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制造型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一直是企业头疼的问题,因为这方面直接影响著企业的生产效率,订单的准交率以及与同行相比的竞争力。所以,对于车间的产品质量管理,企业必须要重视。制造型企业要牢牢抓住产品质量管理的三大控制,下面来看具体是哪三方的控制?

一、进料控制--来料检验(IQC)

物料的好坏是影响产品的直接原因,制造业想做好产品质量管理必须要严格把守住进料控制这一关。面对不同供应商供应不同的物料,入库前都要一一详细的进行检查,这时也不能一味地依赖人工检测,毕竟目前流水线的人工检测都是直接打钩的,必要借助一些设备以及系统进行检测。

制造型企业在来料检验这块不够重视,很多企业都是与之前的来料供应商合作,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后,凭借信任度,对后期的来料检验开始松懈。结果便是产品的报废率越来越高,产品的质量度越来越差,客户的满意度越来越低,这最终对制造业造成的影响都不小。

二、过程式控制制—生产过程检验(IPQC)

质检员在检验加工商所提供的材料无质量问题后,这些材料就会进入生产线,从这以后的质量控制就叫过程式控制制,过程式控制制包括半成品检验和成品检验两部分。

1、半成品检验

包括首件检验、中间检验末件检验。首件检验是对每班生产线开机运转或生产线调整后生产的第一件或前几件产品进行检验;中间检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流水线上的产品进行检验;末件检验是指完成批量生产后对最后几件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2、成品检验

包括外观检验、特性检验、尺寸检验、包装标示检验耐冲击试验等。外观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的外观没有变形或受损;特性检验是检验产品的化学、物理、电子特性对产品功能的影响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尺寸检验是检验产品的规格和尺寸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包装与标示检验是检查产品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同时对标示的位置、内容,是否有检验员盖章等进行检验;耐冲击试验是对产品的冲击力和抗压力等是否达标进行检验。

三、成品控制--最终检验(FQC)

当产品完成后,班组就要对产品进行最后一道检测了,成品质量控制是产品出班组前或者出厂前的最后一道检验工序,我们也把这个检测叫做出货检。生产过程中只有各个环节都严把质量关,才能最终实现零缺陷。最终检验内容包括: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伤等,抽查产品检100验程序是否按质量要求进行,检查并完善产品质量印鉴制度,检查为客户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文件是否齐全等。

以上就是产品质量管理的三大控制,只有把这三个控制做好,企业才能真正的做到产品质量的管控。

积梦质量管理系统是基于积梦智能工厂平台之上开发的一款全新架构的质量管理系统,拥有能一体化数据储存、自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多样化的数据报表、以及报警检测的功能,其中来料检测、生产过程检测以及出货检测的功能都具备。积梦质量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帮助工程师分析质量问题,更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质量管理决策,从而有效地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