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在鄉下,小時候每逢假期,花喫姐姐都會央求麻麻送我去那裏玩。

和外婆一起下過田,跟隔壁家的小姐姐一起摸過泥鰍、摘過向日葵、捉過螢火蟲...

田間地頭的日子簡單愜意,也讓我比着同齡的小夥伴多認識了不少瓜果蔬菜、野花野果。

印象最深的是田凹間長的一種細長的“雜草”,一節一節的,到了春、秋兩季,小姐姐總愛帶着我尋寶似的尋它,看到了就兩眼放光~

只採上頭的嫩芽兒,剝去節點處的鱗片,細嫩粉白的根莖便露了出來,放到嘴裏咀嚼,汁水清甜很是解饞。

後來學醫的外公告訴我,那叫白茅根,清熱涼血可以入藥,這一點,我一記就到現在~

前兩天兒時的一幕幕突然充斥腦海,感慨之餘,人也跟着饞了起來,於是在網上淘了些現成的鮮茅根,跟豬骨、馬蹄一起煲了鍋甜甜潤潤的湯。

時間一去不復返,但回憶永常在呀~

RECIPE

竹蔗茅根豬骨湯

材料

豬骨 400g / 胡蘿蔔 1根 / 竹蔗 100g

茅根 50g /馬蹄 5顆 / 生薑 1塊 / 小蔥 1把

調料

料酒 1瓷勺 / 鹽 適量 / 胡椒粉 少許

1. 處理食材:生薑切片,胡蘿蔔去皮切滾刀塊,馬蹄切塊、竹蔗切小段後用刀劈開。

茅根剝去外面的鱗片和雜質,洗淨後切段備用。

2.焯水:鍋內加水,豬骨冷水下鍋,放入薑片和1瓷勺料酒,開火煮沸煮出血沫。

把焯過水的豬骨撈出,用溫水洗去浮沫。

3.燉煮:鑄鐵鍋內加入豬骨、馬蹄、胡蘿蔔、竹蔗、茅根、小蔥結。

加水完全沒過食材。開中小火慢燉約一個小時。

期間加入1茶匙鹽調味。

4.享用:時間到後撒上少許胡椒粉和香菜就可以享用啦!

久煮之後的湯體呈現淡淡的乳白色,油潤醇香、甚是誘人。

馬蹄、茅根和甘蔗的加入又很好的中和了整體的口感,絲絲清甜沁人心脾。

潤而不膩、清新爽口,入口綿柔有回甘,這碗湯讓人想不愛都難咯!

茅根和竹蔗搭配煮水有清熱下火、潤燥利尿的功效,因此非常適合體熱、容易上火的小夥伴飲用。

如果嫌煲湯麻煩,直接煮成茅根竹蔗水來喝也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對於胃寒體虛或者孕媽來說,在喝的時候最好就按照花喫姐姐今天的食方,加上豬骨、胡蘿蔔這類食材,也可以額外放些蜜棗來中和茅根的寒性。

這道湯品放到夏天喝也很合適~

另外,大家在選購食材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誤買成了魚腥草哦!雖然茅根、魚腥草的外形很像,但實際上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食材。

魚腥草又叫折耳根,單從外表上來看,它呈現扁圓柱型,比較容易折斷,搓碎有淡淡的魚腥味。魚腥草也可以入藥,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健胃消食。

魚腥草

而茅根呈現細長圓柱形,和魚腥草比着會細一些,不易折斷,味甜無腥味。茅根性寒,主要功效是降火涼血、清熱利尿,還有一定的消炎功效。

茅根

好啦,今天這道養生又美味的湯品你學會了嗎?你有什麼私藏的養生食方嘛?歡迎留言來分享哦!

養生達人必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