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喜歡選擇在風景優美,氣候溫和的地方定居和養老的人越來越多,文旅浪潮襲來,文旅地產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但也猶如雨後的江面,泛起迷霧,難分方向。

  近兩年來,中國各種文旅、旅遊地產項目一擁而上,實際上很多卻是徒有虛名,點綴幾個景點,再加上一大片住宅和幾個酒店,但本質上仍是賣房子。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休閒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表示,“真正的文旅地產是要把文化落腳到產業上,是對文化的傳承和再造,這需要當地政府及開發商的共同規劃、運營的合力,並非一件易事。”

  目前,我國的旅遊地產尚處初期發展階段,各種項目泥沙俱下,良莠不齊。目前的文旅項目都是大量資金開發,投資額多在幾十億上百億甚至上千億元,項目投入大、面積大、週期長。因此對這類項目應建立相關的准入制度,規範對其的管理。在王琪延看來,我國文旅業處於供給不足的階段,質量不高、個性化不突出、缺少個人體驗式項目。此外,我國現有文旅地產項目還呈現出結構上的失衡,有的類型的項目過剩、有的則是部分過剩。

  近年來迪士尼、環球影城相繼進入中國,2017年,恆大旅遊集團推出“恆大童世界”;碧桂園展開多個跨界合作;復華旗下文旅產品入駐多個一線旅遊城市,並開走向海外。此外,卓越地產、紅星地產、海倫堡等也紛紛在消費力較強地區相繼推出了文旅項目。

  文旅地產也將經歷野蠻增長、洗牌、穩定發展等成長階段,而成長過程中也會面臨着一些挑戰。第一、區域分佈不均,對自然資源依賴度較高。2、文旅被部分房地產商作爲拿地和營銷的噱頭,概念強於落地。根據普華永道&睿意德聯合發佈的《2017中國文旅地產全解讀》表明,我國文旅地產區域發展不均衡性明顯,主要分佈於海南、環渤海、長三角、西南、兩廣和閩東南地區,其中海南地區項目數量最多。

  近期,雅居樂發佈2018年業績報告顯示,2018年實現銷售金額1026.7億,首次突破千億,但並未完成1100億的目標,雖然較上年增長14.5%,卻比2017年增長54%相比相差甚遠。雅居樂交上這樣的“業績單”不免讓人心生疑惑,以旅遊地產著稱的雅居樂,在高舉旅遊及文化大旗的當下,卻停滯不前?

  衆所周知,雅居樂重倉佈局旅遊地產,尤其是海南、雲南等旅遊區域,但很多項目都遭受了嚴厲的市場調控影響。

  在最嚴限購令實施前,海南雅居樂銷售業績顯著,2017年全年銷售創歷史新高897億元,增速高達52.4%,特別是清水灣項目,僅此項目就賣出近170億元。

  然而好景不長,2018年海南遭遇全域限購,海南樓市瞬間陷入嚴寒冬季,清水灣受挫嚴重,儘管預期銷售目標降至130億元,但其全年總銷售額也只有83.08億元,僅完成預期的60%左右,這一成績給雅居樂沉重的一擊。

  沉迷於曾經海南清水灣的突出表現,雅居樂積極開拓福州、漳州、邯鄲、大理、合肥、湖州、漳州等城市,試圖將原有模式異地複製,再創佳績。

  多年過去了,受地域差異性影響,雅居樂雲南項目的複製工作卻一度處於相對靜默的狀態,直到2017年年底,雅居樂雲南三個項目高達89.54%的面積仍然躺在雅居樂的土地儲備池裏。而在以旅遊地產爲主的海南及雲南區域裏,實際上每年的預售額中十分大的比例是來自海南清水灣,雲南項目則是非常慘淡。

  文旅地產並不是靠簡單的複製成功案例就可以做好的,雅居樂在雲南用7年的時間證明了這點。儘管其大力佈局昆明、大理等城市,進一步鞏固雲南區域的業務發展,加大土地儲備,爲銷售增長提供足夠保證,但是找不對方法,一切都是白費力氣。根本問題沒有解決,還是無法將高土儲快速週轉、去化,打造出長久發展的文旅地產。

  投身文旅地產本身就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只有摒棄原有模式,結合當地文化特點,從文旅融合、產業發展、運營管理等方面入手,不斷開拓創新,才能保證文旅地產經久不衰。

  窺一斑而知全豹,從雅居樂的現狀能折射出一部分現狀,未來究竟會怎樣?還是未知。投資文旅地產需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