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姐有話說:

文丨來源:老虎財富(laohucaifu)綜合整理

版權歸原作,若有異議,煩聯繫後臺~!

金融圈生活方式發現者

來源:中國證券報、北京青年報

正值A股年報密集披露期,一年一度的“A股烏龍年報品鑑大會”拉開帷幕。

今年的參賽選手各顯神通:三夫戶外董事長年薪59億元;中航機電派送每10股少了5分……年報尚且鬧烏龍,平時的公告更不用說了,單位出錯、數字出錯、名字出錯,不一而足。這些“喝高了”的董祕們聯袂出演,爲投資者奉上一出A股的滑稽大戲。

1

三夫戶外:

董事長年薪59億元

這是三夫戶外3月14日晚發佈的2018年年報:董事長張恆的年薪將近59億元。難以置信!再看看右上角的單位,是萬元沒錯,小數點也沒點錯。

圖注:三夫戶外2018年年報

簡直逆了個天,投資者都震驚了,看看年報寫的,三夫戶外一年淨利潤也就503萬,合着這點毛利潤全給董事長髮工資了?這還不夠工資的零頭!

直到對比17年年報才真相大白,上面白紙黑字寫着,董事長張恆2017年年薪60.18萬元。據此推測,張恆18年的年薪應該是58.92萬元。年報誤把單位“元”寫成了“萬元”。

圖注:三夫戶外2017年年報

強中自有強中手,就在三夫戶外發年報的同一晚,菲利華年報顯示董事長年薪110億元!仔細一看,兩家都是絆在寫錯單位這個坎上。

圖注:菲利華2018年年報

兩家對待烏龍的態度也十分有趣:菲利華很快對年報進行更正。三夫戶外則一直拖到18日早間才發佈更正。在此期間,早有多家不明真相的媒體照着烏龍年報進行了報道。甚至有喫瓜投資者信以爲真,有羣衆質疑三夫戶外董事長:“你難道是企業界的范冰冰?”

菲利華的股吧如出一轍。

2

中航機電:

“高送轉消失術”

比起董事長年薪烏龍,中航機電使用的是“高送轉消失術”,原因疑爲“抄自己”抄順手了。

3月15日,中航機電披露2018年年度報告並表示,“以公司2018年4月12日總股本240575.56萬股爲基數,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轉增5股派0.25元(含稅),共派發現金6014.39萬元,轉增後公司總股本爲360863.33萬股,剩餘未分配利潤結轉下一年度。”

然而說好的不一樣,在中航機電董事會會議決議中,明確表示實際方案應爲“每10股派0.3元”,無轉增5股計劃。

當晚中航機電緊急更正後,股民當時就炸鍋了,有人調侃:對不起廣大股民,公司董祕今日喝高了……

股民回覆也帶着怒氣:

至於鬧烏龍的原因,坊間猜測稱,可能是工作人員“抄自己”抄順手了,因爲前三年,中航機電的利潤分配預案一直是“每10股轉5股”。今年忽然不“轉”了,董祕自己還沒“轉”過來……

3

抄作業都不會抄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一、名字都抄來了

2017年,由於大量上市公司發佈兜底增持公告,很多上市公司直接拿其它上市公司的公告當模板,結果,科陸電子“抄作業”,把公司名稱也抄成了奮達科技。

網友的評論恰到好處:這董祕複製粘貼都不走心。

二、股票名就是我家董事長

中國人講個低調,用創始人名字做股票名的不多。“張彥股份”算是其中一個。2018年2月,激智科技連喫三個跌停板,董事長張彥決意增持維穩。結果增持公告不知抽了什麼風,把他的名字放到了證券簡稱上。

當晚這家公司發佈更正,說“張彥股份”是錯的,這纔是我們正確的證券簡稱。大家一看,好啊,這不是你家證券代碼麼!鬧了半天你這簡稱代碼都是一樣的,蒙誰呢?

三、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

18年10月,廣濟藥業發佈三季報顯示,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56%至177.94%。但網友一算,明明是35.89%至77.94%嘛!這財務算賬都算不好,難道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

四、我們家大股東不要了!

2017年8月8日,藍盾股份發佈半年報顯示,公司前十大無限售條件股東名單中,第一大股東柯氏兄弟的名字已經消失。第二天,藍盾再發公告,表示柯氏兄弟仍然是公司第一大股東。

大股東:好,你們都不要我,我走……

五、我們經營員工食堂

濰柴動力2009年年報顯示,公司控股股東的經營範圍爲:“經營範圍:省政府授權範圍內的國有資產經營;對外投資;企業經濟擔保;投資諮詢;規劃組織、協調管理集團所屬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以上範圍不含國家法律法規禁止或限制性項目,需資質證書的憑資質證書開展經營)。”

然而到了2010年年報,卻發生戲劇性變化,公司年報則顯示爲,“經營範圍:前置許可經營項目:職工食堂;含涼菜;不含生食海產品、裱花蛋糕(有效期至2013年4月1日)。”

投資者詫異,濰柴控股集團什麼時候改賣涼菜了?

4

你可長點心吧!

信披工作固然繁雜,但畢竟牽涉千萬股民的利益,希望這些“喝高了”的董祕們務必長點心。

因爲在A股歷史上,粗心的後果遠不止被投資者嘲諷這麼簡單。

2013年8月16日11點05分,低位徘徊的滬指忽然猛漲,多隻權重股驚現鉅額買單,工行、農行、中行、招行、兩桶油等59只“超級大象”瞬間封漲停,上證綜指猛竄近六個點!兩市無不震驚!

這份超級大單來自光大證券的烏龍指,實際成交72億。涉及股票150多隻。

11點2分時,光大證券交易員下單時,發現有24個個股申報不成功,就想使用“重下”功能。結果這個沒被實盤驗證過的新功能發生錯誤,程序將“買入24個成分股”寫成“買入24組成分股”,一字之差,釀成大禍。爲此,光大證券付出了罰款5.23億,四名責任人終身證券、期貨市場禁入的代價。

血的教訓歷歷在目。有時,資本市場是頭喫人的猛獸。在你放鬆警惕時,誰能保證它不會轉身撲向你。

本文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