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智能座艙設計創新?

mp.weixin.qq.com
圖標

內飾設計一直是汽車設計的重點模塊,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2019年汽車內飾座艙的發展趨勢。本文內容來自於19年1月份IQPC研討會。

市場和趨勢

  • 引入自主駕駛需要改變汽車工業的各個方面:新的商業模式、新的基本假設和範式、新的競爭環境、新的組織和協作模式、新產品和新技術、新技能和專門知識、新工具、新理解;
  • 在未來的技術發展中,變化是唯一不變的,這包括自動駕駛車輛;
  • 自動駕駛的驅動力是:擁擠,污染、低效率、傳統的原始設備製造商導致車廂內部不可改造、現有的公共交通、共享發展速度減慢;

  • 解決當今移動問題的解決方案有:更好的道路、節能車輛、移動技術、可轉換的機艙內部設備、開箱即用的解決方案、管理的車隊、汽車安全性;
  • 一項新的汽車技術通常需要20年才能完全進入市場,共享汽車將更早地將新技術推向市場,因為它們的壽命比私家車擁有的時間要短。因此,移動性作為服務將加速創新;
  • 在1920年,80%的駕駛是手動的,1960年我們達到了50/50,今天80%的駕駛是自動化的;
  • 今天,道路上4%的汽車擁有二級自治;

  • 根據一些專家的說法,到2020年,車輛在道路上的自主程度可能會達到5級,而其他專家則認為,這種情況永遠不會發生。因為總是會有某些(邊緣)問題留下來,而車輛無法處理這些問題;
  • 專家預計,2030年全球將有50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上路;
  • 未來需要小型車;
  • 第5級將不會由傳統的原始設備製造商推動,而是由擁有演算法的公司,如亞馬遜或谷歌;
  • 真正的創新是由用戶需求驅動的,而現有的用例、業務用例和設計興趣會導致偽創新和不一致;

  • 汽車空間、技術和家庭相互影響,融為一體;
  • 顯示器的適配率不斷增長。2012年至2020年,配備中央顯示屏的新車數量從25%增加到55%,儀錶盤顯示屏從30%增加到60%,平視顯示屏從5%增加到20%。

技術和產品

  • 5級自動駕駛將需要新的車輛概念;
  • 在可預見的時間內,核心駕駛活動仍將是駕駛艙設計的中心;
  • 自主駕駛和電氣化加強了生命跨度的戰鬥:電子設備、電池、計算能力、車輛內部和外部的長生命周期;
  • SNAP的概念將還能使用的部件從長期使用的部件中分離出來,底盤是共享的,吊艙是個人擁有並服務於一個專門的目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共享座艙。ECO系統包括雲服務、支付過程、訂單流用戶、訂單執行用戶。基礎設施完備的服務平台和操作平台。商業模式可能包括「蘋果方法」(擁有核心組件、創建衛星生態系統)、「亞馬遜方法」(創建一個開放的市場)、「谷歌方法」(構建)軟體平台,「Uber/Lyft方法」(固定單元平台),「階段性方法」(業務模式的進化發展);

  • 創新需要低複雜性和高價值才能被接受。例如,Blindsport監視器的接受率為88%,自動停車率為21%,技術需要傳遞價值且易使用;
  • 座椅將在自動駕駛汽車內部扮演核心角色,如果設計一個座位,要考慮舒適性,乘坐舒適性是用戶購車的一大關鍵點;
  • 在自動駕駛汽車中,座位可以彼此轉向45°到90°,以便進行最佳的交流;
  • 電動汽車需要新的空調、冷卻和供暖概念,因為電動發動機不會產生餘熱;
  • 汽車是我們最後真正擁有的私人空間之一;
  • 自動駕駛汽車的內部設備從零部件轉向用戶體驗和個人情感。情感化設計創造個人空間,這包括沉浸式的聲音體驗;
  • 觸摸屏將導致越來越多的屏幕和更多的功能。可用性可能有問題,可能會出現過於複雜的情況;

  • 產品和設計可以來源於材料,新材料出現在舊地方,新材料可能出現在新地方;
  • 目前顯示器經歷了一個進化的變化:更多的顯示,更多的功能。有了5級自動駕駛,顯示器將從信息轉換為娛樂;
  • 我們將在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中看到的數百萬像素將是對車載計算能力的嚴重挑戰;
  • HUD將轉變為AR HUD。AR hud允許將信息疊加到現實世界中;
  • 抬頭圖像的大小擋風玻璃嚴重影響儀錶板裝置的大小;
  • 當涉及到自動駕駛汽車與其他交通參與者溝通時,外部標誌將起到支持作用;
  • 共享移動性的新模式需要新的表面塗層,高性能塗層;
  • 新的客戶群尋求新的體驗,如綠色、增強和智能。

人機界面

  • 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過程需要深入了解用戶;
  • 在自動駕駛車輛中,使用者是核心,而不是司機或車主;
  • 技術引導用戶認知和價值觀;
  • 在自動駕駛汽車驗收中需要發展為信任;
  • 由於汽車是移動設備,一種獨特的用戶體驗將被創造在自動車輛上。這包括信任、降低焦慮和減少暈厥;
  • 信任和自由是自動駕駛的核心價值觀,自動駕駛需要重新設計用戶體驗;
  • 司機需要信任自動駕駛車輛,起初,信任度很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信任將得到迅速增長,目前我們還不清楚如何為信任而設計;

  • 信任取決於技術的有用性、可理解性和可用性。精確性和可靠性與技術建立了聯繫,他們創造了感知的控制;
  • 信任是一個交叉的文化問題:中國用戶對自主車輛的信任明顯多於德國或美國的駕駛員;
  • 將人類需求轉化為自主駕駛的馬斯洛金字塔包含了生理、安全、社會、尊重、自我實現等階段(自下而上);
  • 自主駕駛安全包括主動安全、被動安全和感知安全;
  • 在自動駕駛階段,用戶希望能夠全面實現車聯網,而汽車的內飾設計也將與家居設計相結合;
  • 汽車自主性的增強將減少人接管的數量和頻率,這將導致休閑時間的增加;
  • 自主駕駛將使車輛內部民主化;

  • 在自主駕駛中,機器到人的切換是最關鍵的情況;
  • 根據駕駛員和駕駛員自身的活動,交通堵塞情況下的切換時間(在交通阻塞時自動駕駛,司機以更高的速度駕駛)在1到12秒之間,這取決於駕駛員和司機的活動(ITS)。在75%的AL案例中,移交時間短於4秒;
  • 在一項特定的研究中,司機們的活動包括(從上到下)智能手機、觀看電影、與測試負責人討論;
  • 文化是不同人機界面方法的驅動力,應在設計和技術上進行調整。跨文化設計不僅僅是軟體的適應;
  • 跨文化人機界面設計方法包括:人機界面維度、文化變數、文化維度、用戶界面特徵、面向文化的設計方法;
  • 文化模型包括參數:外觀(顏色、字體、信息密度)、導航範式(層次結構、菜單樹、結構)、隱喻(圖標、聲音、符號)、心理模式。ELS(語境、認知風格、形而上學)、速度和互動頻率;
  • 文化不僅由國家、民族和地方亞文化決定,而且還取決於財富、教育和生活方式。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前瞻信息和權威專家普修的專業性建議,就留言聯繫我們吧!

圖片來自:Peter R?ssger:Report Interior Cabin Innovation for Automated Vehicles 2019

用戶調研 丨 HMI設計 丨 UE/UI設計 丨 HMI培訓 丨 HMI評測 丨 體驗諮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