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本位的社會裏,官方確立的等級秩序無疑是多數人的奮鬥目標。就明朝而言,科舉學歷、官階品位,多少人皓首窮經,並不會走完這一程。正是這樣,更多人會崇拜這套秩序。

當有一天放開,說多少錢可以獲得什麼。自然就會有很多人來認捐,比如在隆慶朝,三年收到捐納銀近二百萬兩。

到了明末,捐納沒這麼熱門。朝廷就相出新辦法。一是擴大捐納範圍;二是服務到家。就地交銀,地方將銀兩運到中央,由吏部統一製作證書,最後發給個人。這應該就是末世的樣子吧。

日常分享:覆福建道孫御史條議邊餉疏

題爲驚心瓶罄,深切壘憂,仰祈早決廟籌,免致臨襟慮肘事。

邊餉司案呈:崇禎三年九月十三日,奉本部送,戶科抄出,福建道試御史孫徵蘭題前事。原餉之四可查,外解之二可懲,事例之兩可廣,等因。本年九月十二日,奉聖旨:“這條奏額餉四可查,及外欠徵不解、解不納,甚切時弊,着該部便詳酌稽覈規則來看;事例二款,一併議覆,該部知道。欽此”。

欽遵,抄出,到部,送司,案呈到部。

該臣等看得:錢糧之出納,綜覆宜精;事例之招徠,闢途宜廣;臣部節奉欽依,清兵核餉,並催外解之法,不啻三令五申,而尺籍終混於邊陲,額解久稽於外府,則以法制未詳,而內外諸臣或奉行不力耳。

(遼東)

今據臺臣孫徵蘭疏內開:出餉之可查者有四入餉之可懲者有二,而事例二款,欲以信銓法、而廣虛銜,此皆剔弊之款,竅救時之藥石,所以爲臣部軍興慮者至深長矣。奉有‘着該部便詳酌稽,核規則來看,事例二款,一併議覆’之旨。臣謹按原疏而詳酌之。

一謂薊鎮餉額可查。大都謂薊門舊餉兵39300有奇。近雖盛兵四集,據報亦止35000耳,不知昔者兵多而餉額何以不缺,今者兵少而餉額何以反欠也?臣據餉司蔣範化冊報,薊鎮舊兵見額17709員名,新兵見額27394員名援兵見在薊鎮計45023員名援兵原以坐糧,又添行糧;鎮兵或除舊餉,而食新餉。臣部見題規則,式之以經制簡明,限之以按月奏報,而總責成於督撫按道,明旨森如,疇敢不以清核應,第恐清核不實,終歸虛著耳。是必一洗積習,而上之以報君父者,下之即以對衾影,紙上之兵馬即營中之兵馬,俾影射侵漁之弊可以漸次滌除,則額餉清矣。

(薊鎮)

一謂宣鎮節曠可查。大都謂宣鎮昨冬所調入衛之兵,今夏本鎮補伍,尚未及三分之一,即此鎮而他鎮可知,不知補之此者已開糧於此,而末及補於彼者何以不見除糧於彼。臣查宣兵入衛旋逃,日久尚多未補,坐糧間亦隨調,竟潰究將何歸?夫當日宣軍逃潰,誰不共知?迨後日計口授糧,誰爲關領?想亦必有扣存在庫者,或覆實未確,因奏報有待耳。且舉一宣而各鎮之類宣者不少也,是必徹底清出,不啻自身之肥瘠,凡系在逃扣貯絲毫入告,其隱匿不報者,罪無赦。一鎮如此,各鎮皆然,無爲尾閭漏巵而不可問,則節曠饒矣。

(宣府鎮)

一謂各邊積欠可查。大都謂部發者俱近日見餉;而邊所領者只以補往年欠額。故見支之費不見朝廷之恩,而積欠之名不免邊軍之怨。臣查各鎮之有迭欠所從來久矣。臣部所殫力而圖者見年之額也,其切心而慮者從前之欠也。但以久在數年,而欲取償一時,臣力有所未逮耳。然役過之餉,亦烏容不補也,第時詘不得舉贏,補給自合有法,臣近請逋欠在一年外者,每兩季多發一月,逋欠在一年內者,每一年多發一月,此正不必外求也。如兵餉清楚,則稽覈節曠之中,即饒通融補給之蓄,縱不能一補盡補,抑可漸補漸完矣。此又以通爲補之一法也。

一謂舊遼營屯可查。大都謂全遼舊餉大半原屬營田,今關外曠野無際,戰兵固不可耕而後食,守兵獨不可以兵而兼農乎!臣查祖宗朝以屯養軍,自屯政廢,始借民力以養軍,而民病軍亦病矣。查天啓六年十二月內,袁崇煥時曾請銀作屯本,任趙率教身先耕稼,彼時頗有所獲,未幾屯本化爲烏有,屯利不知何在?今且前功盡棄矣,前項官田歸於何地?所當責成遼撫徹底清查,相機修復,以收屯政之效者也。

至若各省外解之徵,久而不解,解久而不納也,其故可思也。徵久而不解者,由於司府之那借,而挹彼以注。茲解久而不納者,由於解委之浸漁,而執母以勸子,雖屢經申飭,而弊難盡釐。若嚴參罰之法,則那借之風自消;治違限之罪,則營運之弊漸清;不求索於額之外,而務覆於額之中,今而後庶無敢攬延以幹三尺者。

而積玩其有瘳列,又若事例之有授。先是臣部所開,其欲速之念,鼓其急公之圖,爲數自無多積之,儘可充餉。近見銓部題覆,似欲停罷此項以蘇積薪。但從前輸納者,不無失信於人,而事例且從此愈稀矣。臺臣所陳不爲無見,如欲於示信,銓法中少寓補助詘乏之意,實爲便計,顧事隸吏部,又非臣部所敢過而問耳。又若事例之虛授遙銜,亦臣部所開也,因其兢名之想,動其捐資之心,而臺臣又欲因而推廣之,俾人子藉以奉其親,富民藉以榮其身,其誰不勉焉。今照臣部原題事例,內監儒遙授職銜,臚列甚詳。又開:

軍民俊秀子弟,願納遙授營繕所所正副兵馬納銀150兩,光祿寺署丞京衛經歷納銀130兩,上林苑監署丞納銀120兩,營繕所所副納銀110兩,光祿寺監事納銀100兩,京府經歷知事鴻臚寺署丞納銀90兩,願就儒官名色納銀40兩,禮部衣巾儒士納銀25兩,各儒學生員年老願納遙授訓導職銜、廩膳增廣納銀30兩,附學納銀50兩。省祭八年以上納遙授各府經歷布政司照磨,原以正八品出身,納銀三十兩,從八品出身納銀三十五兩,正九品出身納銀四十兩,從九品並雜職出身納銀四十五兩。如省祭止五年,各加銀十兩;若三考已滿,未省祭者,各加銀二十兩;

如在外候缺,農民一二三考未滿吏願納冠帶不出仕,農民納銀四十兩;一考三十兩,二考二十兩,已撥辦事納銀十五兩,見役當該納銀十兩,此向來遙授之事例也。但親至京邸者多不屑納此虛銜,而僻居下里者又不願匐匍長安,不如許令原籍上納,在各省由府轉文布政司,在直隸由州縣轉文本府,各照例上納,季終解銀赴部。俟銀到日,臣部移諮吏部,匯題給劄,準免雜泛差徭,既無跋踄轉折之苦,旋有御名冠帶之榮,此雖臣部原行事例,有臺臣擴充新例,許令原籍上納,而招挾當愈廣矣。

如是則錢糧出納備極綜覆之精,事例通行又極開導之法,其於餉務庶大有禆益哉。既經具題前來,相應覆請,恭候命下,臣部移文各該衙門遵奉施行。等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