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

上篇回顾

精神病态者的注意力特性(上):经典论文与科普读物对照导读

接续上文:在这里先回顾一下《精神病态的注意力特性》上篇的内容

第一节:精神病态的注意力特性

· J.P.Newman

· Kevin Dutton


前言

本文为《精神病态者的注意力特性》的下篇。

在Kevin Dutton的著作中提到,很多情况下我们认为选择唯一,但实际我们有可能存在多种选择。

但如果是极端情况呢?比如,过去我遇到过的一些相对极端情境的提问:

「父母不理解我怎么办」

「如何平静的离开」「看不到希望了怎么办」

那么,当人陷入这样的思维模式时,可以采用什么做法,在低谷状态获得较好的发展?

本篇试图就各类极端情况下,人们大概率采取的战略,作出战术层面的总结。

内容包括:

第二节:极端情境下的选择:对第一节Kevin Dutton观点的补充解释

? 一选一

? 二选一

? 两种思维方式:挑战和漏洞利用? 精神病态倾向的大脑特性:高功能与低功能,最优解 VS 唯一解? 绝望感与宿命论? 沉没成本问题
  • 本文预计阅读时间20~30分钟
  • 对于有相关迫切需求的读者,建议直接收藏,需要时仔细反复地研读

注:本文不涉及抑郁症等临床疾患,只针对具体做法层面进行分析。


目录

第二节:极端情境下的选择

——对Kevin Dutton 「Dont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 一节的补充

2.1 极端情境:忘了说「不」

2.2 极端情境:『只此一途』是一种观念

2.3 思维方法:挑战与漏洞利用

2.4 极端情境:精神病态倾向的大脑特性

2.5 极端情境:最优解 VS 唯一解

2.6 思维障碍:绝望感与宿命论

2.7 极端情境:沉没成本判定

第三节:结尾

附录


第二节:极端情境下的选择

——对Kevin Dutton 「Dont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 一节的补充

导语

Kevin Dutton所讲的是一种看问题的思路。

但如果换是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读到Kevin Dutton这段话,估计就要笑了。

如果真的遇到选项少的可怜的情况,比如,「选或不选」的极端情形呢?

我们当然不可能在这里讨论选择啊,存在先于本质啊这样的哲学问题。

可能很多人觉得它们离自己很遥远,但极端情境是确实存在的,单从概率角度来说,虽然概率不高,但任何人有可能遇得上。

接下来讨论:极端情境下的选择

这一节是经验性的叙述,跟学术可能关系并不密切。

讨论范围不再仅限于精神病态,而会改换讨论的主语与情境:

  • 主语转换:精神病态 -> 所有人
  • 情境转换:通常情境 / 实验情境 -> 极端情境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会不可避免的穿插精神病态的举例,精神病态式的思维方式。在这里提起这些「无关的内容」,可能很多人认为这很突兀,但我相信,你很快会理解其中原因的。


2.1 极端情境:忘了说「不」

我准备向他提出一个他不可能拒绝的条件。 I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教父》

有的人看过一些其他的书面资料或者影像资料,可能第一反应会说:电车难题,让我作出选择,那我可以不选啊,我不选择,也不承担相应责任。

且不论「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极端情况下,可能人们连「不选择」这个选项都忘了。

为什么呢?

这里仅仅是作为补充说明,简单说说,具体的专业的内容,感兴趣可以了解(严格的说,这样的诱导,好的叫做社会实验,不好的叫做洗脑吧)。

因为一个人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想像力也是有局限的,能力更加具有局限性。

如果只想得到一种选项怎么办?

不说低功能精神病态者只看到「一选一」,即便普通人,也只能看到「只此一途」,比如,认知或情绪被操纵时:

「我可以拒绝」,仅仅是把「一选一」变成了「二选一」,极端情境变得没有相对没有那么极端,但也许在我们的观念中,可能两个选择都不是我们想要的。这时候,通过某些手段,比如情境诱导,从众心理等,在当事人心目中,「yes or no」就会变成:「yes」。

真到了让我们选择的时候,可能我们真就连「不选」这个选项也忘了(小声:这时候又该怎么办?)


2.2 极端情境:『只此一途』是一种观念

——「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只有一种选择」是一种观念

有的时候,在当事人主观视角看来(注意,主观视角),「只有这一种办法了」,这时候在他们看来,唯一的「选择」,是在「是」和「否」之间二选一。 主观认知偏差

我不知道有人对比过Joseph.P.Newman的论文内容和Kevin Dutton的叙述没有。

Kevin Dutton所针对的场景是一般情形。

Joseph.P.Newman所研究的是低功能期的精神病态者的特性。

对于这些低功能精神病态者来说,他们看到一个选项,然后就死盯著这个选项,接下来,就全神贯注地只注意到这个目标不顾其他。

有的谋杀案是低功能精神病态者做的。在嫌疑人被抓获后,警察问他,你为什么杀人?嫌疑人说,因为我只能杀了XXX啊。

警察接下来可能就会骂:你这不是傻么?

但是对于低功能精神病态者来说,有的情境只有一种选项,在一般人看来可能难以理解,但在他们主观认知中,也许会认为「选了就选了,没什么困扰」。

顺便说一句,普通人在极端情况下也有可能采取这种做法——在低功能精神病态者眼里,他们面对的情况就约等于普通人的「极端情况」。两者的具体感受(feeling)会有差别,但性质是类似的。

  • 在低功能精神病态者看来:一个选项——「选」
  • 在极端情况的普通人看来:只看到两个选项——「选」或「不选」(如果严格按照电车难题或电车难题变体的字面选项来作答,二选一,从统计来看,很多人最后还是会选「是」);

通过这个例子,相信大家已经注意到,主观认知中的「只此唯一」,并非真的「只此唯一」

好,很高兴说了这么一通,终于回到第三部分的Kevin Dutton的观点:

做法有问题——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那么接下来问题变成了:

In or Out? Yes or No?


2.3 思维方法:挑战与漏洞利用

——从『一选一』到『多选一』

挑战(Challenging)和漏洞利用(Exploting),是两种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并在特定场合有极强效力的思维方式。

在这两种思维方式下,4中提到的「二选一」,从经验角度,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成立的。如果「二选一」真的「成立」了,很可能只是参与者自己没找到这个「二选一」的漏洞,可能是太过紧张,可能是太钻牛角尖,可能是半途气馁,可能是恰好落在盲点没注意到……

但大多数的情况下,也许仅仅是因为——无知。

接下来具体说说。

在挑战和漏洞利用的视角下:建模思路并不是唯一的

在幼儿园可能很多人就知道1+1=2,但是到了初中可能老师会告诉你在向量中两个模为1的向量相加未必等于2,到了学复数的时候,在复数域中1的模是1,i的模也是1,也就是可能|1|+|1|=2但是|1+i|的模绝不是2,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问题可以用数学去解释,但是要知道现实生活中,看待事情的视角,或者这么说,建模思路并不是唯一的(这才是第三部分,Kevin Dutton叙述中最核心的东西,虽然在他原著中并没有明确强调这一点)

在某些场合,比如,就模拟一下病态习惯性撒谎者(pathlogical,病态习惯性的。注:这里的主语,有可能是普通人,有可能是处在低功能期的精神病态倾向的人):

比如这位病态习惯性撒谎者,每逢有人跟他对话,TA就要撒谎(pathlogical lying)。在大多数人直观的感受中,可能解释只有一个:说习惯了。

但是接下来我们来挑战这种固有观念:为什么说习惯了?

可能这是一种长期撒谎形成的的奖励机制,把撒谎本身,或者预期中撒谎可以获得的利益作为奖励,进而不断撒谎。那么可利用的漏洞有可能在哪里呢?有可能在情绪,比如如果奖励是在非情绪作用下形成的,那么情绪化下,培养不同的奖励机制;也有可能在认知,比如逐渐替换掉习惯性撒谎者的认知,或者对于其固有认知的重新解释。比如,在生活中有一些人小时候习惯性的撒谎,长大了又不撒了,并不仅仅是「前额叶功能发育成熟」,还包括认知的加深,比如,发现一直说真话好处更多。

也有可能这个人以前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环境,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形成了这种撒谎的习惯。然后换了环境(按照上面的论文),固有的模式无法更改。这种情况,通常来说是对情境的认知没有跟上。这时候需要从注意力和认知下手影响为主。可能在一个环境下是撒谎高手,换一个环境又是说真话的人——比如,生在一个暴力横行的区域,可能撒谎是个比说实话好得多的策略,久而久之说习惯了。也有可能,非安全依恋的思维模式下,出于对其他人的防御心理,习惯性的要误导他人……

我希望借这个例子说明的问题是:很多事情,乍看上去,结论简单粗暴,「病态习惯性撒谎」,但是不断去追问下去,不断去寻找「简单粗暴」答案背后的可利用漏洞,还是有不少挑战空间——挑战「只有撒谎一途」的空间。

这个例子可以扩展到很多问题上。


2.4 极端情境:精神病态倾向的大脑特性

现在我们暂时回到第二节的讨论前提:极端情境

对于亚临床->临床精神病态特征的大脑来说,

以下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效果显著」的干扰是不存在(具体可以参考任何经典论文或科普读物,这一点各家说法基本一致):

  • 悲伤
  • 压抑
  • 恐惧
  • 紧张
  • 孤独
  • 反应迟钝
  • 道德
  • 社会规范
  • ……

当然,按照实验记录,此时精神病态倾向的大脑,反应会跟他们平时有很多不同。不过,我举这些特性,是希望说明:普通人的干扰跟精神病态者无关。


2.5 极端情境:最优解 VS 唯一解

——在没有负面情绪干扰的情况下,极端」更接近于认知、能力和客观条件的局限性

还记得上文Kevin Dutton写的那段话么?

Think about it.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said something like this to yourself? And not just to yourself but to anyone whod listen. If I cant get on to that course at that university, whats the point? Its either that job or no job. Shes the only one! Hes the only one!

现在回到上文病态习惯性撒谎的例子。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最后是因为认知变更而不再有病态习惯性撒谎,也可能是因为情绪影响认知,也可能有的人干脆选择「不选择」,坐等大脑发育成熟「自然而然就没了」……

对于精神病态倾向的大脑来说,在极端情境下选择,实际面对的问题是:

最优解 VS 唯一解

也许有人会问,「这样有区别么?」——确实有区别。

事实上,这对应著高功能(high-functioning)和低功能(low-functioning)的不同。

  • 高功能
  • 最优解。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二选一』扩展为『可以分别导出不同结果的多选一』,并在这些不同的方案中,选取最优选项,并作为最终的执行方案。通常来说,是从符合功利原理的选项中,选择最优解
  • 低功能
  • 唯一解。只看到『二选一』,甚至只看到『一选一』

注:精神病态并不是一种临床诊断结论。另外,按照现行临床诊断标准,类似fMRI的检查,属于实验性质,用于临床诊断的实验性质确认手段。用英语表述,scientific, not clinic。


2.6 思维障碍:绝望感与宿命论

极端情境会诞生绝望,围绕绝望,人们进行了无数的思考和讨论。

应对绝望的理论有不少,感兴趣自己去搜索。

接下来简单讲下宿命论。

应对绝望的方式,宿命论在某些情形下,是人们最容易轻信的一种观点。

宿命论 VS 自由意志论

这方面有很多很多的理论,所以只是一笔带过。

在进入方法论层面讨论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思想上的问题:宿命论

关于宿命论和自由意志论有很多很多的理论,争论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自行了解。

(小声:接下来,我会用诡辩搞定「宿命论」这个在很多人认知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思想。因为我更追求实际效果。为了在现实实践上没有阻碍,即使用诡辩,在这里也得先把宿命论这种思想层面的问题搞定)

宿命论很喜欢用「命运」来解释无解情形,从中获得安慰,然后就止步于此。直到被自由意志论打脸之前,都会一直自欺欺人。而在此之后,又会进一步的用宿命论来解释打脸——「因为命运啊」。如果再引入「允许偶然事件的存在」,那解释力更强了。

宿命论的究竟正确与否,自由意志究竟存不存在,虽然二者同样是不可知的,但是宿命论太过消极。比如,万一,我是说万一,最后你发现

如果当初我相信自由意志,我的人生原来可以这么精彩,但是我因为相信宿命论,结果一生被动的接受,最后庸庸碌碌,虚度一生,我好后悔啊!

哦,对了,宿命论者不会这样认为的。他们会这么说——「因为这是命运啊,命运让我追悔莫及」。

好,不可知论式诡辩 & 杠精现场直播到此结束。

不论如何,从经验角度,如果希望著手应对无解情形,首先要把这个思想障碍突破:

哪怕是强行相信也好:相信自由意志论。


2.7 极端情境:沉没成本判定

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会一直处于找不到解决方案的状态。

这时候,有的人会选择这个:寻求解决方案。

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被解决。

有的问题虽然确实是问题,但不需要去理会的。也有的问题,在一些人看来,不需要理会,在其他人看来,又非常重要,亟待解决。

那么就引出一个概念:沉没成本。

当然,这并不是这篇文章希望讨论的内容。


第三节:结尾

第一节是不同学者观点的相互补充。

第二节,这里补充下在正文中没有提及的内容。第二部分涉及大量关于自由意志论、宿命论、不可知论,怀疑论,存在主义,功利原理等等的背景知识,感兴趣可以自行了解专业的理论和解释。但所有这些背景知识并不是必须的,做法已经在第二节挑战和漏洞利用部分解释的很清楚,缺少背景知识,并不影响实际操作。所以在这里只是一笔带过下相关概念。

我所写的东西全部是用在实践层面的,它们既不能叫理论的应用,也并不叫经验总结。硬要说的话,更近似于这样:

按照最通常情况下,人们有可能采用的不同战略,针对各种不同战略,最基本的战术指导。

这些战术指导的来源:过去许多许多人的成果。因为有的方法具体出处不详,有的也是碍于个人水平有限,无法为每套方法、每个理论标明出处。

例子是我为了使得解说更直观,自行编写的,有许多不严谨的地方,请批判的理解。

最后,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1. 自己闭门造车,拍脑袋发明一套理论,然后说「我有多么多么牛逼」,这样的做法叫做幼稚。觉得现在这个时代,这种做法不大可能是么?现在社会上很多关于精神病态的所谓「觉得」或者「认为」或者「就是」,都是这个样子的。
  2. 实践与理论不同。在实践层面,更近似于研究战术和战略的过程。既有的知识,方法,理论,统统是对实践的补充。
  3. 别人的战术,战略,不管你照搬照套也好,全盘否定也好,总之不论二者选谁,它终归是死的。不断批判,不断扩展,不断超越,这样的战术和战略才是活的——

活学活用,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附录:

吐槽的时间——

本来是希望只写第一节的。

结果一不小心写了第二节……

写第二节的时候,凡大脑空闲时,我在脑补这幅画面:

《银魂》,买游戏,银时和土方争夺长老,长老被折断了……嗯。

===完===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