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集成(CI,Continuous Integration)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即团队开发成员经常集成他们的工作,通常每个成员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就意味着每天可能会发生多次集成。每次集成都通过自动化的构建(包括编译,发布,自动化测试)来验证,从而尽快地发现集成错误。许多团队发现这个过程可以大大减少集成的问题,让团队能够更快的开发内聚的软件。

持续集成最初由Grady Booch在布区方法中提出,之后成为了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的一部分,目的是防止集成问题堆积成为“集成地狱(integration hell)”。

什么是持续集成CI,持续部署CD?

在软件工程中,持续集成(CI)是指将所有开发者的工作副本每天多次合并到主干的做法。Grady Booch 在1991年的 Booch method 中首次命名并提出了 CI 的概念,尽管在当时他并不主张每天多次集成。而 XP(Extreme programming,极限编程)采用了 CI 的概念,并提倡每天不止一次集成。

持续集成的成本在于对持续集成代码的维护成本和集成的时间成本。因为随着项目进行,软硬件环境会越来越复杂,成品代码也会不断膨胀。此时,需要团队而修改或增加原有的测试代码,以适应这些变化,同时,每次集成所需时间也会变长,这就是持续集成的成本。

目前开源工业互联网平台(openii.cn)也提供了免费的持续集成(CI,Continuous Integration)服务,希望开发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程序员可以使用这个功能,提高开发的效率,特别是团队合作,更加容易,也可以更加专注到项目的目标上去。


什么是持续集成CI,持续部署CD?

i4CN(工业4.0中国-简称),是中国最系统化、最全面的工业4.0、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无人工厂领域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公司整合华为、博世、腾讯、美的等专家,首家提供工业4.0整合方案,包括i4技术项目、i4四大管理体系、十大思想变革的三层金字塔式咨询架构;能够指导企业实施专业化的工业4.0变革和无人工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助力国家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

什么是持续集成CI,持续部署CD?

梁卓业 i4CN首席咨询顾问中国工业4.0、智能制造、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专家,华为ISC、IPD体系专家华为ISC+项目组成员,智能制造标杆车间项目经理工业4.0十大思想变革、无人工厂建设体系首创人中山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双MBA,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本科欢迎需要导入华为ISC、IPD体系,实施工业4.0无人工厂的企业与i4CN合作。

(请搜索i4CN梁卓业老师相关课程视频并进一步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