我們需要改變「對智力的定義」。他提出了智力的三個特性,分別是多樣性、充滿活力的、獨特性,而這三個特性分別對應到現今我們對智力定義方式的不同。

  1. 多樣性對應單一性:智力應該有各種不同面貌,然而我們現今的教育體制卻用少數學科的成績表現來狹隘地定義了孩子的智力
  2. 充滿活力對應單一領域的專精(原諒我還是找不到合適的詞彙):智力應由來自各領域的意見(知識)相互激盪而產生,如同最近幾年正夯的「π型人才」。然而現今的教育系統仍以培養專精單一領域為主(雖然近幾年開始有不少大學積極轉型,但社會主流依然是專精單一領域。)
  3. 獨特性對應普遍性:每個人智力培養的過程都不一樣,然而現今的教育體制卻以統一的制度在培養所有孩子,甚至社會主流價值觀仍對那些走在體制外的孩子們投以偏見的眼光。

 

最後,講者下了一個令我動容非常的結論:「我們不見得能夠讓這些孩子們發光發熱,但我們要相信他們一定會的。而我們的工作就是提供他們協助。

或許每個想投入教育懷抱、致力於改變台灣教育現況的人聽了都會有想哭的衝動吧!我自己也是這個教育體制下的弱勢,從小喜歡畫畫,卻因為成績不錯而被扼殺了創意、夢想。當然不否認這或許是我能力不足,沒有勇氣為自己的夢想對抗所有阻礙,然而這又何談容易?比起勇敢追夢的人,我深信在這個世界上更多的是寧可放棄夢想的人、是白天的時候為了掙錢努力工作,夜裡不經意撇見或許是繪畫用具、或許是一把吉他,如潮水般的遺憾湧入長期壓抑的心中,最後仍只能嘆一口氣的人。

或許我們無法真的當上教育部部長去作出甚麼重大改革,但就如講者所說的,我們所要做的只是相信每個孩子終將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並給與他們幫助,這樣就夠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