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不仅政治制度一大变化,人们的审美情趣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从大胡子肌肉男,转为喜欢白面小鲜肉。这种转变,大概也与社会的发展有关,起初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仍是推崇力量之美,比如身高、美髯等。而后随着社会稳定,统治者安于逸乐,士人们也就褪去了原先的激情斗志,肆意享受生活,审美趋向女性化,这些大男人不仅喜欢涂脂抹粉,还喜欢薰衣剃面,也就是把胡子刮的光溜溜的,把衣服薰得香喷喷的,就跟如今的韩国欧巴那样,一个个全是小鲜肉。

其实薰香这件事,中国古已有之,起初是用于祭祀,人们燃烧芳香的植物(如茅、艾等)举行“烟祀”,在周文王时期就形成了制度,这种祭祀方式成了烧香的习俗的起源。

到了汉朝,烧香祭祀的习俗开始走向寻常百姓家,制香的技术也有所提高,从以前的天然香料转化为合成香料,并能制成香球或香饼,方便使用。汉武帝时期,由于张骞凿空西域,打通丝绸之路,带来了独特的西域香料和使用香料的习惯。比如匈奴王子金日䃅被俘虏到汉宫之中成为汉武帝的随从,他就自己合成了一种香料用于薰衣,不仅香气长久浓烈,而且可以祛病提神,从而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赏。于是,薰衣的习俗在汉代慢慢开始流行起来,出现了一种专门用于薰香的博山炉,具体就是一个青铜小炉子,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西域香料烤化,香味馥郁,烟火气又被盖子阻隔,不会薰得人难受。由于盖子上镂刻了飞禽走兽,以及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由此得名博山炉。

到了三国时期,瓷器渐渐兴起,于是出现了更加精美的青瓷香薰,当袅袅香烟从青瓷香薰上的圆孔里缓缓飘出,整个房间仿佛弥漫在仙境之中,显得特别的高大上。然而由于西域香料极其稀少名贵,特别是有些高级香料需要用十几种名贵香料调和而成,所以薰香耗资甚费,容易成为士大夫们竞奢斗富的工具。于是崇尚简朴的曹操还曾发布过一道《魏武令》禁止烧香、薰香,可是哪里禁得住!就连曹操的大谋士荀彧都一日也离不开薰香,无论到何处都是身带馥郁,坐处三日留香,号称“荀令留香”,短短四个字,便惟妙惟肖地道出了荀彧风度翩翩美男子的美好形象,后世武侠小说家古龙笔下大侠楚留香,名字便是从荀彧这儿来的。

当然,如果不想薰香这么麻烦的话,也可以佩戴香囊,就是把香料放在一个有孔的小容器里,随身携带。魏晋之际,士人佩带香囊也十分普遍,如东晋名将谢玄便“少好佩紫罗香囊。”还有曹魏及西晋重臣贾充的女儿贾午与其父幕僚韩寿私下相恋,那韩寿不但长得帅,身手也挺好,竟然每天翻墙进贾府幽会贾小姐,神不知鬼不觉,所以无人知晓。后来,贾小姐还将父亲的名贵香料装在自己亲手做的香囊里相赠,不料上朝时韩寿身上暗香浮动,被贾充察觉,贾充暗想,这香料乃皇帝御赐给他的外国贡品,一沾到身上,就会几个月不消失,别家决计不会有,所以很快就猜到了事情的原委,不过他没有责怪女儿,而是让女儿嫁给了韩寿,最终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正如欧阳修在《望江南》一词中所写:"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再加上野史《杨太真外传》中杨贵妃窃宁王玉笛、给唐玄宗戴绿帽之事,人们便常常将“偷香窃玉”合称,暗指男女私通之事,这真是中国词语中最具荷尔蒙的四个字,单单念出来都觉得热。

到了宋代,品香已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见宋人吴自牧《梦梁录》),成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在最近正热播的宋朝背景电视剧《知否》中,盛老太太还特意从宫里请来了孔嬷嬷来家中教导名门闺秀应有的规矩,其中一课便是我们国家历史悠久的香道。总之,薰香至此已成为一门艺术。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经常相聚品香,并制定了最初的仪式。专门研究香的来源、载体、工具和制香法的各式香书、香谱也在此时出现。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存世器物中均有大量仿古钟鼎的精美香炉。

除了上层士大夫,宋朝市井中也有香道。你到酒店喝杯小酒,只要付一点点小费,招呼一声,便有“香婆”捧着香炉上前,在你的酒桌上给你焚香(见南宋周密《武林旧事》)。

到了今天,中国的士大夫依然痴迷香味,不过是痴迷女人身上的香水味,香水成为了女人的标志,一旦在欢场散发,多少男人逐味而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