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為北宋吳縝撰,全書共二十卷,初名為《新唐書正謬》,因該書主要為糾擿謬誤,並未做刊正之事,故改為《新唐書糾謬》。書成於元祐四年(1089年)。

該書主要以歐陽修《新唐書》為糾謬對象,尋其失誤,指陳條列,對書中以無為有、似實而虛、書事失實、自相違舛、年月時世差互、官爵姓名謬誤等二十目進行糾正。書中主要採用本證方法,以《新唐書》紀、表、志、傳自身之材料前後勘比質正,約舉出記載矛盾疏誤共四百六十條。糾謬大多言之有據,切中要害,頗有道理。糾錯之處較少,是一本值得參考的嚴謹治史之書。糾責失當處,不及全書的十分之一。研究唐朝歷史的,可結合《新唐書》閱讀,避免對唐史誤解。「糾謬」式著書不易,費功夫多,名聲不響,有「為他人作嫁衣裳」之累,能認真編著,精神可嘉,現代人該學!


雞蛋裏的骨頭值錢!


你好,這個不大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