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躲雕。護羌校尉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遼,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出塞作》

這首詩文出自唐王維!大致描寫唐初期對吐蕃(西藏地區)作戰的艱苦以及將士們的衆志成城。大唐和吐蕃就像是“一虎一獅”的存在,世人皆知盛唐的威名,與唐軍的風采。可吐蕃在(貞觀—開元)這段時間也是兵強馬壯。吐蕃長年盤踞西域,並經常進攻隴西一帶。李世民怎能忍受有這樣不老實的鄰居!由於唐初李世民將戰事面積鋪展的太廣,暫時沒有餘力對付吐蕃。

大唐戰神的唯一敗仗:薛仁貴徵東戰無不勝,徵西卻遭遇慘敗

吐蕃也看大唐不順眼,要不是有個礙事的唐朝存在,整個西域至隴西(西藏一直延伸至甘肅一帶)都歸自己所有。只不過雙方都有所忌憚,不敢輕易引起大的戰事。文成公主的出嫁暫時緩解的一定的緊張情緒,高宗李治時期松贊乾布已經去世,吐蕃突然發動攻擊,攻佔大唐所轄十八州。李治被迫遣兵迎戰。起初鎮守西域將領是蘇定方,可是李治時期朝廷派系傾軋。這位名將遭到排擠鬱鬱死在前線。接着又換了幾個鎮守將軍,吐蕃首領芒鬆芒贊覺得唐朝內部的混亂有可乘之機。派遣名將論欽陵率領30萬大軍(聯合其他西域部族的聯軍,後來又增加10萬達到40萬)李治趕忙將薛仁貴從遼東調往前線,希望這位絕世名將能給吐蕃一個迎頭痛擊。沒想到啊!此戰卻是盛唐少有的慘敗。

大唐戰神的唯一敗仗:薛仁貴徵東戰無不勝,徵西卻遭遇慘敗

薛仁貴本是徵東好手,被拉到西邊作戰也是“點兵上馬”李治只給了他5萬人馬(後增加到9萬)薛仁貴與郭侍封臨時組成搭檔,按照薛的本意是他率領5萬戰兵(類似突擊兵)直搗黃龍,拿下吐蕃首都邏娑。戰事就結束了!輜重留給小郭將軍。可是薛仁貴一路走來實在太順了。沒想到自己的打算全被吐蕃論欽陵看破。吐蕃聯軍在烏海(鄂爾多斯、阿拉善)大唐行軍必經之地駐守,將薛的計劃全部打亂。沒法子這位大唐名將也只能將軍隊全部收縮,組成戰陣和吐蕃進行決戰。由於人數上的劣勢,薛仁貴排出的戰陣完全放棄兩翼,將郭侍封的輜重放在最後面,剩餘兵馬全部向中間靠攏。這在古代作戰是大忌!放棄兩翼意味着本方左右將沒有屏障,對手可以從任何一側包圍,薛仁貴也很明白。只是唐軍人數太少了,與其兵力分散還不如集結起來破其吐蕃一點,直取中軍。薛仁貴也是有賭的存在。

大唐戰神的唯一敗仗:薛仁貴徵東戰無不勝,徵西卻遭遇慘敗

論欽陵真不愧是吐蕃排的上號的將軍,他並不與唐軍主力接觸,直接將聯軍(前文說過吐蕃40萬大軍有一部分是別的部落聯軍)留給大唐糾纏,親率吐蕃雄兵繞到薛仁貴後方,輕易擊潰小郭將軍。大唐糧草輜重損毀,郭侍封也戰死!薛仁貴見此情景當機立斷率領殘軍逃到大非川。論欽陵將此地團團圍住。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屈辱的與吐蕃“和談”簽下互不相範的條約後回到長安,四郡十三州被吐蕃得到(阿克蘇、庫車、吐魯番等地)。

大唐戰神的唯一敗仗:薛仁貴徵東戰無不勝,徵西卻遭遇慘敗

從現在的角度分析,薛仁貴戰術也沒錯,只是他忽略了。自己從東往西進攻,大軍處於“仰攻”隨着行軍距離的增加,高原反應也漸漸讓多爲中原人的唐軍感到不適。加上郭侍封自身能力不足,沒能給薛仁貴什麼幫助,反而讓老薛分心。兵力不對等固然是一方面,其實薛仁貴從心底也有點小看吐蕃,在他看來蘇定方都能解決的事情,自己必然不會辜負李治的期望,不過事情完全出乎他的預料。回到長安後被削爲平民,10年後病逝!

唐玄宗時期,高仙芝再次率大軍捲土重來,經過約3年的苦戰將吐蕃趕出小勃律,這些都是後話了。不過大非川之戰也沒傷及盛唐筋骨,反倒是吐蕃損失幾萬人馬,此消彼長之下雙方都安穩了十幾年,潛心修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