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出塞作》

这首诗文出自唐王维!大致描写唐初期对吐蕃(西藏地区)作战的艰苦以及将士们的众志成城。大唐和吐蕃就像是“一虎一狮”的存在,世人皆知盛唐的威名,与唐军的风采。可吐蕃在(贞观—开元)这段时间也是兵强马壮。吐蕃长年盘踞西域,并经常进攻陇西一带。李世民怎能忍受有这样不老实的邻居!由于唐初李世民将战事面积铺展的太广,暂时没有余力对付吐蕃。

大唐战神的唯一败仗:薛仁贵征东战无不胜,征西却遭遇惨败

吐蕃也看大唐不顺眼,要不是有个碍事的唐朝存在,整个西域至陇西(西藏一直延伸至甘肃一带)都归自己所有。只不过双方都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引起大的战事。文成公主的出嫁暂时缓解的一定的紧张情绪,高宗李治时期松赞干布已经去世,吐蕃突然发动攻击,攻占大唐所辖十八州。李治被迫遣兵迎战。起初镇守西域将领是苏定方,可是李治时期朝廷派系倾轧。这位名将遭到排挤郁郁死在前线。接着又换了几个镇守将军,吐蕃首领芒松芒赞觉得唐朝内部的混乱有可乘之机。派遣名将论钦陵率领30万大军(联合其他西域部族的联军,后来又增加10万达到40万)李治赶忙将薛仁贵从辽东调往前线,希望这位绝世名将能给吐蕃一个迎头痛击。没想到啊!此战却是盛唐少有的惨败。

大唐战神的唯一败仗:薛仁贵征东战无不胜,征西却遭遇惨败

薛仁贵本是征东好手,被拉到西边作战也是“点兵上马”李治只给了他5万人马(后增加到9万)薛仁贵与郭侍封临时组成搭档,按照薛的本意是他率领5万战兵(类似突击兵)直捣黄龙,拿下吐蕃首都逻娑。战事就结束了!辎重留给小郭将军。可是薛仁贵一路走来实在太顺了。没想到自己的打算全被吐蕃论钦陵看破。吐蕃联军在乌海(鄂尔多斯、阿拉善)大唐行军必经之地驻守,将薛的计划全部打乱。没法子这位大唐名将也只能将军队全部收缩,组成战阵和吐蕃进行决战。由于人数上的劣势,薛仁贵排出的战阵完全放弃两翼,将郭侍封的辎重放在最后面,剩余兵马全部向中间靠拢。这在古代作战是大忌!放弃两翼意味着本方左右将没有屏障,对手可以从任何一侧包围,薛仁贵也很明白。只是唐军人数太少了,与其兵力分散还不如集结起来破其吐蕃一点,直取中军。薛仁贵也是有赌的存在。

大唐战神的唯一败仗:薛仁贵征东战无不胜,征西却遭遇惨败

论钦陵真不愧是吐蕃排的上号的将军,他并不与唐军主力接触,直接将联军(前文说过吐蕃40万大军有一部分是别的部落联军)留给大唐纠缠,亲率吐蕃雄兵绕到薛仁贵后方,轻易击溃小郭将军。大唐粮草辎重损毁,郭侍封也战死!薛仁贵见此情景当机立断率领残军逃到大非川。论钦陵将此地团团围住。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屈辱的与吐蕃“和谈”签下互不相范的条约后回到长安,四郡十三州被吐蕃得到(阿克苏、库车、吐鲁番等地)。

大唐战神的唯一败仗:薛仁贵征东战无不胜,征西却遭遇惨败

从现在的角度分析,薛仁贵战术也没错,只是他忽略了。自己从东往西进攻,大军处于“仰攻”随着行军距离的增加,高原反应也渐渐让多为中原人的唐军感到不适。加上郭侍封自身能力不足,没能给薛仁贵什么帮助,反而让老薛分心。兵力不对等固然是一方面,其实薛仁贵从心底也有点小看吐蕃,在他看来苏定方都能解决的事情,自己必然不会辜负李治的期望,不过事情完全出乎他的预料。回到长安后被削为平民,10年后病逝!

唐玄宗时期,高仙芝再次率大军卷土重来,经过约3年的苦战将吐蕃赶出小勃律,这些都是后话了。不过大非川之战也没伤及盛唐筋骨,反倒是吐蕃损失几万人马,此消彼长之下双方都安稳了十几年,潜心修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