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曉巍

安樂,說到底是一種心裏的感受

《中國民族博覽》:現在流行一句俏皮話:“何以解憂,唯有暴富。”但是現在的物質生活已經比以前好了很多,但大家並沒有無憂無慮的快樂起來,即使一些人們眼中的成功人士,心理亞健康的也有很多,甚至出現了抑鬱症等病症。爲什麼會這樣?

希阿榮博堪布:物質可以解決生活中一部分問題,但其實完全靠經濟手段就能化解的苦惱少之又少。可能對現代社會的很多人來說,缺乏對苦的認識,正是造成痛苦的一個重要原因。佛陀教我們去認識生命中苦的遍在。太忙於躲避痛苦,使我們沒有多少時間好好看一看苦和憂都是怎麼回事。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去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自然就很容易找錯。

安樂也好,無憂也好,說到底,指的是心裏的感受。是在心裏的,不是在外面。外面哪有一個東西,你可以用手指點在上面說“這是安樂”“這是無憂”的?就像您說的,物質生活富足、事業有成的人,不一定自然就有安樂,可能煩惱、憂愁反而更多。

藏地以前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德——華智仁波切,有一次別人供養給他三匹馬,他謝絕了:“有三匹馬,就有三匹馬的煩惱。”名和利不是隻帶來好處的,你得到名利的同時也得到它們的煩惱。所以,對物質、名利的追求要適可而止。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你無力享受名利的好處,更無力承受它們的壞處。

可現在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往往是告訴你,拿到一個怎樣的文憑,你就可以找到一份怎樣的工作,買一處怎樣的房子,跟一個怎樣的人結婚,等等,總之就有了這些彷彿即擁有了快樂的人生。

鼓勵人無止境地向外馳求,而且是教人非常片面、機械地看問題,把某些東西描繪得純然美好,而擁有這些東西就等同於擁有快樂。可等大家真正到社會裏一看,發現並不完全是這樣,於是很迷茫:我擁有了足夠的知識,或者足夠的地位、財富,爲什麼平坦美好的人生沒有隨之而來?這本來就不是隨之而來的嘛?

《中國民族博覽》:“人生而孤獨”,但又耐不住孤獨,學習佛法能幫助人們抵禦孤獨嗎?

希阿榮博堪布:你不把孤獨當成一個需要去抵禦的東西,就是很好的開始。其實,什麼是孤獨?你仔細想一想,會發現這個詞有很多解釋,你想抵禦的是哪種孤獨呢?不想一個人待着?那麼在人羣裏你就不孤獨了嗎?

佛法中說,人在愛慾中,獨生獨死。不僅是生死關頭,很多大事當前,人都是獨自面對的,旁邊的人幫不上忙。佛法中把這叫做循業流轉,無可代者。也就是說,每個人都不得不獨自面對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等似乎沒有盡頭的無奈。這種孤獨感是輪迴的一種屬性,只要你的心還在輪迴的狀態中,就無法擺脫它。

有個人和你一起老,一起面對這些無奈,會感覺好點嗎?這就像是說,有個人和你一起病,你的病苦會少點嗎?如果你感覺好點,也不是因爲老、病之苦本身減輕了,而是你對老、病的心態改變了,你不再固執地認爲只有自己在面對這些問題,你知道還有別人也在面對同樣的問題。這種認識對我們來說真是太重要了,它是同情、同理心的基礎,也是慈悲心重要的組成部分。

慈悲心並不是如很多人所想的,只是居高臨下地施捨和救濟。慈悲心首先是認識到自他間的相連相通,看到自己面臨的也正是對方面臨的,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以己病而憫彼病,以己苦而憫彼苦。從這個角度說,你想有人和你一起面對生活的種種問題,這種渴望在根源上是在努力喚醒你的慈悲心。

當你因爲有人陪伴而感到欣慰時,請記住,你的安樂不是來自於有人作伴,而是來自於你的慈悲心,雖然它還很微弱,微弱得只能投射到你身邊這一個人身上,但慈悲心的力量巨大,你只要肯爲它打開一點點縫隙,安樂的光明就傾瀉進來。

對佛法的修行者來說,任何際遇都可以轉爲修行的契機,比如,你可以利用孤獨感來修持慈悲心,所以沒有什麼是絕對不好的。當然,如果你沉浸在孤獨的感受裏,這本身並不能自然讓你生起慈悲等正面、積極的心態,你需要審視它,看到它背後的力量。

此外,我們還應該知道的是,不要執念於有人陪伴,如果你心裏連慈悲的一點影子都沒有的話,沒有任何人的陪伴能讓你得到安樂。是否感到孤獨,與別人關係不大,你越是以自我爲中心,就越難以走出孤獨。

可以確信的是,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有無數人在陪着你一起老、一起病、一起面對種種問題。努力去感受衆生的這種聯結,孤獨感會慢慢消退,而謙卑和悲憫的柔和之感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心裏。

《中國民族博覽》:現代社會有很多機會,有的人抓住時機獲得成功,也有人總是失之交臂,很多人把它歸結爲緣分,您是怎麼看待機緣的呢?

希阿榮博堪布:人要能夠看破眼前。一時一事的得失好壞放到整個人生中看,都顯得渺小短暫。很多事情,當時覺得多麼重大,而隔着時間、空間回頭看,就知道人生充滿選擇和可能,不走這條路,可以走那條路。

我們總聽到有些人抱怨說:“如果我當初那件事做成了,我的人生就會與現在完全不同”。其實能否抓住機會,不只是夠不夠聰明,走不走運的問題,關鍵是福報和見地,如果福報足夠,這次機會失掉了,還會有別的機會。

機遇的得與失,會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經歷,然而生命的品質,也就是你的幸福感、滿足感、人生的修養和境界,卻是由心態、見地決定的。如果心態和見地不改變,你抓住機會或失去機會,生活之於你都不會有大的不同。

修學佛法,從自己當下所在之處開始

《中國民族博覽》: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競爭壓力大,有人認爲修行佛法雖然有揚善抑惡的好處,但過於消極。修煉了捨己之心,會不會導致在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難於生存?越來越與社會脫節?

希阿榮博堪布:競爭優勢,並不是完全靠強烈的得失心或一頭扎進名利財色中,裏裏外外應接不暇,就能獲得資源或利益。長遠地說,一個人要在世間立足,靠的是學識、修養、才幹;要得人敬服,靠的是道德、人品。

“捨己之心”,我的理解可能是指不自私,不計較個人得失。我想,即使是在競爭的環境中,這種品質也不一定就會讓你處於劣勢。如果一個人常常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換位思考、努力理解、體諒別人,那麼他會是一位很好的同事、朋友。換作你,你也願意和這樣的人合作共事,不是嗎?所以,一個不太自私的人可能會得到更多的機會,也能建立起更長久的關係。

而且我們有時看問題,容易在自己的想象中把事情對立起來,其實很多事是互爲因緣、相輔相成的,並非勢不兩立的關係。

比如捨己之心,你放下爲自己精打細算的心,去成全別人,結果可能會是雙贏,當然也可能不是,但即使暫時看起來你好像吃虧、失敗了,那也不是絕對的,福禍相依,把時間拉長一點,你就會看到得失之間的界線其實並不很清晰。

至於與社會脫節的問題,我想大多數人可以不足爲慮,與社會脫節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倒是應該考慮考慮這個問題的反面,也就是太跟隨潮流,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期待,爲了迎合社會而把自己弄得身心交瘁,這恐怕是很多人真正的問題所在。

《中國民族博覽》:佛法教導人們保持慈悲心,但是一味忍讓是否太過懦弱了?

希阿榮博堪布:佛法中的慈悲是與智慧連在一起的。因爲有更大的智慧,對很多事情,來龍去脈,相互關聯,看得更多一些,所以會以更開放的態度和方式去對人對事,這也就是慈悲。

恐怕很多人對慈悲這個詞是有誤解的,覺得慈悲就是唯唯諾諾,一味軟弱和忍讓。實際上你要有一顆非常柔和、開放、勇敢的心,才能做到慈悲。你得能夠體會他人的感受,並且願意去分擔和付出。

慈悲是心,也是行動,給予、幫助、關懷、自律、堅忍……這一切都需要行動的魄力,不是懦弱的人所能做到。

相关文章